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六百九十三章 新式战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百济被灭国之后,齐王李佑代表大唐皇帝陛下,对原百济臣民发布了安民政策,政策规定,百济体国民享受唐朝国民待遇,在百济实行均田制,免税一年,减税三年,免除无偿劳役,得到了百姓尤其是广大基层百姓的拥护。
    对于原百济扶余贵族,在百济灭国之战中有功者给予了奖励,授予唐朝相应的爵位。对于在土地改革中,按照规定交给国家的土地,朝廷也给与了他们相应的补偿。这样的政策,没有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
    总之,唐朝宽和的政策稳定了原百济的局势,使其平稳地并入了大唐。
    居拔城王宫。
    武王扶余璋一家被送往长安后,百济王宫就成为了东征军东路(相对于李世民统帅的东征军西路)大帅府和百济总督府。
    这天,百济总督府军政官员齐聚一堂,听取齐王李佑发布朝廷颁布的嘉奖和人事任命。
    鉴于刘仁轨、司马炯、程处亮等人的优异表现,朝廷册封刘仁轨为蓝田县公,司马炯为百济侯,程处亮为居拔城侯,王珏为光州侯,海军陆战队王耀祖、乔斌,原登州军刘安进、沈明等四位军使都获得了贵族爵位。
    百济总督府的主要官员是:
    总督司马炯、副总督燕昌翰、长史原登州刺史姚东、司马程处亮等。
    随后,齐王李佑发布了东征军东路军整编命令:
    大帅李佑、副帅侯君集、张亮,下辖22万唐军陆军,5万海军。
    命令宣布完毕,众人皆大欢喜。
    接下来,东征军东路统帅部召开了整编后第一次作战会议。会议内容为东路军进军方向。
    对于攻打百济,侯君集没有赶上,心中就有些窝火,他提前对高句丽进行了研究,已经有了进攻高句丽的成熟的作战方案。
    他说道:“殿下,臣以为首先以海军封锁高句丽沿海海域,然后陆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开城地区向西进攻,一路从大同江口登陆,两路大军直奔平壤。”
    张亮等人也都研究了攻打高句丽的作战方案,大家都认为侯君集的意见既稳妥又有效,都表示赞成。
    得到了众将的认可,侯君集很高兴,他问道:“殿下,您是什么意见?”
    李佑说道:“陈国公不愧是我大唐顶尖的军事人才,制定的作战计划非常优秀。
    不过,高句丽与百济不同,甚至与其它所有国家都不同,是一个极其难以对付的对手。
    数百年来,高句丽无数次打败了中原王朝,就连唐军去年也遭到了挫折。在这种情况下,高句丽人心中有着强大的自信,对于唐军的进攻,他们会进行十分顽强的抵抗。
    采用一般的战术,即使能够灭掉高句丽,唐军也会遭受重大的损失。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打下高句丽,高句丽人也会死伤惨重,这些人的眷属会积累起对朝廷的极大仇恨。
    这样的高句丽打下来就是个烂摊子,将来治理起来,难度会很大,会牵扯朝廷大量的精力。”
    侯君集等人都是从军事上考虑的,听到李佑这么说,都认为有道理。
    唐朝这么多年来,新增加的疆域如草原、西域、济州岛、波斯和baj斯坦,包括眼下的百济,都是在齐王殿下的统帅下完成的,众人对于他的权威性都十分认可。
    张亮说道:“殿下,您说怎么打,臣等都听您的。”
    侯君集的意见尽管受到了李佑的否决,可是他认为李佑一定有更好的主意。他说道:“是啊,殿下,您说怎么办,臣等一定服从您的将令。”
    众人都表示听从李佑的意见。
    李佑说道:“对付高句丽,首先要消磨他们的士气,促使其百姓对其朝廷失去了信任,从而在内部产生矛盾之后,再攻打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了。”
    李佑说的这个大家也都认同,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大家都有些疑问了。
    李佑为了增强将领们思考问题的大局观,说道:“我所说的这一点,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如何才能做到?”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就连司马炯这位军政双的人才,也一时考虑不出来。
    最后,众人实在是想不出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侯君集问道:“殿下,臣有些愚钝,臣认为,高句丽人面对唐军大军压境,他们的内部一定会更加团结。您所说的那种结果,如何才能够出现呢?”
    侯君集倒不是怀疑李佑,而是他自己真的想不出来。
    众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李佑的身上。
    李佑笑道:“今天我给你们讲一种新的战法,这种战法叫做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军政经济一体战。”
    李佑指着高句丽的地图说道:“大家请看,高句丽地域狭长,战略空间极其有限。这就对我所说的这种战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首先,唐军强大的海军从海上封锁高句丽海域,断绝高句丽一切船只的进出,就连打鱼的船都不允许其出现的海边。在这种情况下,就切断了高句丽部的海上外援。
    高句丽本身的陆地面积就不大,其内部山地居多,物产有限。唐军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对其陆地上进行封锁也不是难事。
    这种情况下,他们那些可怜的资源,用不了多久就会捉襟见肘。
    尤其是食盐,高句丽内部不产食盐,封锁了海域以后,就断绝了其食盐的供给。这种情况下,他们内部储存的食盐很快就会消耗殆尽。人不吃盐就没有力气,等到他们连刀枪都拿不起来的时候,这个仗不就好打的多了嘛。”
    “是啊,这是个好办法啊。”众人轻松地议论着。
    李佑接着说道:“为了加快这一进程,由海军搭乘陆军,从各处进行登陆偷袭,烧毁其庄稼和房屋,尽可能地破坏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资源。
    我东西两路大军,采取堡垒战术,平均每天只向前推进三到五里,随后就采取固守态势,修碉筑堡,开挖壕沟,逼迫高句丽人与我军拼消耗。我军有强大的弓弩,士兵有防护力强的铠甲,在防御战的状态下,高句丽人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遇到城池,咱们有猛火油,有大量的工匠,可以制造攻城车,能够打下来大部分城池。遇到坚固的城池,就采取围困的办法。
    咱们就这么慢慢地推进,不断压缩高句丽人的生存空间,用不了多久,最多一年,唐军就可以踏平整个高句丽。
    其实,根本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随着高句丽地域的不断缩小,他们的军民会不断向中心退缩,人口的密度变大,但是资源却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内部一定会为了分配资源,而产生巨大的矛盾。
    高句丽的贵族为了保证他们自己的供给,和他们所圈养的军队的供给,一定会压榨普通的平民百姓的。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士气就会出现大幅的低落。到时候,咱们只要在外面支上几口大锅,让饭菜的香味飘入高句丽人的阵营里面,他们的百姓就会跑出来请求收留,他们的官兵就会扔掉刀枪出来投降。
    到了这种地步,这仗还用打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