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贾瑜看他背后有他五分之二高的筐,再看看远处运送点及矿坑默默测量距离。
“那一斤粮食也不够一家食用啊!”一家至少要两三口人吧?
“阿娘也能赚上些,勉强够糊口了。”说完肚子咕噜响了,小山紧攥着手中的点心眼神艰难地移开。
“为什么不吃掉?”
“想拿回家给弟弟妹妹尝尝,他们没吃过这样精致的东西呢!”
贾瑜:……
穷人孩子早当家,贾瑜也过过苦日子,并不意外他的懂事,而是惊讶这矿上竟连女人都有。
但想想男人都不在家,女人可不得当男人使唤了。
“你们这里服兵役是去哪里服知道么?”
小山先是摇头,后又点头。
“?”
贾瑜疑惑地看向他,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
小山四下瞧了瞧:
“听我们临村偷跑回来的一个人说,他们就在缅州,但不是在当兵,而是在挖地道!”
贾瑜惊讶不已:
“挖地道?”
小山认真地点头:
“听说是这样的,不过那人后来被官府捉到了,说他是战场上的逃兵,直接砍头了。”
“都不要偷懒,麻利点!”监工看到小山还在说话,在那头喊了句。
小山忙道:
“监工在催了,贵人还有话问么?”
“哦,没了,多谢小山!”又从褡裢中拿出一个包子递给他,方才带着苍老板和狄朗起身离开。
离得远了,脸憋得通红的狄朗方才出了口气:
“原来这缅州的百姓日子过得竟是这般贫苦!全家做苦力,一日所得也不过勉强饿不死,竟连云州闹灾地区都不如。”
想当初那周家庄闹妖,连续十年颗粒无收,村民们尚有山中之物可充饥,无需过于劳累,心里也有个盼头,只要灾情过去便能收获粮食过上好日子。
而缅州这里呢?
村民们无田可种,重劳力的男人又不在家,老的老,弱的弱,只能去矿上讨生活,日复一日,可不是没有盼头。
贾瑜沉着脸点点头:
“是啊,这就是富裕的缅州百姓所过的日子。”
说话间骑马刚好经过一个村落,大家便进去打算讨碗水喝。
“这村子里的房子可真是够……简陋的!”
都是用石头简单地搭起来外面抹了层薄泥,看起来安全指数不太高的样子。
“你应当是看惯了茅草屋和砖瓦房才这么觉得,这应该是当地特色建筑。”
贾瑜一边打量道。
“舅舅说的有道理!”
“老丈,我们过路的商人,天气炎热,带的水喝完了可否进来讨碗水喝?”恰好透过矮墙看到一个老人家在院子里劈材,贾瑜忙过去。
那老人家眼神有些不大好,弓着腰看了半晌方道:
“乡下人没那么多讲究,客人不嫌弃便进来吧!”
老人家拿出三个竹根掏出的杯子,洗了几遍,从井里给贾瑜几人打上一桶清凉的井水。
贾瑜下意识地看了那口井,又看了眼这个院子。
喝了水解了渴,狄朗开始同老人家说话,没办法,苍老板一副世外之人的行事,只事关贾瑜方才主动说话,否则别想他理这些俗事,打探消息便只能落在他这个俗人身上了。
“老丈今年多大年纪了?”
“小老儿今年六十有五了。”
“哦?这么大年纪还劈得动柴,老丈身子骨不错啊!”
“唉!哪里是小老儿身子骨硬实,是实在没办法了,家中只有个十二岁的孙子和儿媳妇,他们白日里要去矿上挣粮食,家里可不就得我这个不中用的来做。”
“那您儿子呢?”贾瑜只当是不知道兵役的事。
“服兵役去了,他倒是赶上好时节了,给我们家留了个后,这些年多少人家都已经没了男人,绝后了,只希望和吴国的战争快点结束,不然再过三年我那孙子到了年纪也要去服兵役,那我们家也悬了!”老人家哀叹。
贾瑜不解:
“朝廷不是有规定,十抽三,十个壮丁三个兵役名额,这样说来你们村子应该有不少壮丁才是啊?”
“客人说的都是老兵制了,打十几年前就改了,不是按村或者氏族来算,而是按户,每户必需出一壮丁,后来兵士还是不足,便变成了十五岁以上都需要服兵役!”
“嘶~”
“十五岁以上都要服兵役实施几年了?”
“我想想,这话说起来也得有七八年还是十来年了。”
“那去参军的壮丁都上了战场么?”
“这谁能知道啊?反正这十几年了,服了兵役的便没有一人回来过,谁也不知道情形如何。”
看了看天色,贾瑜起身:
“时间不早了,多谢老丈款待!”
“嗐,几碗井水,用不着这般客气。”
回去的路上狄朗不解道:
“十几年前镇守缅州的是西宁郡王,擅自增兵,这可是形同谋反,便是缅州离皇都较远,这么些年来皇上及当年的上皇当真没听到一丝风声?”
贾瑜看着天边的晚霞轻声道:
“做皇帝,有时耳目灵通,有时确实如同聋子、瞎子一般,既然当年的西宁郡王敢且能瞒上这许多年,那就证明缅州一直被他抓在手上,或者上下一心,或者明哲保身,无人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