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红楼之黛玉为妻_分节阅读_6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红楼之黛玉为妻 作者:双面人

    卫若兰没说的是有许多青年男女姻缘都是从上元节而来。

    黛玉低着头,轻轻嗯了一声。

    皇后扭头看到这一对璧人,回过头对长泰帝道:“咱们走远些,叫他们自在说话儿,一年也就见这么一回。看到这一幕,我就想起了你我,当年也曾在这长安城游玩过。”

    长泰帝笑允,脚下加快了脚步,诸位嬷嬷太监尾随而上,独刘嬷嬷和贺嬷嬷没有。

    他们如此善解人意,耳聪目明的卫若兰如何会错过?立即放慢了脚步,黛玉低头未曾察觉,不多时就落后一大截,兼灯市人多,眼错不见就没了长泰帝和皇后的踪影,她心中着急,脱口道:“见不着人了,这如何是好?”

    卫若兰安慰道:“姑娘不用急,早安排人跟着了。”长泰帝身边跟着的几个太监都有一身功夫,自己也传授了一些高深武功,算是大内高手,不仅佩剑,而且携有改进的火铳。

    黛玉听了,微微放心,默然不语。

    既然是灯会,左右路边都挂着各种各样的花灯,有别致的,也有粗野的,别有一番趣味,看得黛玉目不转睛,觉得比宫里灯宴和荣国府里元宵宴强十倍。

    卫若兰买了一盏花灯递给黛玉,笑道:“前头常有大富之家设擂斗富,咱们去瞧瞧。”

    黛玉眼睛一亮,同意了。

    她最爱展示奇才,也想看看民间是如何斗富。

    因游人极多,未免行动艰难,在卫若兰悉心保护之下,黛玉行走却十分轻松,刘嬷嬷和贺嬷嬷远远落在后头,黛玉想起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之事,冷不防地道:“那年在扬州,公子是不是送了一部稿里记载什么木石前盟、金玉良缘,以及葬花词、桃花行等。”

    卫若兰脱口道:“姑娘怎么知道我曾将红楼梦的书稿交给岳父大人?”随即拍了拍额头,一脸懊恼,他分明记得林如海焚了书稿,就是怕黛玉知晓后多心。

    黛玉抬起头,轻声道:“果然是你,我在想,除了你,没有别人来过我家。”

    卫若兰问道:“姑娘何出此言?”

    黛玉幽幽地道:“先父没有焚烧殆尽的稿子我见到了一些只言片语,其时不明白,后来上面记在的事情一一发生,便觉察出奇异来,藏于心中久矣,犹未得解。敢问公子,那梦么?为何记有尚未发生的事情,莫非是有奇人神机妙算,能知前后之事?”

    卫若兰叹息一声,道:“一时半会,不知从何说起。”

    黛玉低声道:“我却想求个明白,不想糊里糊涂地过一生。我想,我总该知道那些书稿到先父手中,到底改变了谁的命运,书稿之中是不是姊妹们皆入薄命司。”

    卫若兰道:“想来姑娘在太虚幻境看到了薄命司的判词。”

    黛玉一怔,随即道:“公子怎么知道?莫非,那日呵斥警幻仙姑之人竟是公子?”细想确是卫若兰的口音,见他颔首承认,黛玉心湖顿时如同翻江倒海,到底是什么样的奇缘会让卫若兰得到那样的书稿,又出现在自己梦境之中?千百个谜团藏于心中,黛玉想得到解答。

    黛玉既已猜到真相,卫若兰觉得自己不用继续隐瞒,沉思片刻,缓缓地将自己梦中得到红楼梦一书,偶闻她在庙中祈福,遂笔写红楼赠给林如海等事一一告知。

    黛玉听完,问道:“那书里,到底记载着什么故事?”

