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115章 三生万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上回说道秋民想忘记老沈植入到他脑袋里的信息,为此甚至不惜去谈场恋爱,这当然是一个冲动的想法,对于秋民来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管是云溪城的,还是自己的。
    再说说明城口中的三星之域,联想很早之前巫马长青说的三川之境,还有此时身在的三溪之地。这三个三让秋民浮想联翩,秋民总想起《道德经》来。
    再次申明!本人无任何宗教信仰,本故事与任何宗教无关,文中内容无任何影射宗教之意,请读者切勿胡乱联想!
    为什么会想起《道德经》呢?并不是因为那一句简单的三生万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老子的一生,老子当西周‘国家图书馆’馆长几十年,掌管着万千上古图书,最后卸任图书馆馆长,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给当时的函谷关守吏留下一部《道德经》。
    我们再来看看《道德经》的翻译内容,由于道德经被篡改无数遍了,现在的原文早已面目全非,我们就以马王堆的帛书本为准。我在这儿就简单的说几段,请各位看官海涵。
    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渺也;恒有,欲以观其徼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是可以被掌握和遵循的,它不是恒定不变的。无,可以把他比喻为天地已经孕育,但是尚未诞生的那个状态;有,可以把它比喻为万物已经从母体出来了的那个状态。长期的用‘无’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以便观察他们细微的变化,长期用‘有’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以便观察他们所运动的轨迹。有与无两者都来自于道,名字不同,意义相同。它们扭曲了又扭曲,旋转了又旋转,共同构成一个圆形的门,所有奥妙都来自于这里。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何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翻译:道具有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的特征,当使用‘有’这种相对强大的力量的时候,不能把它用到极致,要避免产生物极必反的后果。他像打漩涡的水一样,好像万物都按照这个规律在变化发展。因此他能够,消磨万物的锋锐,拆解万物的纠纷,调和万物的光芒,使万物同归于微尘。它像水那样清澈透明,似乎好像是若有若无一样。道是怎么产生的,我也不知道,应该说,她在还没有人类文明的时候就存在了。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翻译:像山谷那样谦逊,神圣,不会消亡,这就是旋转的太极。这个旋转的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源,绵绵不绝啊,它似乎存在于任何事物之中,万物都在使用它而它确没有减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子曰道也,道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译:那个事物是浑然天成的,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寂静啊,空旷啊,它唯一的存在着而没有变化,它可以孕育出天地,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给它取名叫作道,勉强对它做一个概括的话,就是‘大’。这个‘大’的特点是:它无限远的扩散开去,而又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到具有大的特征,天具有大的特征,地具有大的特征,统治权力具有大的特征。国家具有四个大的特征,而统治权力是其中的一个大。人的生存法则来自于他们所依赖以生存的土地,那片土地的生存法则来自于那里的天空,那片天空的生存法则来自于道的法则。道的法则来自于本来就是的那个东西。
    还有那个最著名的段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我先说说现在市面上的翻译吧:有的说是,道产生一,一产生阴阳为二,二的阴阳变化产生三个爻位,它们构成一个八卦,两个八卦重叠构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可以推衍和归纳万物。也有的说是,道生一,一是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二生三,三是天地人,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物。还有的说是二生三,就是太极之中多了一个鱼眼,这样二元就演绎为四象。三生万物就是三即二元四象,二元四象的运作构筑层层的维度世界以及创造万物。
    这些翻译内容都是来自于网络,并不是我个人翻译的。故事写到这里我真想仰天大笑出门去,《道德经》里也只有这么一个分歧了,两千多年过去了,就这一个‘三’字难住了世世代代的‘专家’,对此我只想说,‘专家’全他妈都是猪脑子!
    我们就来拆解这句话,道生一,他们说是道产生一,一也就是太极,这也算说的通。一生二,一产生二,二也就是他们口中的阴阳,也就当他们说的通。二生三,三生万物,他们有的说是阴阳产生三个爻位,有的说是天地人,还有的说是鱼眼。你们这些‘专家’扪心自问一下,你们这些说法说的通吗?《道德经》里有提八卦的事儿吗?天地人就是三了吗?难道人不在万物之中吗?那个说鱼眼的人,你可以去死了,我不想评价你的说法。
    只要是小学毕了业的人,都看的出来一和二可以是虚指,但三肯定是实指啊!三生万物就好比你妈生了你,结果你说你妈是爻位?是鱼眼?这说的通吗?
    看完我摘出的这几段,老子说的已经很明白了,除了那些教人向善的内容,其他事情他已经交代清楚了。各位看官再想想这本书的背景,老子当了几十年的‘西周国家图书馆馆长’,阅读了几十年的上古书籍,最后骑青牛西去,经过函谷关。在守吏的请求下留下了这本书,也就是说这本书,也可以把这本书理解为老子送给守吏个人的书,所以《道德经》分为德经和道经,我猜想德经是给守吏的,道经事实上是交代他去哪儿了,为什么去,去干什么?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