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谢亦桐思索着。
严天世要在繁市有“大动作”,并且,与北门世家最后的族人北门剑平私下来往。方惜年曾经打听过他的动向,疯魔一般念叨着“北门世家”、“北门世家”,然后不远万里来繁市买凶.杀人。王某强坚信北门世家在繁市二中操场下藏着什么东西。
北门世家。
这个几乎已被人遗忘了的、神秘的古老家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虽然互联网上查不到,但,如果他们果真如陈老师所言在这一地带荣华过两千年,地方县志里一定会有详细记载。
第二十五章
周二。十字路口的绿灯亮了。
公交车继续行驶,繁市清晨的街景在窗外缓缓向后流去。冒着白气的早餐摊、牵着自家老人小心过马路的中年人、背着书包你追我赶的小学生……这是一个生活化气息很浓的城市。
公交车缓缓上了一座桥,桥底下的小河结了薄薄的一层冰。
谢亦桐坐在窗边,把手机在膝盖上一下一下地转。
她刚与本地公安在线上沟通了一次,希望对方能提供北门世家族人的户籍信息,尤其是北门剑平和北门安念。年底刚过,公安也很忙,但承诺会在今天之内把资料发过来。
她望着车窗外桥底下的河流。它是一条名为月亮河的大河的一条小支流。月亮河发源于繁市两百里外的一座高山,因从源头出来不久,在这一带尚还只是一条潺潺细水。但若是再往东走几个省,它便渐渐成为一条浩浩大河。
公交车缓缓停了下来,广播声响起。
“各位乘客您好,繁市图书馆站,已经到了。下车的乘客请从后门下车。下一站,桃园亭站。”
谢亦桐把手机揣进兜里,独自一人在这一站下了车。天气很晴朗,这地方有点偏,附近没什么人。一幢颇为厚重的古建筑伫立在不远处。古雅庄严,看上去很有历史。但年深月久,整个儿的都有些发暗。
朱红色的古门顶上挂着一块与老建筑有些格格不入的现代式新招牌。
繁市图书馆。
一进门,冬日晴朗的阳光被挡在墙外,楼中氛围全然不同,仿佛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古式的大厅很高很宽阔,正中是一座巨大的圣人像,四周梁上垂下的一盏盏照明灯是有些发黄的旧式灯,光色微醺,投影在陈旧的木墙木地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静谧与陈旧感。
又很安静。
今天是工作日,寻常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图书馆里几乎没什么人,大厅里只有个工作人员模样的年轻女孩在登记台后面昏昏欲睡。
谢亦桐走过去,从背包里拿出一张事先备好的假名假姓的A大历史系研究生学生证和一份货真价实的A大知名教授开的介绍信。她自我介绍,说自己在做地方史研究,想要查阅一些繁市本地的旧县志。
工作人员女孩很热情,确认学生证和介绍信都没什么问题,让她在登记簿上写了学生证上的名字贾某某,便立马起身带她到三楼古代文献室去。女孩说,繁市保存下来的本地旧文献大多收藏在那里,老古董似的,平时一年到头也不会有一个访客。
到了楼梯上,女孩脚下一滑,差点摔了一跤,余惊未定,抱怨这座建筑实在是太旧了,又没什么人管,年久失修。
女孩说,“所以我们图书馆明年就要搬走了,新大楼,特干净特敞亮,到了那边肯定心情都不一样。唉,成天在这地方待着,我觉得我都要抑郁了。”
脚下的木阶吱呀作响。
谢亦桐打量着置身其中的这幢晦暗古楼。
它很古了。
高大肃穆,寂静森然。一面面墙、一间间屋子,巧妙地互相掩映,仿佛层层叠叠,幽远无尽,给人一种永远也走不完的错觉。墙顶、梁柱、地板上仍处处可以见到繁复细丽的纹刻,有流云,有人像,有瑞兽,显不是随意而为,内里必有含义,只是有些磨损了,也再没人看得出了。
这座楼曾有辉煌的过去。
但现在,一切都光辉不再了,只带着一层薄薄的灰。楼阁在微黄的灯光里留下重重叠叠的阴影,仿佛久远的历史一点点堆积了起来,千百年的重量全压在里面,人在其间,根本喘不过气来。
难怪工作人员觉得抑郁。
谢亦桐若有所感。“这座楼以前是做什么的?”
前面的工作人员女孩很小心地在楼梯上走,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脚下,以免又摔一跤。回答时便有些不太走心。“好像以前是哪个大家族的藏书馆吧,民国的时候破产了,楼就卖出去了。不过这楼据说风水不太好,谁住这儿谁倒霉,后来就改建成图书馆了。”
女孩挺无所谓地耸耸肩,“不过,如你所见,我们也要搬走了。”
“那个家族是不是姓北门?”
“好像是。反正挺少见的一个复姓。”
三楼到了。
这地方黑漆漆的,有一股灰尘味。
女孩皱着眉头,用手在鼻子前面扇了扇,开了灯,又开了一扇门。门后有一种阴寒气。没访客的房间没空调。
女孩说,“就在这里了。贾同学,你要找的地方史资料,要是这间屋子里没有,别的地方也就没有了。”
谢亦桐道,“谢谢。”
“那我就先下去了。哎,这楼本来就让人心情抑郁,三楼更是这样,”女孩说,“对了,你进去以后,这个房间里的监控摄像头会自动打开。不是不信任你喔,只不过这里面东西都是独一份,我们馆还是很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