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正好这个时候,寻人同学的朋友终于看完最后一眼,舍得抬起头来分出一丝精力给隔壁。
她说:“NoNoNo,不是革命。这本书讲的是华夏女主改变命运,成为歌剧之巅的故事,不过我关心的剧情是女主身边的男友们…天啊,无论是导演还是作曲家,都好优秀好有魅力。”
班长扶扶眼镜,说:“我更欣赏女主搞事业的态度,最后决定去百老汇的章节太刺激了。”
…华夏人女主、法国、歌剧、男友们…这几个新颖标签冲击少女们的心防。
就连一开始毫不关心的同学,也产生好奇:“天啊,真的会有华夏人在国外成名吗?”
几个没看过《巴黎梦》的同学也站起来,围在先看完的同学身边,合起来看同一本书。
原本她们只是想随便瞄几眼,却被不同寻常的开头,还有曲折险胜的剧情所吸引。
无论是女主初入法兰西时乘坐的地铁,还是英格兰酒店和笛卡地大街的区别,这种剧情新鲜又符合国人口味的文字,无一不在诱惑着大家。
“天啊,好想试试看瞬间转移半座城市的感觉。”
“英格兰酒店多贵啊,会有中央国宾馆贵吗?”
“天啊,如果是我独身进入法国,可能活不过十天…”
…
女孩们就像看现代电视剧一样,叽叽喳喳讨论起来,再加上女主是华夏人,初入法兰西的剧情设定,让读者下意识地将自己代入进去。
——代入感,就是小说成功的关键点。
这也是为什么黎觉予的小说,在上海比在东京、巴黎两地,更快吸引到国内同龄女孩。而小说中蕴含的女性能力,则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她们。
班长扶扶眼镜,心满意足地说:“我能感觉到,作者真有歌剧界闯荡的经历,所以剧情才会如此真实扣人心弦,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从剧情中汲取到不少信心。”
“下节课开始,我要好好学习,打败那些洋女孩!”
除了这些豪情壮志的宣言外,还有专注于剧情的读者:“可惜为什么没有百老汇后续了,难道梦系列还差一本《纽约梦》吗?”
“是啊,怎么少了一本。”
…
黎昭走进来的时候,就听到大家在聊什么法兰西,什么歌剧的事情。
她也是西式班的学生,不过因为是插班生,再加上黎家财富不够深厚,所以一直没交到什么要好的朋友。听到这些话后,她想起自己的法兰西的经历,说:“在法兰西真的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华夏女高音。”
“真的?!”所有人应声回头,面带惊讶。
黎昭被这一双双精光闪到了,疑惑地重复:“对的啊…怎么了?”
“那个女高音是怎么样的,是像书本那样出色吗,替补转正一夜爆红…?”
其实黎昭哪知道玛丽怎么红的,她法语不太好也没看过《巴黎梦》,面对同学们的关注,只能含糊地说:“哪有那么夸张,就是歌剧界普通的名气罢了,你们说的小说都是虚构的。”
“唉,也是。”
大伙也是听到黎昭的话,差点以为女主是真人,现在回想这种认知的确离谱。
怎么会有人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又不是在写日记。
还有同学想问法兰西的相关,没想到黎昭居然没坐过地铁,也没住过英格兰酒店,住的是非常普通的小旅馆…顿时失望脸色难掩,。
如果不是礼貌家教撑着,恐怕直接一哄而散了。
意识到气氛不对的黎昭,只能怒力将话题讲得更新颖点、生动点:“我到法兰西的时候,还被歌剧听众们误当成华夏女高音玛丽了,法国大使还给我献花,夸我长得漂亮。”
“我说我不是玛丽,他们还不信,夸我长的好看。”
…谁想听黎昭吹牛皮,反正这些人精大小姐们都不想听。她们只关心,原来法兰西真的有一位华夏女高音,深受当地人民喜欢,频频登上报纸报刊。
可惜黎昭说来说去,总能扯回自己身上。
说她在大街上被追,被要签名拥抱…仿佛这个名气是她自己的一样。
大家都很无奈,直到黎昭提出一个新的建议,她们才总算来精神:“从法兰西回来后,我对歌剧产生极大兴趣,所以回上海后打算在上海卡尔登戏院,筹划一出中文版茶花女。”
这个有意思!
同学们纷纷来了精神。
像歌剧这种新鲜洋玩意,就很吸引年轻学生的兴趣,更何况她们新晋偶像——《巴黎梦》的女主也是唱歌剧的,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新标杆。
“我也要参加!”
“我听说三楼音乐教室的法国老师学过歌剧,可以找她帮忙。”
大家兴致勃勃,某些家境一般的小姐却有担忧:“卡尔登不便宜啊,是黎家全权负责吗?”
“…”黎昭笑容不变:“当然啊亲爱的,怎么说我也是黎公馆的大小姐…”
黎昭话刚落下,班长忽然惊呼出声:“天啊,黎家大小姐回来了。”
大小姐,大小姐不就站在教室中央,被同学团团围住吗?回来了是什么意思。
所有人包括黎昭本人,都朝声源处,也就是班长的方向望去。原来是班长看完《巴黎梦》,见课件还有时间,顺势拿起在书摊一并买来的报纸,默默翻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