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七一九章 采石渡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自淮南前往江南,需要越过浩浩汤汤的长江。在
    帆船木浆时代,风急浪高的江面无疑凶险重重,长江自然而然被南方政权视作是天堑,亦当作是可以高枕无忧的天险。然
    而天险无绝对,依靠一条江想要挡住北岸气势汹汹的敌军无疑是痴人说梦,当年的南陈,昔年的南唐皆是如此。
    陈年旧事或许遥远,但最近不过数年前,金国兀术的大军便曾跨过长江,进犯江南,号称是搜山检海。
    让繁华富庶的江南之地成为一片焦土地狱,甚至是皇帝赵构也不得不逃奔海上,可谓是狼狈至极,大宋险些有灭国之祸。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过江很容易。
    想要顺利渡江需得有渡口,最为紧要的便是两处——瓜州与采石。此
    二处江面相对较窄,且水流相对平缓,最适宜渡江。当
    年太祖赵匡胤平定李重进之乱,便是在瓜州渡口的迎銮镇演练水军,从而震慑南唐,俯首称臣。
    至于后来灭南唐,宋军正是得了扮作僧侣的樊若冰进献的江流水文图,在采石附近搭建浮桥,大军这才得以顺利过江。
    两处渡口,便是江南的门户屏障,性命攸关。虞
    子期没有犹豫,直奔东南而去,夺取扬州,攻占瓜州渡口,便可以隔江与镇江韩世忠相呼应。
    至于奔向采石的宁向忠,他并没有多管,因为有人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
    在天长遭遇伏击,宁向忠好不容易才率领心腹亲军杀出重围,自是死伤惨重。不
    过采石渡口就在前方,那里是他们生的机会,总算是能够支持余下兵丁支持下去。
    宁向忠的追求自然不会那么简单,一个有能耐的将领绝对不会只想着逃命,而是时刻想着减少损失,甚至是反败为胜。
    当然了,宁向忠心里很清楚,反败为胜是没有可能了,但在撤退的过程中,必须要为接下来的战事做些准备。
    采石渡口何等重要他自然一清二楚,所以在撤退的过程中及时警训,驻防采石,也算是大败之后的一点欣慰与挽回。前
    往采石的路上,宁向忠第一时间向江宁府发出了求援,希望吕颐浩能够接应。
    经验丰富的吕相公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早早便等候在采石江边,兵卒们远远瞧见吕自大旗的时候,一个个都欢呼雀跃,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可
    是不知道为什么,宁向忠心中却莫名泛起些许嘀咕来,具体是哪里不对根本说不出来。只是多年沙场征战形成的下意识敏感,或者说危机意识。
    来不及细想,疲惫绝望到极点的兵卒哪里耐得住性子,已然急匆匆地向袍泽们扑了过去。江
    宁守军也很给面子,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可是等到两军接触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陡然消失,继而凶相毕露。杀
    !吕
    颐浩的命令下达,训练有素,战力强悍的江宁守军如狼似虎地冲了过去,袍泽变成了煞神。
    从楚州回来,在天长遭遇伏击的官军根本没有抵抗之礼,甚至没有反应过来便成了刀下亡魂。许
    多人至死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每一次休息和希望,迎来的都是绝望?长
    江渡口不应该是回家的路吗?为什么成了鬼门关呢?
    然而并没有人回答他们,随着一个个兵卒倒下,鲜血逐渐汇成一股细流,奔向远处,奔向了浩浩长江。
    兵卒不明白,宁向忠却是一清二楚。
    没有不寒而栗,而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绝望。
    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彻底被击碎了。
    也对,吕颐浩是什么人?岂能与临安那些道貌岸然之人同流合污?更
    重要的是高阳郡王是何许人也?岂会只是简简单单只懂得战场杀伐?撤掉了张浚和赵鼎,却动不得吕颐浩与韩世忠。
    结果呢?天
    知道秦相公是何等自信,认定吕颐浩不会有威胁的?事实无疑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难
    怪虞允文没有衔尾追来,原来吕颐浩早已在此张开了天罗地网,楚州西军和自己将会成为他投向洛阳的绝好投名状。
    唉!
    吕颐浩都投向了徐还,更不要提高阳王府关系亲密的韩世忠了,前次粮草船只在江中沉没自然也就是不是偶然了。
    吕颐浩、韩世忠,江南失去了两个顶梁柱,亦没了采石和瓜州两处渡口,江宁与镇江两道屏障亦即将失去。那
    么,临安还会远吗?自
    己着急赶回去又有什么意义呢?天
    下还有谁人能够阻挡西军南下的步伐呢?
    没有!
    宁向忠心里的声音斩钉截铁,那么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是那般可笑。
    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机会,已经被江宁军团团围住,成为一只绝望的困兽。
    明智的困兽不会再无谓抵抗的,宁向忠举起了佩剑,横在了颈上。
    剑刃滑过,血落魂消。
    宁向忠倒下了,他没有对不起谁,也没有辜负谁。
    心跳停止前的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好友田师中,也明白了他为什么选择**于东京。他
    们,终究是一样的人。
    ……宁
    向忠死了!吕
    颐浩看了一眼他的尸体,轻轻叹息一声,没有说什么。
    既然做出了决定,便没有别的选择,要怪只能怪宁向忠跟错了人。虽是骁勇忠义之辈,只可惜错跟了奸贼佞臣。
    徒呼奈何?
    吕颐浩让人将宁向忠的尸体运走安葬,然后快速命人打扫战场,驻守采石渡口。与
    此同时,也派人四处搜集船只,随时等候调遣,大军渡江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至
    于他自己,则是需要等候在此,等候高阳郡王徐还的到来。
    投名状已经完成,最好还是亲手递上去。唯
    有如此,方才有足够的诚意,好让徐还安心,将来才能真正的论功行赏。
    当然了,心底里,吕颐浩还有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念头,自己尽力而为,竭诚尽忠。对等的,徐还是不是也更加能够遵守承诺,言出必践呢?
    吕颐浩看着远处浩浩荡荡的长江,心底里发出了轻轻的疑问:
    他,会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