第25页
哦,巴中县城的新政府大楼还是前几年刚盖得,杨家的水泥就是那时候通过他大伯的内线弄到的,33年刘湘接任刘文辉担任四川省主席,他手下的官员们才有了好日子能搬进宽阔的政府大院,在那之前政府大院就一溜十来间土坯房比城里百姓住的都差,因为刘文辉执政的时候有条明令:如果县政府的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
刘文辉虽然是个不讲理的老军阀头子,但重视教育这事那是全国有名的标杆。
那时候巴中唯一的一所小学是三层楼的青石条砖的小楼,后来刘湘执政提高了干部待遇,新政府大楼修了,当然小学和中学也修了水泥楼,不得不说杨县长的面子工程做得还是不错滴,兵荒马乱的世道里巴中县城还是一片生机蓬勃的繁华景象。
为了做这些政绩杨县长也是下了血本的,打点上下关系连黑白两道都要照顾周全,巴中县城有除了省会成都唯一一家歌舞院,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是在别的县城里难得见到的。
当然这繁华背后也有杨家的一份功劳,光靠杨县长一月九十八块的工资大概也就私下打打麻将,默默支持他家豪华生活的是杨家一年上万的银元和大量的烟土。
“明天送油让少奶奶跟着一起去,滑竿我也叫人准备好了。”伍哥手指扣着桌面:“但是县城里头真让她一个人去?我倒是能送她到门口,但是你晓得你大伯那家人,估计不会让我进门。”
杨茂德皱眉,将手底下书页折起一角做标记合上书:“我到忘了这茬子,那你明天到街上找下四疯子,喊他带信回去,就说我病了,下个月再进城送钱。”
伍哥撇嘴:“估计下回去你又要挨你大伯娘的骂。”
“碎嘴子婆娘。”杨茂德呸一口:“早送晚送她都莫得好脸色。”
☆、四疯子其人
杨茂德说的四疯子是大伯家的四堂弟,这也是个奇葩娃儿。
四疯子今年十五,小时候在县城里的小学读书,家里背景好又调皮捣蛋是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小学毕业过后他不乐意再读书了,杨县长打算送他去学个钟表修理的手艺,要知道这个时候钟表可是值钱的物件儿,这个手艺学成了以后肯定是衣食无忧的。
四疯子打着学手艺的名头住进了老师傅家里,但是正经的一点儿都没学,倒是跟师傅隔壁的二流子混得烂熟,等杨县长发现苗头不对的时候,四疯子已经拜入了袍哥会成了一个小黑社会分子。
袍哥会是四川最大的黑帮,要追溯起源那是跟洪门、青帮一样历史悠久,杨县长对袍哥会自是比小四子熟悉得多,因为他的顶头大腿杨森军长就是一名袍哥会的舵主,比起外面的人以为袍哥会就是一些二流子、棒老二、地痞流氓、兵痞子组成的黑帮,杨县长知道更多的内情。
袍哥会起源于明末清初,历经整个清朝年代,整个组织已经渗透到四川的层层面面,军政商农、牧工艺医、骗匪盗痞,有三人冲壳子都能碰到哥老的说法。
乱世来临袍哥会里变得更加混乱,四川军阀林立虽然号称打了二十年内战,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伤筋动骨过,这其中袍哥会的存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常常见到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他,后天哥老是一家,拍桌踢凳子狗日骂娘,下午一个茶馆搓麻将那是常事。
从37年过后,四川人向全国人民证明,他们这二十年的内战也没白打,从杨森军长率部徒步行军出川抗日,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川军的彪悍名号是拿人命填出来的。短短三年间,战死在他乡的川军是内战二十年的十余倍,这其中有多少袍哥兄弟?怕是没人说得清楚。
杨县长跟袍哥会的人打了几十年交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的变化袍哥会也有了新的改变,现在的袍哥会分成了三派,历来抱着国民政府大腿的袍哥会,最近越来越亲共的哥老会,还有被湖南贵州那边土匪渗透的啯噜会。
这三个派系相互渗透,偶尔还会发生摩擦引起斗殴,根正树深的袍哥会自然占据上风,无论是人力财力都远超其他两派。其次就是啯噜会,这帮人打着劫富济贫的幌子变成了四川的流匪,洗劫过往商队杀人越货手段残忍,但偶尔会接济穷人,在百姓中名声居然颇好。最后是哥老会,杨县长知道当初杨森在顺泸起义时,跟共党玩花样害死了杨闇公,这些年虽然有人试探的接近自己,但并没有深入接触,怕是认清了自己是杨森的死忠。
杨县长标榜自己是文化人,虽然跟袍哥会打交道但是总有超人一等的感觉,四疯子投身黑社会,自然受到了他老爹的黑手镇压,为了这个杨县长还把四疯子,踢到警察局下的警备队做了个小警员,让当时凶名赫赫的陈局长可劲儿蹂躏一番。
就这样的凶残手段也没能让四疯子迷途知返,打架斗殴、酗酒闹事、扰乱治安,身为警务人员拷在拘留室的时间,比回队里办公室的时间都多。后来在一次跟地痞的械斗中,十三岁的四疯子被五个人追,挨了四五刀跑回警备队提了枪出来干翻一票人,从此在道上挣下四疯子的名号,这让他很是得意洋洋。
杨县长戚戚然的给他擦屁股,巴中县城里不能混了,就把他流放到玉山镇祸害别人去,严令他没事不许回来。
玉山是个小镇,这里的流氓地痞二混子都带着一股土味,像四疯子这样的高级黑社会分子自然很受吹捧,慢慢竟然有了领头大哥的味道,杨县长不管他但也不会苛责自家小儿子,便吩咐杨茂德每月从五百大洋里分出五十留给他吃喝使用,五十块钱的购买能力是巨大的,四疯子要钱有钱、要势有势、要小弟有小弟,在这乡间小镇混的颇为得意,甚至有些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