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总之,刘安此人是个文武双全的西汉王侯。连太史公司马迁都在《史记》里,特意为他写了一篇《淮南衡山列传》。
但淮南王刘安生不逢时,遇见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汉武帝那时候正在搞推恩令,削掉了一部分刘姓王侯的政权,刘安当然不甘心自己的王权被削,就秘密谋反,最后因阴谋暴露而自杀。他死后葬于对了,刘安的墓地不是在安徽寿县境内吗?
“太湖下面怎么会有西汉淮南王的墓呢?”
林蓉:我知道江苏境内有许多汉墓。毕竟江苏徐州就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所以江苏的宿迁、徐州、扬州乃至无锡境内,都有许多汉朝的诸侯墓云集。比方说龟山汉墓位于徐州,大云山汉墓位于淮安、狮子山楚王陵位于徐州等等。
可问题在于:淮南王这个封号——淮是什么?淮水。古代的淮水,就是今天的淮河流域。(淮河流经安徽的南阳、信阳、阜阳、六安、蚌埠,江苏的阜宁、滨海等地注入黄海。)①
按照汉朝的分封制度,封地在淮水之南的王侯,才能被称之为“淮南王”。那么按照地理位置推断,有这个封号的王侯,应该居住在安徽境内(南阳一带)才对。
林蓉觉得这个淮南王的身份很可疑:“刘安是安徽人,淮南王的封地在淮河以南,他不会葬在无锡太湖吧?是不是死者搞错了墓主人身份?”
系统:【没有搞错,无锡警方遇见的是一桩水下盗墓案。那个潜水死者盗窃的就是淮南王大墓只不过,这个淮南王,不是你想的那个淮南王。】
不是她想的那个淮南王?莫非死者盗的不是刘安墓?那么历史上哪位诸侯还有淮南王的封号?
林蓉头一次感觉自己的历史知识不够用。毕竟有“淮南”这个封号的诸侯,实在是太多了。只要封地在淮水以南的,都能被称之为淮南王。其中最出名的是这个刘安,还有许多不出名的淮南王莫非其中一位葬在太湖下?
她立即用手机查了查资料,结果发现一个人:刘喜。他是汉高帝刘邦的二哥,一直活到了汉惠帝二年。此人生前也被封了淮南王,而且是西汉历史上的第三任淮南王。
但史料记载:刘喜后来因为触怒了刘邦,被贬为合阳侯,剥夺了“淮南王”的封号。于公元前193年抑郁而终。他的儿子叫刘濞,被封为吴王,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起者。
“太湖下面的是刘邦他二哥、刘濞他老爸的墓穴?!”
林蓉吃了一惊,这个刘喜是历史上的小透明,也没听说过他的墓穴下落?
系统倒是应了一句:【没错,太湖水下的那座墓,就是淮南王刘喜的王陵。刘喜生前当了6年的淮南王,死后汉惠帝刘盈下令,让他以王侯之礼下葬,所以他的墓就是淮南王墓。】
这倒是真的。刘盈是刘邦的长子,汉高后吕雉的儿子。他是个仁慈的君王,不会让自己的嫡亲二伯灰头土脸地下葬,所以刘喜死后应该恢复了“淮南王”的封号。
“可是刘喜的墓,怎么会在太湖下面呢?”林蓉搞不明白。
按理说,刘喜生前最后的封号是合阳侯。合阳在山东,他死后应该葬在山东才是?
难道说:刘喜生前,汉惠帝刘盈网开一面,把自家二伯的封地重新分到了无锡境内?结果刘喜的墓葬在了太湖边上?
系统回答道:【这就要等他墓里的文物被追讨回来以后,留待史学家去解答这个谜团了。】
林蓉点了点头,考古学的意义就在于此。许多历史上的疑难杂症,要留待专家去研究解惑。而墓中的文物,就是他们研究墓主人一生的资料。
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追讨淮南王墓里文物的下落。
根据系统介绍,那个意外死亡的盗墓贼,只是在最后潜水阶段中了电鱼的招。至于他的同伙,早就把太湖里的淮南王陵给盗窃一空。
现在,水下的文物,正落在无锡某个不知名的盗墓团伙手中
***
到达无锡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
从敦煌到无锡这一路上,林蓉只睡了三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网上查淮南王刘喜的资料。她从《史记》一路查到《汉书》和《汉纪》,结果发现:史书上也没此人多少的记录。毕竟刘喜只是个汉室宗亲小透明罢了。太史公司马迁也懒得给刘邦他二哥着多少笔墨。
下了火车,听着周围一片吴侬软语,林蓉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点。随即买了一张报纸,看见头版就是介绍的这桩案子。
话说回来,无锡警方还是很给力的,经过了半个月的调查,警察终于把死者的身份给搞清楚了:他原本是无锡某家具城的装卸工人,来自某外出务工大省。属于无锡的外来人口。
至于他怎么会参与水下盗墓,他怎么会知道水下有淮南王墓谁都不知道。
无锡警方只调查出来几样结果:
①死者的家乡就是个盗墓猖獗的地方。怀疑他家里有人干过这一行,所以他才会熟悉盗墓流程。
②死者在家具城当装卸工时矜矜业业。老板说他非常勤劳能干,与周围员工的关系都不错。至于他怎么会参与盗墓老板表示我不知情,我只是雇佣他帮忙卸货而已。
③死者有航海证,早年跟随船只下过南洋,当过船上的海员。警方初步怀疑他就是在下南洋阶段,学会了潜水技能。结果一身下海的本事,却不敌电鱼的非法捕捞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