    卫若兰面露踌躇之色。

    黛玉苦笑道:“不管记着什么,我都承受得住。虽未看过,但根据那些字句、警幻仙姑所言和薄命司的判词,我也知道自己寄人篱下,定然命运悲惨,说不定如泪尽夭亡也未可知,毕竟下世起于以泪还债。不过,命运从先父得到书稿时就已经发生了改变,人生境遇大不相同,书稿自然也就如话本一样,只供消遣,我不会因书里故事就移了性情。”

    卫若兰听了,便从那八十回红楼梦里拣一些要紧事说给她听,偶然也谈及一些红学学者的分析,唯独没有提及贾家最后的抄家之祸。

    犹未说完,已至卫若兰所说斗富的地点。

    卫若兰就此停住,道:“不知怎么着,这些书稿我记得一清二楚,偶然也会翻来看看,若姑娘果然想知道详细,赶明儿我写出来送给姑娘看。只有一件,除我和姑娘以外,不许任何人看到知道,看完后务必焚烧殆尽,莫学岳父大人那般粗疏,以至于让姑娘发现秘密。”

    黛玉横了他一眼,眸光中难掩哀伤,道:“事关于我,何必瞒着我?倘若当时先父都说与我知道,我也不必浑浑噩噩这么些年。”

    亏她以为姊妹们都是好的,没想到那书稿里宝钗竟然陷害过自己。

    想到滴翠亭事件,黛玉未免有些闷闷不乐,道:“在书稿中,我已是那般处境,孤立无援,也没有后路,她这么一个端庄大方人儿何必又给我雪上加霜?虽不知后来如何,但定然会为此因发生一些纠纷。命运已然转变,我是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了。”

    卫若兰道:“姑娘不必如此,改变才是好事,只要姑娘好好的,哪怕不知结局也心甘情愿。倒是那些人,日后千万不可交心。”

    那些人,指的自然是宝钗等。

    黛玉低头想了想,道:“以前不知道还罢了,既知道,自然防备些。不过和书稿不同的是,我并未影响金玉良缘,想来以他们的才智,也不会针对于我。”

    没有木石前盟,只有金玉良缘,这就是最大的改变,足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062章

    民间斗富,立高台、建灯塔,比彩头之贵重,罗列于台上灯下的彩头多系金银珠宝,焕彩争辉,在灯光之下,更显瑰丽灿烂。吸引了许多人,四周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黛玉不喜人多的场景,也怕人群拥挤,反而生事,哪怕有卫若兰护着,但她天性洁癖,碰到人也觉得十分难受,因此便远远地站在人少处,看了一回,只觉无趣,道:“和扬州大盐商们斗富的场面差不多,并无出奇之处。”

    卫若兰笑道:“姑娘见过盐商斗富?”

    黛玉想了想,答道:“幼时随父见过几回,进京后就不曾再见过了。那些盐商的手笔较今日为大,风雅些的不是斗诗,便是对联,夺魁者得彩头,许多家境贫寒的学子争相露面,虽说此举暴发,倒也造福了不少人家,也还过得去。偏有一些盐商变着法子显示其财,弄得乌烟瘴气,以财富作践愚弄百姓,不以为耻,反以为乐。”

    卫若兰会意,无意多说,问她累不累,附近有好友的酒楼可供小坐歇脚。说话时,他暗暗懊恼,自己身怀武功不觉疲累,黛玉却是身娇体弱,自己早该想到了。

    黛玉方觉腿酸,不料她却摇头道:“不必了,叫人看见了倒不好。”

    忽见满脸络腮胡且扮作长随模样的戴权来请,二人方和两位嬷嬷移步到高台灯塔对面的酒楼,长泰帝和皇后早到了,在二楼雅间小坐,开窗即可俯瞰如两条火龙一般的灯会。

    长泰帝瞅着高台上的彩头,吩咐卫若兰去抄灯谜,拿回来猜了再去领彩头。

    花灯上挂着的不止谜题一项,还有上联,也有题目,令看者以此吟诗作赋,那些谜语倒好说,绝对对仗工整且押韵,意境符合亦可,唯独诗词得经斗富之家请来的大儒评判,选出来的魁首得彩头,较为繁琐。

