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四百一十三、内部矛盾+方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王府的喜宴从正月十二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上元节,然后又接着上元宴,一直摆到正月十六。
    这些天王府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收到的礼品堆积成山。
    这热闹之下,也暗流涌动。
    他到这个世界不过两年,但却有种沧桑之感。
    咏月阁的上元诗会依旧,之前李星洲曾在诗会上俘获诗语芳心,又杀了李环锐气,所以他特意带着诗语、阿娇还有秋儿、月儿前去。
    不过咏月阁诗会大不如前,来的人也很少,不复去年热闹盛事。
    原因很简单,因为陈钰接二连三顶撞皇上,许多人都不敢与他往里,而他主办的诗会,自然也没人敢掺和,这就朝堂荣宠所带来的变化。
    几年咏月阁上元诗会,拢拢共共不过来了几十人。
    其实十几人都是王府的人
    明明去年还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诗会,一下变得冷冷清清,只因为陈钰顶撞了皇帝。
    一个大族,乃至一个王朝,兴起需要几代人的积累,但如果想败坏,只要短短几年,一代人足矣。
    陈家的没落虽然是大族兴衰,可只是家族之事。
    在更大层面上,朝廷中也有更大冲突,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内忧外患是最坏的情况,但现实却是,只要有外患,往往就会伴随内忧。
    这是因为外部高压之下,往往会导致内部决策冲突,就会出现越来越糟的恶性循环。
    朝廷了的争执也终于有了结果,事情是皇上定下的,杨洪昭为帅,兵分三路北上,禁军神武、岭捷、武烈三军共计十五万,关北军、杨家军共计五万。
    中路军杨洪昭率领十万禁军,走关北路,出真定北上。
    左路军杨文广率领,主力杨家军和禁军,出太原,三交之地北上。
    右路军魏朝仁率领,主力关北军加禁军,伴随中路军往东,掩护主力军行动。除去二十万主力大军,还需从关北路,京北路,京西路,蜀中等地调用十几万劳役负责配合大军辅兵运输辎重补给。
    这可以说是本朝最大规模的一次用兵。
    这些安排都是皇上做出的,因为冢道虞被撤的缘故,众大臣也是噤若寒蝉,根本没人敢反对皇帝的决策,李星洲上朝时也只能干听着,不说话。
    许多大臣对冢大将军的遭遇抱有不忿之情,所以皇上一问,都是“皇上做主便可”“皇上英明神武”“皇上自行决断就好”之类的话。
    看似顺从,实则是无声抗争。
    而更加激进的,比如侍卫军马军指挥使赵光华,几个枢密院事等更是直接上了奏表请辞。
    皇帝大怒,当场同意他们的辞表,一下枢密院加三衙,有十几人辞职,关键还是在朝廷准备出兵的时候。
    枢密院可是总管天下军事的枢要部门,不得已皇上启用之前被贬的童冠等人,然后又提拔新人,可枢密院不是其他地方,并不是谁都能胜任,有战事经验的人少之又少。
    朝廷中剑拔弩张,皇帝不能让步,因为这关乎天家威严,关乎天家统治的权威。
    而请辞的官员也不让步,因为他们觉得冢道虞是冤枉的,他们坚持自己的初心,认为这是对皇上好,这是为江山社稷好。
    双方都不肯让步,于是都坚持住了。
    李星洲心里叹气,但在朝堂之上,他也不好说话,冢道虞确实冤枉,皇帝也不可能让步。
    就在这时,蜀中吴家,京西田家等纷纷进京,托关系和皇家说上话,表示愿意出钱资为皇家分忧。
    皇上自然十分高兴,在朝堂上当场就斥责朝中大臣,说“游些人身为人臣,却还不如在野之人关心江山社稷,知道为朕分忧”之类的话。
    皇上说这话也是枢密院,三衙等十几人给气急了,结果话一出,更加激怒其他大臣,他们堂堂朝廷重臣,为皇上做了那么多年的事,结果到头来就因为几个钱,顿时还不如才来的外人了?
