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1001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什么‘刑不上士大夫’的祖宗家法,在赵晓这儿根本行不通,敢干祸国殃民投敌卖国的事情,狗头铡铡狗头了解一下,诛三族阖家发卖流放三千里了解一下。
    宋仁宗过后宋英宗。
    ‘英’的评价,颜盈、赵晓都不喜欢,相对英宗还是深得母子俩的心。
    开疆扩土,重军事,重教育,大力发展国力民生,不说‘英’就连‘明’的评价都当得。
    “既然梓潼、皇儿都这样说,那包爱卿,不必再审问刺客了。秋日处斩,以儆效尤。”短暂沉默后,赵祯突然开口,直接确定了刺客的命运。
    对此,包拯没有说啥。只是话锋一转,准备说起开封府衙最近遇到的离奇案例。包拯的口才还是十分好的,虽说挺不苟言笑的,但讲案子的时候,还是说得挺绘声绘色的。
    至少颜盈、赵晓母子俩听得挺认真的。并且听到精彩处,赵晓还人小鬼大的跟包拯讨论起来。
    不得不说,赵晓的才思敏捷,让包拯都有点儿惊叹。而且因为自小长于民间,赵晓学得比较杂,反正不是传统儒学,颇有法家、兵家的特点。
    包拯惊叹,忍不住问赵晓师从何处。
    赵晓臭屁的回答:“这需要学?不是自然而然就懂的?”
    包拯:“???”
    颜盈抽了抽嘴巴,倒说了一句好话。“嗯,应该是言传身教。晓哥儿两岁多的时候,本宫带着他南下,基本上每两年就换一个地方。杭州、苏州、扬州等州都去过。最终想着晓哥儿年龄大了,这才带着晓哥儿来汴京。”
    说道这儿,颜盈看了一眼赵祯,突然轻笑起来。
    “或许冥冥之中有天意吧,臣妾和晓哥儿来到汴京,刚刚安顿下来不久,晓哥儿就在街上撞到了官家。臣妾这才得知失忆前的我,来历那么大。”
    第488章 宋:圣全皇后(18)
    听了颜盈的一席话,赵祯再次脑补,完成了自我攻略,很感伤的表示,以前的日子真的苦了颜盈。
    ——嗯,带着孩子的确挺苦的。
    这么想着,颜盈点头表示赞同,却又假惺惺、茶里茶气的表示自己不苦,就是想到自己因为‘寡妇’的身份受到针对,赵晓被嘲笑过没爹是个克父的。
    “……就是这样的原因,晓哥儿才会钻研奇门遁甲,才会算命看相。”颜盈温温柔柔,满是谅解式的母爱。“臣妾想着,学什么都成,只要能磨磨晓哥儿过于充沛的精力。所以也就将……师傅留下的书籍,全交给了晓哥儿。”
    “梓潼做得对。”赵祯又感动了,抓住颜盈的纤纤玉手,都忘了擦眼泪。
    颜盈:“……”露出茶里茶气,却不失礼貌的微笑。
    莫名觉得自己好饱的包拯默了默,转而专注和赵晓说话,从赵晓的口中得知了赵晓所学真的十分的杂。四书五经看过,但是不喜欢儒家那一套,就专精兵家、法家,特别擅长讲大道理,并且喜欢挖坑让别人跳。
    经过这一席谈话,包拯很好的了解了赵晓。回到开封府衙,和公孙策细细谈论一遍后,认为大宋有这样未来的帝王,是大宋之福。说不得真会像赵晓牛逼哄哄立下的誓言一样,灭西夏辽国,回到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
    抱着这样的念头,接下来包拯并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出言劝阻赵祯不要过早的立太子,反而以赵晓虚岁十,民间说法早已经立住,不会再夭折为由,提议尽早册封太子。
    赵祯本就想尽早册封赵晓为太子入主东宫,包拯的举动真的落到他的心坎里,当即就命钦天监的官员算就近的吉日,并让礼部官员现在就开始筹备册封事宜。
    颜盈原本就追封为皇后,不用另行册封,只接过凤印,领了掖庭司补发近十年的俸禄,并一一见过赵祯目前的后宫,颜盈就开始走马上任,以正儿八经皇后的身份开始处理宫务。
    其实大宋皇帝的后宫嫔妃,基本上都是大家出生,只有少数是通过民间采买方式进的宫。而且基本上进宫的年龄都比较小,六岁到八岁,进宫后交由内侍宫娥照顾,接受宫廷教育。
    像感情充沛,很有文青气质的赵祯,他的后宫嫔妃,除了郭锦绣、张英秀、曹氏以外。
    曹氏是百官塞给赵祯的,而郭锦绣、张英秀则是通过大选进宫,分别为后为妃,历史上宠爱的妃嫔都是六岁到九岁的年龄,作为嫔妃后备役进宫,接受宫廷教育。
    像俞德妃、苗贵妃、张贵妃等等,都是……
    按理来说,都是接受宫廷教育长大,比民间采选充盈后宫的秀女识字懂道理,赵祯的后宫不至于太过混乱才对。可偏偏,就很混乱。
    颜盈上位,只几天就了解到了为什么会混乱。
    有赵祯耳根子软,只管享受不懂调和的关系;更有曹氏从中挑拨离间,好火中取栗的原因。
    哦,还有个赵宗实。
    赵宗实,北宋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出生,三岁时,赵祯顶不住宗正施加的压力抱进宫,从此养在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成为皇后的曹氏膝下。
    如今已是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末,很快就要来到景祐五年、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也就是说,赵宗实现在已经六岁了。按照后世的说法,还是个孩子。
    可是吧,在三岁就要启蒙的古代,特别是深宫大院,是没有孩子的说法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