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是啊,那时候五一也从军校毕业了,不晓得能回来不?”
孙梅英瞅着全家福。
一家五口,孩子们都长大了。
她五十岁,大旺四十七,做姥姥、姥爷好像早了一点。这是搁在城里,若是搁在农村,娃娃们早就满地跑了。
第162章 .印记(正文wan)……
*
冬子在驻地,小苗跟前没人。
为了照顾小苗,孙梅英来到了京城。
小苗怀孕五个月了,负担重了起来。可工作一点不耽误,照样风风火火。早晚还要锻炼,围着楼转几圈,说这样才有劲儿。
孙梅英担着心,千叮咛万嘱咐的。
“小苗,走路慢一点……”
“娘,我知道……”田小苗故作轻松。
怀孕很辛苦,做啥都得小心翼翼的。外出工作全免了,整天呆在办公室里,看电文、听广播,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是外文版的。赶着写报告,她口述,有同志书写。
回到家,往沙发上一歪。
可即便是这样,坐得时间长了腰疼,站得时间长了腿疼,躺着也有压迫感,没有自在的时候。脚也肿了,就像两个发面团,鞋子都穿不进去了。
田小苗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不再无拘无束,有责任,有牵挂,还有期盼。
柳冬生也越发勤快了。
赶着星期六回来,抢着买菜、做饭、洗衣服。
孙梅英舍不得,赶紧拦着。
“冬子,快放下!”
“娘,没事儿……”
柳冬生嘿嘿笑着,干得更卖力了。
因为离得远,一个星期才回来一趟,不做家务哪行啊?厨艺也锻炼出来了,一口气能炒好几个菜,色香味俱全。
田小苗啥都不用干,只管吃。
当然,也忘不了夸几句。
“冬子,这个炒得好,都赶上咱爸了……”
“是嘛?”
柳冬生咧着嘴,这是得了父亲的真传?
要知道,父亲的手艺顶呱呱的,在大院里可有名了。
吃了饭,收拾了碗筷。
柳冬生闲不住,就给小苗捏捏肩膀、捶捶腿。田小苗哼哼唧唧地享受着,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这是个力气活儿,捏一会儿手就酸了。
孙梅英心疼冬子,就说:“小苗,让冬子歇会儿……”
“娘,我不累……”
柳冬生顾不上休息。小苗负担这么重,捶捶腿、捏捏肩膀,算得了什么?
看到小两口感情这么好,孙梅英笑得合不拢嘴。
要是冬子跟小苗一个单位就好了,在这楼里上班,天天在一起。可惜,只是想想,哪那么容易实现?
柳冬生也有这个想法。
等到外界局势缓和了,从西山搬回来的可能性很大。他跟小苗透了一点,小苗咧着嘴,开心得不得了。
*
京城这边其乐融融,田大旺可就辛苦了。
梅英一走,他和三子轮流做饭,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想梅英了,就写信,还不敢催促,只是问好儿。收到梅英的回信,要看上好几遍。
日子过得没滋没味儿,田大旺实在忍不住了,就跟三子念叨几句。
“三子,你娘在家天天叨叨,烦得不得了,现在耳根子清静了,反倒不习惯了……”
“爸,要不您去京城瞧瞧?”三子故意说道。
“那哪行啊?那不是耽误工作嘛……”
田大旺摆摆手。
可嘴上这么说,心里着实想得慌。这些年,跟梅英从未分开那么久,即便去干校参加劳动,也不过一个星期。现在倒好,得好几个月见不着面吧?
梅英去了京城,柳进原自然晓得。
他邮寄了好些吃的,还托人捎过去一张小床。是松木的,打磨得光滑锃亮,拼接起来就能用。他想着大旺在家没意思,就打电话请大旺过来坐坐。
田大旺也不客气,坐着公交车就来了。
柳进原烧了几个菜,摆了一桌子。柳进军也过来作陪,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可就是有一样,不喝酒,这是老规矩,不论啥时候都不能破戒,包括喜酒在内。
田大旺很有毅力,坚持了二十多年。
他从未因为喝酒耽误过工作,也没在这上面栽过跟头。梅英有时候故意逗他,说:“大旺,小苗不在家,就喝几口吧……”田大旺摇摇头,他是写过保证书的,一诺千金。
到了八月,五一从军校毕业了。
他分到了西南某航空研究所,搞飞行动力设计。这是国防科工委下属的院所,保密级别很高,处于封闭状态。离家也很远,一年恐怕回不了一趟家。
三子瞅着地图,夸张地说:“哥,你咋跑那么远啊?”
“还行,通火车了,两天就到了……”
二十二岁的田朝阳,也就是五一,腼腆地笑着。
他给三子做出了榜样,就像小苗起到的带头作用一样。
田大旺很自豪,拍着五一的肩膀。
“五一,好好工作,不用担心家里……”
“爸,我想去看看妈和姐姐……”
“好,爸陪你一起去……”
田大旺也想去瞧瞧。他做梦都想着梅英,只是没好意思说。
“爸,我也要去……”三子一听,也来劲了。
“你不上班了?”
田大旺把眼一瞪。心说,一来一回,车票得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