    于是更加没人说话,甚至陆续有人告病不上朝。
    李星洲看到这种局势是就感觉要出事,因为他对当今皇帝还是了解的,总的来说,作为上位至尊,他是合格的,甚至某些方面还很优秀,但是人就会有弱点。
    而且他知道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这些各地大族没有理由会无缘无故班助朝廷,大多家族都以家族利益为第一位,只是国家兴亡,那是远放在后面的。
    果然,很快条件就浮出水面,一大批各个世家大族的人,大约一百五十人左右,被加各种官职,大小不一。
    这就是他们支援朝廷的条件,许多条件在李星洲看来还算合理,皇上也没有其它选择了,毕竟危难时刻。
    可有些就连他看来也十分过分,比如蜀中大族吴家的嫡子家主,直接就加了成都府路转运使!
    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可不是中府下府之流,而是鼎鼎有名的上府,成都府路转运使,从三品大员,一个身无寸功,没有功名,没有官身的人,直接加到三品大员!
    基本和卖官鬻爵没什么区别了,自然引起轩然大波。
    其实许多人也明白,皇上这是为了打仗,就连德公也私下跟他说过,可问题在于皇帝。
    皇帝是一个强势,雷厉风行,裁决果断的人。
    这些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好的,但在此时,却成了最大的弱点。
    若是一个弱势一些的皇帝,这时候说几句软话,安抚安抚大臣,事情就过去了,大臣们要的就是皇帝的重视,因为皇帝随意启用新人,资格还一下就和他们这些干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一样,心里当然不平衡,安抚就好。
    可皇帝偏偏是强势的皇帝,他不会妥协。
    这事就越闹越大,朝中一些老臣和刚直派,比如何昭,毛鸾,薛芳为首的大批官员,直接和新提拔上来的官员还有世家大族提拔势不两立。
    他们集体上书弹劾,同时在行动上也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比如上下朝都不打招呼,走路远远的见着也要绕开等等。
    慢慢的甚至发展到在朝堂上讨论问题,这边说是的,那边一定说否,这边否决的,那边就要唱反调。
    到正月下旬,这种情况达到顶峰。
    这下就是真正的内忧外患,朝堂分庭抗礼,老派、刚直派朝臣,与新派、世家派不合,枢密院人才紧缺,老一辈枢密院官吏因为冢道虞被撸愤然离去,新提拔上来的毫无面对战争的经验。
    北方金国虎视眈眈,西北西夏快马已经回来,带回重要消息,果然就如冢道虞当初预料的那样,西夏三面合围景国唐隆重镇。
    西夏河曲的金肃军、河清军,加上永乐城驻军,还有左厢神勇军,如同十面埋伏,兵力是唐隆重镇数十倍,围困十余天后,堂隆重镇率军民冒死突围。
    突围成功了,但身后又被大河拦住,西夏军追杀上来,血战之后只有千余人渡过大河,继续向南逃到慈州。
    堂隆重军民被打得一脸懵逼,根本都没反应过来,死伤数千人,还丢了对西夏最重要的防御要地。
    自此,以延安府,丹州,慈州,太原府为一线,向北的土地景国都失去控制。
    这大片土地,面积比京西路还要大!
