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
很快,车子到了下一站,老李匆匆忙忙下了车,说是回头找古董贩子算账。
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还在,他替朋友感激道:“谢谢你们帮忙打假。我姓沈,那位朋友姓李。他本来想靠古玩捡漏发财,没想到今天打了眼,差点让人诓去150万。”
“打眼”是古玩行里的套话,意思是走了眼,把假的古董当做是真品。
沈先生继续问道:“林小姐,你对明代宝剑了若指掌,连铸造工艺都能一眼看出来,你是不是职业的古董鉴定师?”
她现在的身份是记者,便忽悠道:“那倒不是。鉴定古董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沈先生十分惊讶:“哦?那你的鉴定眼光怎么这么厉害?简直堪比博物馆的专家。”
林蓉继续忽悠道:“因为我爷爷是个冷兵器迷,就喜欢收集古代的什么十八般冷兵器。我受到他的影响,对明朝的宝剑制造工艺比较清楚。这才献丑了一把。”
“原来如此。”
沈先生心道:今天真的是遇到了贵人!
真是老天保佑啊,要不然,下一个收购古董的冤大头就是他自己。
直播间弹幕:
【这大概是说谎话不打草稿的最高境界?】
【盛世买古董,乱世藏黄金。但不是人人都能站在古董鉴定的门槛上啊。】
列车的下一站就要到达酒泉钴厂了,付雯着急赶任务,顺口问道:“沈先生,你知道这钴厂的家属楼在什么地方吗?”
“你们的目的地是钴厂?”沈先生吃了一惊:“去那里做什么?”
付雯也学着林蓉说谎不打草稿:“去做个采访,省里要求新闻社搞个百大龙头企业联合报道。”
“你们就是来采访的记者?!那太巧了!”沈先生大喜过望:“我就是钴厂的厂长!”
第10章 孩子
沈老厂长大名叫沈建明。他刚退休不到一年,这次听说省里要评选百大企业,特意坐火车从老家兰州赶了过来。途中路过张掖,听说朋友老李刚收购了一把永乐宝剑,就约他在火车上碰个面。
要不是正巧遇见他们一行人,那么火车一到站,老李150万收购的宝贝,就要转手进他的口袋里。
“佛家说的好啊,芸芸众生都是缘分牵引,遇到你们就是我的造化。”
沈建明觉得,今日招待的不是记者客人,而是帮他消灾的命中贵人,所以对他们格外的热情。
下了火车,再往前走,就是酒泉镍钴厂的家属楼。
连绵起伏的山脉,把矿区和那些繁华的大城市完全隔了开来。这里和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
有个小孩正在家属楼前玩沙子。看到有人来了,小孩把脸抬了起来,眉毛和鼻子都是黑黑的,牙齿是白的,一张嘴,活脱脱就是一个小非洲人。
“这是我们厂技术主任家的孙子。”沈建明把“小非洲”介绍给他们,还和蔼地问道:“你今天怎么没上学?你爸爸呢?”
“学校组织秋游,我留在家里玩。我爸还在井下面。沈爷爷,你陪我玩好不好?”小男孩拍了拍手上的沙子。
“爷爷今天有客人,乖,晨晨去一边玩。”
“我看时候不早了,”付雯的目的地就是家属楼,便道:“沈厂长,要不然咱们在这里吃个午饭再走吧。”
“那好。”沈建明客气道:“咱们去老王家开伙,他老婆烧的四川菜不错,你们几位今天有口福了!
老王家就是这孩子的爷爷家。
这孩子名叫王晨晨,今年刚上三年级。他爷爷王师傅是厂子里干了三十多年的老技术工人。
王家奶奶招呼他们吃了一顿四川菜。四个人填饱了肚子,林蓉就和沈厂长聊了起来。
她漫不经心道:“那位李先生可是栽了大跟头。现在古董市场上99%都是假货,诈骗手段都是防不胜防。”
提到这件事,沈建明也有一肚子的苦水:“老李他太贪心了,总觉得自己比专家还能干,我也劝过他了,人生路还长,早点收手吧。可他就是不听,总觉得自己能捡漏。”
顿了顿,他意味深长道:“咱们这儿就是这种风气,都指望着古董发财,你没办法劝这些人的。”
林蓉曾经和盗墓贼打过交道,便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董走私就是这种见不得人的生意。不光是盗墓贼走私,连古董贩子都掺和这种诈骗生意。”
沈建明点了点头,他随口道:“咱们这里有一句土话叫做:想要富挖古墓,一夜变成万元户。远的不说,就说附近的陈家村,1988年,陈家村抽水塘抽出了个明朝古墓,家家户户都去挖,连七岁的小孩都拿着篮子跟着大人去捡漏。文保单位的人到那里一看,连一块骨头都没剩下。”
付雯胸口堵得厉害,却是道:“这些人胆子这么大,怎么不去挖自己的祖坟呢?”
沈建明听了这话,拍着大腿笑道:“你还别说,后来一支考古队清理了那座古墓的陪葬坑。发现地上有一块被土掩埋的石碑。一解读,发现这墓就是陈家村先祖的家族墓。那些村民哄抢的,就是他们老祖宗的骨头渣子。”
“活该。”付雯心道:不肖子孙,见利忘义,连祖宗的骨头能都论斤称。
与此同时,陆澄砚和肖珩负责在一旁灌酒,不一会儿,沈建明有了几分醉意,开始滔滔不绝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