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页
实际上林泽也很舍不得,几年不见,他发现皇帝老师的白头发又多了很多,可见这几年操劳。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身处高位,重担责任,在新太子接手摊子之前,老皇帝还得继续支撑下去。
“青山县是个好地方,很适合养老……”
盛雍珃没有多说,微笑着摸摸林家三个孩子头发,又拍拍林泽的肩膀,留下一句话乘船而去。
林泽露出笑容,回头招呼人在自家房子旁边开始盖新楼。
——
从数年之前,到现在的数年之后,整个大稷国都处于热火朝天的发展状态。
有着炸药的震慑,周边国家虽有眼红,可却终究不敢乱动,只能采用怀柔政策交好,用资源物产前来交换大稷朝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盛皇到也慷慨,并不拒绝,但唯一的要求就是众国必须打开关口,与大稷通商贸易,同时签订50年不战的和平条约。
此要求正附和众国君王心意,大稷支持发展商人贸易的好处已呈现效果,所有人对商户的歧视开始慢慢改变。
而和平条约更是心坎上的合意,大稷炸药恐怖,众人都很怕大稷忽然开战侵略。
这俩个条件的达成最高兴就是各国百姓,商业贸易繁荣带来的好处就是富裕,停战和平带来的就是稳定的生活,百姓们的愿望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在无形间,天下百姓对大稷朝都有了一种说不出的向往和崇敬,以至于日后众国归稷的时候超乎人预料的顺利。
盛皇回京之后,竭尽全力的发展经济和改革朝廷规章制度。
这目地很明显,对方不过就是想在退位之前,交接一个国库强身繁荣的摊子给下任新皇。
而新太子也非常的争气,严谨的带着自己的团队主持西水北调工程,从动工开始之后,虽然小问题很多,但终究没有出现什么大纰漏。
整个工程的进度也比预期的要快,所有工程质量合格,一旦发现有半点偷工减料的主事,皆是拉到闹事当着百姓的面砍头敬猴,震慑所有管理者无人敢怠慢阴私,雷霆迅速,毫不拖泥带水。
这群年轻人所展现出来的办事能力超乎了所有人的认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得到了所有人的满意和称赞。
原本计划十年的工程,提前了两年完成。
西水北调施工第八年。
西北的百姓永远忘不掉那滚滚河水像长龙一般顺着巨型沟渠奔腾而去的画面。
北方的百姓也永远忘不掉沟渠盛满河水,干燥空气变得湿润的那一刻。
这条贯穿大稷西北两地的人造河道在后来的大稷历史中,被众人称之为‘林河’,意为纪念提出并且推动西水北调这项宏伟工程的创始人,林泽。
而在后世震惊世界的遗失之国考古发掘中,这条巨型河道更被荣幸的命名为‘第二黄河’。
在盛皇在位的四十多年执政生涯中,整个大稷朝的发展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进行。
皇帝废除藩王制度,收回政权,大力发展经济贸易,使国库前所未有的充足,有巨大资金基础来发展执行各种政策。
林泽进献的很多东西,包括他三个徒弟献上去足以改革时代和留下辉煌政绩的发明图纸皇帝在位时并未使用。
甚至青山县所施行的很多好政策,除了教育这块儿,其他均以观察借口只施行采取了少量的意见。
这并不是皇帝觉得不好不愿意采纳,而是压根就打着注意将这些功绩留给下一任新皇巩固帝位。
而盛皇在位做得最多的就是把控政权军权、发展经济和教育。
待到对方退位之时,有着雄厚的国库和人才资源支持,新皇登基不久,就马上大展手脚开始各种发展和改革。
首先仍旧是教育,然后是农耕,继续是经济,这是国家最大的三大命脉。
新皇登基虽还留着重用老臣,但关于改革办事方面却比较喜欢用年轻官员,其中最受重用的俨然是跟着新皇一起主持西水北调工程,奋斗了八年的郭大人、李大人和张大人。
这三位大人与新皇可以说是有着过命的革命友谊了,西水北调时不知道一起经历了多少困难。
而且三人是林泽的徒弟,林泽是老皇帝的弟子,他们算起来跟新皇还有同门友谊,这份可靠度远比朝廷其他臣子更为牢固。
三人也幸不辱命,在将教育、农耕、商贸三者打理主持顺当的同时,还帮新皇在极端的时间巩固了帝位,游走朝堂游刃有余。
之后伴随着君贤书院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毕业走出来,朝堂的人才更是济济,更加弥补了新皇发展国力中的或缺。
新皇的在位期间,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和大展手脚实现抱负,将原本就强盛的大稷朝发展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盛世。
而百姓们也在这种盛世中过得无比富足美好。
农耕工具的改革大大的减轻了种田的辛苦,各种关于农耕的政策和朝廷专业人员研究种植方法,更是大力提高了农业的产值,其他养殖业的发兴盛,也大大的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在外面的人看来,大稷就是个粮食丰足天灾都饿不死人向往国度。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更是大稷教育业的重大跳跃,人们不再为读书太贵而焦虑,因为朝廷每年都会给予很多补助,消费最大的书籍,因为活字印刷术价格也变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