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没理由拒绝
“生意好的时候,可以赚这么多。”陈宇说道。
肖大岭完全不敢相信陈宇所说的话,一天赚五十万,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肖大岭把求证的目光看向了陈宇父亲,想从陈宇父亲那里得到证实。
陈宇父亲点了点头,说道:“大岭,没错,现在小宇是能赚这么多钱。你要是愿意的话,就回咱陈家坞来,回家来干吧。相信我,小宇不会亏待你们。”
陈宇的父亲是一个不会说谎话的人,这一点,肖大岭在和他相处的几十年之中,早就知道得清清楚楚。现在连陈宇的父亲也这样说,他还有什么不相信的呢?
此时,肖大岭的酒已经完全醒了。回乡短短两天,他经历的事情太过于梦幻了。先是悲喜两重天,本来以为没希望拿到的五万块钱工程款,竟然出人意料地拿到了。现在又听说,眼前的老邻居家,竟然可以一天赚到五十万。
如果说在回乡之前,有人告诉他这些事,打死他他也不会相信。
可是,眼前的事实告诉他,这是真的,没有错,这确实是真的。
面对着陈宇发出的邀请,肖大岭认真考虑了一下,最后重重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在外乡做工程,他也能赚到钱,可是钱真的是不好赚。现在有机会回到陈家坞,能在自己家门口赚钱,而且还是给知根知底、有着几十年交情的老邻居做事,有这样好的机会,他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看到肖大岭答应了,陈宇很开心,陈宇的父亲也很开心。毕竟肖大岭一家回来后,陈家坞就不再是只有陈宇一家人了,会比以前热闹,陈宇的父亲乐见其成。
陈宇想的,则是修路和修桥的事。
“肖叔,你现在方便不方便马上带人回来?我想先把咱省道上被水冲垮的那座桥修好,还有我家门前的这条路,我也想把它修一修。”
“方便,当然方便了。”肖大岭一口答应了下来。
想修陈家坞前面的路,首先得把省道上坏掉的那座桥修好。这样,才方便在以后运输建筑材料,像水泥沙子,还有施工机械什么的。
陈宇和肖大岭说了这件事之后,肖大岭马上离开了陈家坞,准备把他的施工队拉回来。
次日,陈宇开着车,和赵小婉一起去县城的时候,发现省道上那座断桥边,有零零星星的几个工人在拆脚手架。
陈宇停下车,问一个戴着蓝色安全帽,看上去像是电工模样人,说道:“师傅,你们不修桥了吗?”
“不修了,我们别的地方有工程,这里不干了。”戴着蓝色安全帽的工人停下手中的扳手,对陈宇说道。
“这不是刚刚修了一半吗?”陈宇问。
“我们老板嫌修桥不赚钱,不愿意干了。”对方说着话,又动手拆起脚手架来。
就在陈宇和这个工人说话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商务轿车开了过来,停在了断桥边。
车门打开,从上面下来了两个人。一个戴着红色的安全帽,体胖腰圆,有四十多岁;还有一个穿着灰色的西服,脸色看上去多少显得有些严肃,像是个官员模样的人。
他们两人说着话,朝着正在拆除脚手架的工人走过来。陈宇的车子没动,两人越走越近,陈宇已经可以听到他们的对话了。
“我说赵老板,你也不看看你们干的这叫什么事,桥没修完就撤人。”
“我能怎么办?我的王大处长呀,我和我的这些工人们,也得吃饭呀,在这里干活又赚不到钱。”
官员模样的人说道:“你当初是怎么和我说的?这个价格又不是现在定的。”
“计划赶不上变化,在这里我真赚不到钱!王处长,您是大人物,就多多担待我们这些泥腿子吧。”戴红色安全帽的人笑着说道。
陈宇打开车门,从车子里走了出来。
“王处长,你好。”陈宇直接和官员模样的人打招呼。
“你是……”对方仔细打量了一下陈宇,发现并不认识他。
如果王处长关心娱乐新闻,那么应该能在前一段时间举行的歌星阿美的演唱会上,看到过陈宇。不过很显然,这位王处长并不关心娱乐新闻,对他来说,陈宇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面孔。
“陈宇,咱们县里陈家坞的人。”
“哦,哦,陈宇,你有什么事?”王处长问道。
“这座桥我来修吧。”陈宇说道。
“你来修?你有施工队吗?”
“我有。”陈宇点头。
“工程报价你知道吗?”
陈宇说道:“不知道,不过没关系,我也没想过在这座桥上赚多少钱,我只是想早点把它修好。”
王处长看了看陈宇,发现他话说得很真诚,于是点点头,说道:“那行,那这样吧,陈……陈宇,是吧,你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说完这句话,王处长又看向了跟在他身边,戴着红色安全帽的人,说道:“好了,现在这座桥有人接手了,你把你的人撤走吧。”
王处长告诉了陈宇他的联系方式,还有他办公室的地址,然后就走回到了商务轿车里,让司机把车开走了。
戴着红色安全帽的人来到陈宇身边,对他说道:“小兄弟,你呀……自己往这个大坑里跳。做这种工程,耗时耗力,根本没赚头。当初我接这个工程,也是考虑不周到。”他边说边摇头。
修这座桥赚钱不赚钱,现在并不是陈宇特别关心的一件事。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早日把这座桥修好,不耽误他修陈家坞前面的那段路,还有后续的陈梁山开发事宜。对于陈宇而言,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次日,陈宇根据他和王处长约好的时间,来到了王处长的办公室之中。
陈宇把他的想法告诉了王处长,说他愿意自己先垫付资金,把断桥修起来。听了陈宇的想法之后,王处长很开心,于是这件事就顺利定了下来。
有人愿意垫付资金,而且对工程的价格也不斤斤计较,还愿意及早把桥修好,这对分管此事的王处长而言,可是一件大好事。
他去阳城市办事的时候,把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的工作成绩,向上级作了汇报。没想到,这事传到了阳城市领导的耳中的时候,却引起了对方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