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395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是】
    一阵耀眼的白光闪过,安桥再睁眼已经到了自己家的楼道里!
    第151章 我在柬埔寨开学堂(1) 这一年祖国飞……
    在初三暑假即将结束的前一周, 安桥收到了邮局送来的海外包裹。
    发货地址是英国,发件人是之前演讲大赛的主办方。
    之前演讲比赛的纪录片上线发行了,主办方特意给每一位参与拍摄的学生离开了纪念版CD。
    在包裹的最下面安桥发现了一封信, 来自导演多耳夫。
    信里还附了另外一张光盘, 是关于在新年之际, 发生在英国剑桥, 一个破落小巷子里两位中国老人的故事。
    故事穿越百年时光, 最终回到了那场承载着14万中国劳工艰苦岁月的日子里。
    拿到这张cd的当晚, 安桥把自己关在卧室, 把这张无比沉重又意义非凡, 满载着历史硝烟的光盘插进了电脑里反复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段被时光掩埋的历史真相终于得到了世界的重视。
    14万中国劳工在一战中做出的重要贡献终于被世界人民看到。
    那一年那个14岁的小男孩离开家乡。
    那一年无数个为了生计不得已流离海外的中国青年们,在一战战场的硝烟里失去了生命。
    近百年过去了,没有人记得他们曾经的勇敢,没有人记得他们对一战做出的贡献。
    那些在一战中失去了生命的中国华工, 除了还在苦苦寻找着他们踪迹的家人,已经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存在。
    而百年后的今天, 这段历史终于重见天日, 被世界认可。
    这份迟来的认可, 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在纪录片的结尾, 引用了那天演讲时,虎金源和钟梓辛那段铿锵有力的质问——
    “一战中牺牲的军犬都有纪念碑, 但那些披荆斩棘,为一战献出生命的中国劳工,却连被历史记住的机会都没有, 连被正视的机会都没有。
    为什么本该荣归故里的英雄,却在这里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为什么利物浦空地上竖起的一战纪念碑千千万万座,可属于中国劳工的, 却找不到一座?
    为什么讲述一战战争的感人故事那么多课,仅仅连让历史正视中国劳工存在都做不到?”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了某一天的午后,满头白发牙齿掉光的老太太躺在破烂巷口的躺椅上,腿上抱着一猫咪。
    拄着拐棍的老头站在他的旁边,目光凝望着远方,透过镜头,似乎是在思念着什么人。
    他落在拐棍上的那只手,黢黑残破,狰狞可怕。
    多耳夫将纪录片命名为了《被掩埋在历史中的无名英雄》,与当初安桥他们最后一场演讲稿同名。
    他在信中告诉安桥,这支纪录片于上个月在欧洲部分国家上线发行,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评分高达9.8。
    现在,利物浦的空地上,在无数一战英雄纪念碑中,也终于立起了属于中国劳工的那座!
    8月的最后一天,安桥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小镇去市里开始高中生涯。
    很久不联系的钟梓辛,给她发了条消息。
    是1张图片,图片里他站在那年冬天他们一起去过的裁缝铺。
    他的身边站了一大家子人。
    老太太和小老头的精神好像好了很多,笑的格外开心。
    在小老头的身侧,是安桥曾在那10分钟的短暂穿越里见过的小老太太。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从来没有分离过一般。
    钟梓辛告诉安桥,他考上了剑桥大学,虎金源也正在申请,明年便会实现他和老太太的约定回到剑桥。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上了高中的安桥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了起来。
    与初中相比,高中是一个质的飞跃,理科变得更难,学习压力变得更大。
    路幺幺也考上这所学校,两人幸运的分在了同一班同一宿舍。
    柳非凡和杜沥,则进进了市里吊车尾的14中。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央视拍摄的以祝虹老师生平为主题的电影终于杀青了,上线后得到了无数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9分。
    电影的最后,一行醒目的大字写着:永远感谢祝红老师为推进弘扬中国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这一年阿中说全网平台累计粉丝突破了10亿大关,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主流媒体平台。
    李霖鹿夫妻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文化传播中心,掀起了一阵中国文化全球热。
    小泽雅子进入北大后申请成为了一名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大学生推广大使,每天为了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忙的快乐又充实。
    还有在俄罗斯的老王,据说他接手万莪戈夫拳馆改教中国功夫后,每天来报名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由他弘扬起来的中国武术在俄罗斯还获得了多个奖项。
    如今老王已经在莫斯科开了数10家中国拳馆分馆。听说TT和科雷尔也在不久前加入了他们,成了老王无数外国学生中的一员。
    ……
    这一年,中国迅速发展——
    神舟9号带着三位宇航员飞入太空,与天宫1号成功交接。
    蛟龙号7千米下沉达到7062米,创下了中国载人深潜器的新纪录。
    第十四、十五、十六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