    长泰帝和皇后都不精此道,京城中饱学之士甚多,留下猜不出来的灯谜都不颇费精神,夫妇二人勉强猜出两个谜题,对上一个对联,诗词歌赋都不曾作出。

    黛玉坐在下首,不多时就作了好些诗词出来,谜底下联更是信手拈来。

    因她不愿笔墨示于人,卫若兰亲自抄录下来,然后送去高台,跟随他一起过去的几个太监果然捧回许多彩头,不愧是斗富之家,两家高台上的每一份彩头都价值不菲,金灯玉碗不计其数,最贵重者当属一个赤金镶嵌许多珍珠宝石玛瑙翡翠的玻璃花灯,高约三尺,以镶嵌珍珠宝石的赤金为骨架,玻璃代替了四面围纱,点亮时满室流光溢彩。

    可惜的是,黛玉猜出来的几个谜题送到时,前面已有人猜出来了,有几件彩头没到手。

    皇后一件一件地看过,小件便放在手里把玩,回头对长泰帝道:“瞧着比你有钱,他们简直是挥金如土,单这个花灯就得值几千两银子。”

    长泰帝道:“我是最穷的一个老爷,说这些倒没意思。”

    因多是黛玉赢来的彩头,长泰帝都给了黛玉,黛玉思忖过后,只留了一对紫玉环和一对玉杯,宫里得的彩头也只留了自己喜欢的风雅之物,余者都折变成银两,以长泰帝和皇后之名接济在灯会上见到的乞丐。当然这些事都请长泰帝派人料理,她自己做不来。

    长泰帝和皇后也见到了繁华之下的百姓凄苦,长叹一声,同意了黛玉的请求。

    是夜,黛玉便宿于宫内。

    因睡得晚,猜谜作诗又颇费神思,次日回到贾家,黛玉歇了两三日才缓过来。

    贾家各处亲友来请吃年酒,贾母年老不爱去,黛玉也不便去。倒是外面有不少人家来请黛玉去吃酒,奈何那些人家多是单请黛玉,便是没有单请的,邢王夫人见贾母不去,也不敢去,黛玉只得一一婉拒。幸亏这些人家都明白黛玉的处境,没有母嫂等长者带领无法出门应酬,因此看到回帖后都没有生恼,反而感慨万千。

    林如海临终前,打发人往同窗、同年、同僚等送了礼,其后黛玉便不曾断过和这些人家的来往,三节两寿、红白喜事等她守孝不便出门,都遣心腹前去,大概有四五成人家交情尚在,至于另外一半人家,许是林如海不在了,林家无嗣,渐渐地和黛玉断了来往。

    遇到这样的人家,黛玉思忖过后,自然不再上赶着去了,以免叫人笑话。

    因此,如今凡是有所来往的都是仁厚义重之家,除非家里有白事,余者都送了帖子给黛玉,哪怕她无法前去,也是自己家心意尽到了。

    紫鹃抱着一个半旧的水红绸子包袱进来,见黛玉穿着家常衣裳,歪在炕上看书,不禁开口道:“姑娘仔细眼睛,若看书就起来坐着。”

    黛玉懒懒地道:“就歪一会子,你偏有那么些话,手里拿着什么?”

    紫鹃笑道:“能是什么?宝玉年下悄悄攒下来的金锞子和珠宝物件儿,许是知道金锞子好藏,听茗烟说,足足有一百多个,折合银子就有六七百两了,不算珠宝。宝玉怕姑娘缺钱花,特特送来,仍旧瞒着其他人。”

    黛玉嗤笑一声,道:“躲躲藏藏有什么趣儿,交给刘嬷嬷,我自有用处。”从卫若兰口中知道那些事,想到秦可卿留给凤姐的遗言,更该准备退步抽身之路了。

    紫鹃道:“袭人管得紧,宝玉也无可奈何,比起宝玉,太太更信袭人的话。”

    想到袭人的判词和命运,黛玉轻叹一声,若是袭人知道自己谋求的成了一场空,可还会这样作为?不知道是宝玉赶了袭人出去,还是宝钗进门后打发了袭人,总而言之,袭人的姻缘应在了蒋玉菡身上,不知忠顺王府从宝玉嘴里知道蒋玉菡的下落,蒋玉菡如今命运如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