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页
全国各地起点基本统一,自上而下画出的各种道路都摆在了面前,能不能做出政绩,各看本事。大多数换了主官的各个郡县里,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从教育到农业,从工坊到基础建设,眼看着一两年内甚至都不需要专门钻营政绩从何而来,只需要照做就是。
他们眼前是一片坦途,但对刚完成投诚不久的士族代表来说,新种子他们根本还不够格拿到,甚至也不敢想这种好事,他们只希望能快一点返回开始教导自家佃户完成春耕,火急火燎地催着自己所属郡县的人赶紧回去。
农业司的培训并不收费,而分到地方的新一轮佃户培训,更是无偿性质,唯一的要求就是成为齐国佃户,或是齐国自耕农,或者即将成为齐国佃户。
最后一个选项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齐国归化容易,但是在选择成为佃户后也得花时间来完成自己的耕种纳税任务,就出现了不少尴尬地卡在即将线上的人选。
至于庄园佃户,只能看看能不能碰到一个有能力意识到时代变化的好主家了。
在报纸刊发之前,离安阳城近的雍州下辖郡县,已经进入了准备阶段,报纸收集的则是这些地方的反馈消息总结。
一言概之,就是圆满成功。
薛瑜快速看过里面的一些陈述,关于羡慕,也关于期望,沉吟一下,转头吩咐陈关,“借用禁军人手,盯好了各地探子传讯的动向。”
根本产业的变化会让齐国的筹码增多,羡慕让归化和吸纳人口变得更容易,但毕竟时间尚短,薛瑜不惮于去恶意猜测三个邻国会为此采取什么行动。
许袤看着她完成处置,脸上浮现淡淡的赞许的笑意。
以力破巧,以强大引来依附,永远是王道之选。王道为赢,赢家通吃。
但这还不是结局,在做出的一切决定彻底结束前,什么都可能发生,必要的谨慎会铺平道路,襄王很好地将她自己的素质,糅合在了她的王道之路上。
薛瑜没注意身边人变化的神色,专注于报纸内容,看完正式版全部,也没发现需要避着她的事,往下翻,图文并茂起来的特别版,相当引人注目。
边关特别版相比正式内容更活泼生动些,第一版就放着薛瑜最看好的那幅《腊日军民同乐图》。
远景的城墙上是守城将士,下方集市是排成长队的豆粥大锅,里面明显混着一些穿了兵甲的人,正在忙这忙那帮忙,连舀粥的人都变成了两个,一个是军人,一个是扎着布巾的普通人。
画明显经过了二次创作,但并没有破坏原本的温暖感,反而变得更加切题。
旁边配文写的是当时看到的和问到的相关内容,军民互相感激和帮扶的故事被写得格外动人,有些小的、不起眼的经历薛瑜都不曾听到,但收集了消息的人和最终的撰稿者将它们完整地呈现了出来,完完全全写出了烟火人间的平凡又不平凡的感动。
往后翻,薛瑜一眼看到,那幅她巡边回来的路上让画师专门画的长城内外丰收图。本以为这就是苏禾远阻止她提前看报的原因,下一瞬,挪开的眼睛忽然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字。
……等等,她的名字怎么在报纸的作者署名栏上?
再一看,这版和下一版里用的文章,不是她写的原文,又是什么?!
薛瑜一时愕然,抬头看看苏禾远,又看看许袤,在两人堪称温柔的注视下,脸上有些发烫,又有些别扭。
巡边一场,她提出做边关特别版报纸,其实并不是想做主角。原本的计划里她只需要提供情况概述,让别的文采好的人,来完成文章,像其他文章一样在里面提到“听某某言”就足够了。
而多次修改后的文章,虽然通过了苏禾远的验收,但在薛瑜看来,水平也只是一般,交稿后就猜测大约是重新写过,或者润色完挂两个名字。但最终用上的稿件,连一个字都不曾修改。
看着自己的署名印在报纸上,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一瞬间薛瑜好像明白了之前苏禾远非逼着她改文章的原因,又好像明白了这两位师长想为她做的事。
“多谢苏师、许师。”
薛瑜合起报纸,起身郑重行礼。
“笃笃。”书房外有人敲门,位置偏低,薛玥的声音从门外飘来,“阿兄,我能进来吗?”
今天薛瑜还答应了送薛玥去国子监报道,小姑娘就在门外,手上印了她的名字的报纸,忽然成了烫手山芋。
薛瑜迅速藏起报纸,在许袤诧异的眼神中,迟钝地反应过来,这份特别版报纸,已经印刷了许多份,送往四面八方。
她写过的半文半白或者直接脱水版本的古文,都更偏向实用性,还能撑得起一句清新流畅,完全不必与正式的骈文下场比拼,但这次的文章却躲不过了。自己辞藻堆砌的文章可能之后还有许多次的熟人点评、攀关系的拍马屁,想想就令人尴尬到头皮发麻,简直是公开处刑。
所以,这件令她刚刚惊喜过的礼物本身,其实还是苏禾远拿出来的文学课强力劝学手段,对吧?
“阿兄?”
书房门被猛地打开,等了一会才等到开门的薛玥,十分善解人意,“阿兄在忙的话,我自己去也可以的。”
秉持着“只要我不尴尬,就只有别人尴尬”的理念,薛瑜牵起薛玥的手,头也不回地快速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