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八章 回家
魔装 作者:撞破南墙
打下了风雨楼,苏唐婉拒薛公显邀请他上门做客的请求,命计好好马上准备海船,他还回暗月城了,一方面是因为暗月城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让薛家的人神经绷得太紧,看得出来,薛公显很紧张,只要他留在惊涛城,薛公显便没办法放松,不如暂时离开。
苏唐把包贝留了下来,让包贝按照天机楼的模式,重建一个能把所有的流浪武士集中起来的机构,并且和薛义叶浮沉聊到深夜,希望薛义和叶浮沉能帮着包贝。
薛义应允了,他现在不能撒手不管,只有在薛家与苏唐的合作步入正轨,他才能放心离开。
苏唐把计好好也留下了,让计好好暂时做包贝的助手,包贝身边只有十几个遗族武士,肯定不够,还需要怒海团出力。
远远看到暗月城,现在暗月城各方面的设施已经越来越精密了,比如说海船尚没有靠岸,旗手便用旗语和码头这方开始沟通,等到苏唐下船时,赵大路已经带着天武者联盟的武士们等在码头上了。
苏唐第一个问的,就是金翠翠的情况,事实上最开始启用金翠翠的时候,他并觉得金翠翠有什么能力,只因为天机楼原本是金家的产业,对天机楼的日常运转非常熟悉,而且用了金翠翠,有安定人心的效果。
但没想到,越用越是顺手,甚至可以说,金翠翠起到了完美的承上转下的作用,在上,她可以准备贯彻千奇峰的意志,在下,她又可以加强流浪武士们的凝聚力。
赵大路回答说,金翠翠早在一个星期前便离开了千奇峰,重新坐镇天机楼,不过,在金翠翠的要求下,岳十一没有离开,这些天一直陪在金翠翠身边,协助处理事宜。
听到这里,苏唐露出会心的笑容,这也是金翠翠的一个优点,她不是那种人云亦云的废柴,拥有很优秀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岳十一管理天机楼,他去了惊涛城收拾风雨楼,很多想法都是在海上产生的,金翠翠不可能知道其中的细节。
但,她只是凭着这两个消息便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苏唐不可能在打下风雨楼之后,什么都不做便返回来,周家兄弟的死,金大先生遇刺,不止是悲剧,还是一个契机,让千奇峰把手牢牢伸到惊涛城中。
所以,她才会把岳十一留下来,让岳十一更加熟悉天机楼的运转。
走上千奇峰,苏唐示意赵大路跟着,在半山腰处,苏唐低声问道:“大路,这些天你过得怎么样?”
“还好。”赵大路憨笑着说道:“弟兄们对我不错,有什么事情那个也听我的。”
苏唐点了点头,对宝蓝这几个人,他当然要尽可能的大用,但实在撑不起局面,也只能换人了,机会可以给,能不能把握住,还要看他们自己。
听到苏唐回山,顾随风雷怒等人都迎了出来,大概问了下惊涛城的事情,也就散去了,苏唐做事,他们自然是放心的。
片刻,金翠翠也赶回了千奇峰,苏唐这一次大张旗鼓的讨伐千奇峰,固然有乘势而为的意图,但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对她金翠翠的重视,于情于理,她都要回来当面道谢的。
到了黄昏,岳十一也回来了,苏唐仔细问了一些事情,对岳十一的头脑,他很放心,但修行却是岳十一的硬伤,流浪武士们通常都是狂傲不羁的,没有强横的压倒性的实力,他们很难心服口服。
或许,雷怒和贺远征,其中一个只能离开千奇峰了,去惊涛城坐镇,不过,千奇峰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也会产生一些困扰,就说现在,苏唐不可能命令谁去谁留。
一拨拨人来了,一拨拨人散了,到了深夜,苏唐才算能松了口气,和习小茹回到后院。
二人世界得来不易,他离开了很长一段时间,多奔波几次也算应该的。
小不点在给巨鹤讲故事,银蝗也趴在一边听着,几天不见,银蝗的个头好像又大了一些,据说,当年在绿海肆虐的银蝗足有几十米长,如果这银蝗也能长那么大,真不知道千奇峰还能不能装得下它。
剩下的五只金蝉在千奇峰中恢复了活力,毕竟它们要依靠灵脉的滋润,顾随风还舍不得用它们制药,准备等来年春天再说。
习小茹也凑过去,和小不点聊着闲话,片刻,她察觉到什么,转头向苏唐这边看来,随后道:“你看什么?”
苏唐的视线一直逗留在习小茹身上,见习小茹转头问他,他有些发窘,回到家了,身心都变得平静了,他才发觉,这些天忽略了习小茹,潜意识里只是把习小茹当成了一个得力的助手。而习小茹没有任何怨言,陪着他来回奔波,陪着他东杀西砍。
“有没有觉得烦?”苏唐轻声道:“本来是想和你过一段安静日子的,谁想到……”
“安静……这世上哪里真的会有安静?”习小茹笑了笑:“怎么了?是不是觉得把我当个打手用,良心发现,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是啊……”苏唐漫应道。
“那以后我要用你的时候,你也要帮我”习小茹道:“总不能让我白帮你。”
“你有师祖呢,大魔神花西爵啊……还能用得到我?”苏唐苦笑道。
“你不知道。”习小茹摇头道:“魔神坛的事情不像你想得那么简单,大魔神也不是只有师祖一个,真的遇到难处……师祖也不可能事事亲为的。”
“难处?”苏唐一愣:“会有什么难处?”
“时间快到了。”习小茹道。
“什么时间?”苏唐又问道。
“你不知道。”习小茹摇头道:“魔神坛的事情不像你想得那么简单,大魔神也不是只有师祖一个,真的遇到难处……师祖也不可能事事亲为的。”
“难处?”苏唐一愣:“会有什么难处?”
“时间快到了。”习小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