    朝中喧哗不安,消息也不敢这么早就外放,因为怕影响北伐军心。
    景国,根本没来得及挣扎或者做什么,就瞬间被历史的车轮推入一个可怕泥潭之中。
    李星洲依旧在享受新婚生活,朝堂的纷争说实话他也束手无策。
    再者因为禁军如今四军,神武、岭捷、武烈、新军,虽然新军人数远少于其它三军,但也是独立一军,而且这次举国出征,因为新军人数太少,又是新组建,就留在京城拱卫京都。
    所以诸多大臣吵做一团时,他反而清闲下来,因为他不用去考虑出兵的种种麻烦事,倒不是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对人别人的军队指指点点是将领最为忌讳的,将为兵之魂,每个将领都希望下手军士只听自己号令。
    阿娇算是食髓知味,天天和他腻歪在一起,他想把诗语也拉进来,连阿娇都说好了,结果诗语打死不干。
    总之生活就是如此,不可能对你百依百顺。
    他这几天一边写着自己五步走的宏大计划书,并且开始筹划修路的路线。
    结合这些天朝中的局势,他将第一条要修的路规划为从京城到京西路的大路。
    然后他脑子里开始筹划起如何对付西夏,比起朝中大臣关心的北方,李星洲更加在乎西夏,因为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占据丝绸之路。
    西夏也是个商业国家,商人很多,连铁鹞子的冷锻甲和冷锻剑都能流入市场就可见一斑。
    而根据与王府做生意的各大商家反馈,香水、将军酿等奢侈品,也在西夏最有销路。
    这就是机会,李星洲亲自把他当初写下“兰花”的那张纸装裱起来,挂在自己屋里,不过因受阿娇启发,他终于想起后面的内容,如今“兰花”已经变成“兰花君子兰郁金香”。
    是的,这就是对付西夏的办法,一朵花能都毁掉一个国家吗?
    或许这个时代的人绝不可能想到,但李星洲却知道,这是可能的,靠花毁掉一个国家。
    当然,也不一定是花,他需要一个人才,还有能吸引人眼球的商品。
    而西夏不同于辽国,不同于金国,它地处河西走廊,把控丝绸之路,自己又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起强大国防力量,他只能与景国结盟,向辽国称臣,以此获得和平,成为商贸国家。
    也因为这点,李星洲就有办法更加简单的对付它。
    日子过得悠闲,阿娇像是青苹果,诗语则是红苹果,想吃什么口味就吃什么口味。
    不知不觉到了月底,各处的账目,人事变动等汇总上来,诗语也忙碌起来。
    王府有个规定,所有账目,人事变动等到月底的时候必须由诗语组织,然后各个管事一起查看,为此李星洲还让王府工匠专门做了一张圆形会议桌子,成为圆桌会议。
    用圆桌是有好处的,这其中涉及心理学上的知识,总之好处不是传统会议方式能比,就不一一赘述。
    总之这次李星洲也跑去听了,一切都枯燥无聊,但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诗语带头,严毢在一旁监督,起芳、固封、严昆、祝融、赵四都参加了,还有严孤,严申去新军后的新护院头领。
    但其实能看懂这些的只有诗语、严毢、严昆、起芳、赵四几个人,其他人出席只是遵守规定。
    李星洲在一边听着也是昏昏欲睡。
    直到最后诗语把结果给他看的时候,他也没怎么仔细看,随便翻看两页,然后问道:“这个方新是什么人?我怎么内听说过。”
    比之前更胖的严昆起来拱手道:“王爷,这方新是听雨楼新收的账房,十几天前我见他饿昏在听雨楼外街边,身无分文,衣裳单薄,都快冻死了也不乞讨,便觉得这人有骨气。
    就让人送给他吃的,结果下人跟他说了几句,觉得他谈吐不凡,深问之下居然还读过书,就把他请进屋里。
    结果发现那叫方新的男人不只是谈吐不凡,还写得一手好字,学过筹算之术,正好客人太多,账房忙不过来,就把他收留在店里,帮忙记记账。
    结果没过几天,店里账房自愧不如,说比不上方新万一,要让方新做账房,他搭手,我也就同意了。”
    李星洲一听顿时觉得新奇,居然还有数学这么好的人?
    心里也记下方新这个名字,有时间去看看,这反新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不过比起这些,李星洲更加在意的是赵四提交的一份申请,他想向王府申请更多资金,用于新炮弹的研发!
    李星洲差点被他惊呆了!
    赵四提出的计划,就是将炮弹内部加入火药,然后填装破片,发射之后爆炸,这t不就是开花弹吗。
    而且他提供的方案居然是用惯性引爆!这种设想直接比期初的开花炮弹领先一代,赵四这人虽然生活上木讷,但在发明创造方面,简直是天才。
    李星洲早就有研制开花炮弹的计划,但是他不能什么事都自己做,更重要的是激发王府工匠的创造力。
    而赵四提出的这个计划,令他十分欣慰和欣喜,当场就同意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