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连长没说,我也没问,违反纪律呀。”孟宪笑笑答。
众人颇有些失望地散开了,但没过多久,又聊开了。
“我觉得有戏,你看昨天来了不少领导呢!小李去迎接的,小李知道。”
“对对对,据说还有从总部机关请来的顾问,专门过来考察呢!”
“总部还来人啦?”
“对呀,我亲眼见着了,一个中校军官,挺年轻的,特别有质感一男的。据说直接从燕城总部过来的。”
中校、燕城、有质感。孟宪在一旁听着,听到这三个词,几乎立刻就知道她们说的是周幼棠了。不由一个恍惚,又想起昨晚。他那样看着她是想对她说什么吗?要知道一年零四个月过去了,那还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天光渐亮,有阳光缓缓照进来。孟宪抬头感受着微弱的光照,不由又想起了最后一次她跟周幼棠能够好好说话的场景。那时是她最喜欢的季节,阳光要比今天炽烈多了。她还记得自己是如何站在那样的阳光下,微笑目送他离开。那时的她是满怀希望的,尽管已经麻烦缠身,但她仍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殊不知那已是属于他们两人最后的温存,在那之后,情况急转直下,一切都脱了轨……
tips:为方便理解文中所处年代,新版加入了时间,故事开始在1992年夏。
正当梨花开满天涯(86)
吃过早饭,简单的休息过后,上午的训练正式开始了。
话务班的训练依旧是孟宪组织的。本来应该是由各班的班长负责的,但话务班班长杨红清现在正在外地参加全军级别的通信兵科技练兵专业竞赛,这是本团近几年来唯一一次够格派出人员参加这次比赛,从上到下都很看重,尤其是杨红清本人,走之前特意交代了孟宪,一定要看好家。为了不辜负杨红清的期待,为了团里的荣誉,身为副班长的孟宪自然责无旁贷,各项工作都要承担起来。
正当各个班的训练都有条不紊展开的时候,一行人从不远处的招待所向操场上漫步而来,为首的是701团团长老葛和检查团领导赵大校。
“老葛啊,不来不知道,你们团的士气挺猛的嘛。瞧瞧这一个个的。”赵大校笑笑,指着那一个个光着膀子做抗寒训练的兵们,说道。
“那是,不能上面不要求,咱们就放松自己。平时即战时,这一点我们时刻牢记在心。”老葛也颇为得意地说道,多年心血终于被人看在眼里,纵使再务实的人,也免不了有些兴奋。
“好,平时即战时,说的好。”赵大校感慨一番,问身旁的年轻人,“小周,你看怎么样?”
小周—周幼棠,在赵大校和葛团长的双重注视下,微微一笑,道:“士气不错,装备差一些。”
这话说的挺实诚,葛团长笑笑,无奈地一摊手:“咱就这条件,只能有多大的锅吃多大碗的饭,饿不死就行!”
“行啦,你个老小子别借题发挥了,我们这不是来给你解决问题来了么?”赵大校瞪他一眼,目光转向操场另一头,“那群女兵是干什么的?”
葛团长看一眼:“是我们团通信女兵在训练。”
赵大校眯眼看了看,“那个领头的挺眼熟,昨天是不是见过?”他回过头,问正好站在他身旁的周幼棠。
周幼棠注视着不远处那个纤长的身影,说:“是见过。”
孟宪打首长们出现在操场的那一刹那就留意到了,尽量装作没看见,依旧在组织着自己的训练。然而随着首长们越走越近,连连长李少梅也跟着过来,她就没法装傻了。
“孟班长,过来!”
孟宪只得集合队伍让她们立正,然后小跑到那一行人面前,立正,敬礼。
“报告首长,通信连二排话务班正在进行收放线训练,请您指示!”这声音不够粗犷,但自有一股柔韧在其中,让人无法小觑。
赵大校点点头,对葛团长说:“你们这儿的女兵也不错,昨晚来的路上看到这个小孟班长带着人爬线杆排障,原来是话务班的?”视线转向孟宪,“小孟班长,你们是话务女兵,专管接电话的,怎么还干起了爬线杆和收放线的活儿。”
孟宪自见到周幼棠那一刻起,整个人就不太自在。刻意地避开他的视线,听到赵大校的问话,她说:“报告首长,我们连长常说,话务员既要守好三尺机台,上了战场也要有独当一面的本事,不能离了‘拐棍’就不能活,要多练两手,时刻准备着。”
这话说的很漂亮,偏偏配上孟宪那张脸,让人又觉得挺真诚。几乎是即刻就有人笑了:“你这个女兵会说话,来部队几年了?”
“报告首长,我是第三年兵。”
“三年,也不短了。”赵大校看着她,还要说什么,忽听葛团长说。
“赵处长,你不知道,我们这个女兵,是燕城人,从燕城军区文工团调过来的,算是文艺兵半路出家!”
老葛的意思是想炫耀一番,半路出家的女文艺兵到了701团也能干出一番成绩。检查团的人听了也有几分意外。
“燕城人……”他徐徐望向周幼棠,“是你老乡啊小周!”
自孟宪过来,周幼棠就一句话没说,只在一旁听着。此刻听赵大校这么说,他看向孟宪的双眼,微微眯了下。
“经赵处长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周幼棠微微一笑,“我跟小孟班长,还挺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