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二奶奶果然跟着石黛和阿爸下山了。
阿爸骑的摩托,石黛坐在中间,二奶奶拿着个竹篮,里面装了好多野菜。有香椿芽、蕨菜、香黄花。很明显,她下山不止看医生,是去卖菜的。
二奶奶身体结实且宽厚,是那种骨架很大的人。她一屁股坐上来,中间的石黛明显感觉被挤了一下,紧紧的贴着阿爸后背。
山下的乡卫生医院没有狂犬疫苗,阿爸带着石黛和二奶奶去了县城。
石黛已经很久没去县城了,上一次去县城还是半年前。当时有个亲戚结婚,在县城办酒席,阿妈带着石黛去的。她只记得县城人很多,都是水泥房子,还有好多好多东西卖。
县城果然和记忆中的一样,非常热闹。
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苗族、瑶族、侗族、布依族混居。但数量最大的是苗族。哪怕是县城,也能十步看到一个苗族。而苗族,有的接近县城,条件好一些,有些像石黛的芦寨,埋在大山深处,条件相对差了许多。
到了县城,二奶奶说她不去医院了,舍不得钱看病。然后又说要去卖菜,等阿爸回家的时候叫她。
二奶奶是个贪小便宜的人,今天下山无非是想搭个顺风车,不用另外掏车费和。阿爸阿妈都知道这一点,从来不跟她计较。
石黛去打针,长长的针头从屁股上扎下去,像被蚂蚁咬了一口。
“一共打五针。”医生交代:“狂犬疫苗一共五针,一周一针。”
也就是说,下周还可以进城?耶!
打完针,石黛觉得屁股有点酸胀,不过不碍事,比起进城的欣喜算得了什么。医生看到石黛不哭不闹,笑着对阿爸说到:“你这小孩不错,打针都不哭的。”
从医院出来,阿爸带着石黛去逛街。
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石黛看到路边有人在卖灯笼,一时之间竟然挪不动腿了。那灯笼是真的好看,像一个小房子,是放电池的,一打开就亮灯,还会转。阿爸见了,问石黛:“想玩这个吗?”
石黛想玩,可是又担心买不起。于是摇了摇头。
但是阿爸还是问了买灯笼的人:“多少钱一个?”
卖家指着灯笼:“这个八块,这个十块。”
阿爸:“拿这个十块的。”
石黛却怯怯的说:“拿八块的吧。”
石黛担心买十块的家里会破产。
阿爸最后还是拿了十块的,石黛提着灯笼高高兴兴的继续走。城里就是不一样,一条街的人比寨子的人还多,走到窄处时人挤人。阿爸牵着石黛的手,说:“你看县城这么大,不能乱跑知道吗?会走丢的。”
石黛点点头。
阿爸又说:“要是走丢了就在原地等着,发现你不在我们会回来的。乱走我们就找不到你了。”
石黛又点点头,她明白了,走丢了就在原地等着。
阿爸又带石黛去买了个小书包,是小兔子书包,毛茸茸的,还有两个耳朵。后来,阿爸又带着石黛去吃了米粉,还给阿妈买了两斤小蛋糕。逛了一圈之后,他们去菜市场找二奶奶。
菜市场人很多,比大街上更乱,原本以为在这人群里寻找二奶奶有些困难,却不曾想到轻而易举。
因为二奶奶正在跟人吵架,声如洪钟。
“杀千刀砍脑壳的!”二奶奶会骂的汉话就这么几句:“生个孩子没屁眼。”
阿爸拉着石黛往声来处走去,这才看到二奶奶拉着一个男人的衣角,一边骂一边跺脚。阿爸过去问了问,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二奶奶的菜,四毛钱一捆,一捆有一斤。这男人买了三捆,却只给一块钱,少两毛。二奶奶不会算术,男人说三四一十,她就信了。等男人走了几步之后,旁边一起卖菜的人才告诉她:“三四十二,不是一十。他还少你两毛钱哩。”
二奶奶立马冲上去,抓住了这个男人。
男人不服气,不想给这两毛钱,各种狡辩。二奶奶便拿出看家本领,破口大骂。
在芦寨,二奶奶骂遍寨子无敌手,没有一个人能战胜她的。可是在这县城,不会说汉话的她似乎明显吃亏了许多。哪怕解释,也有人听不懂她的苗话,只觉得她声音洪亮拽着别人的衣服,宛如泼妇。
那男人继续狡辩:“是你自己说便宜我两毛的。”
二奶奶气得直跺脚。
阿爸走过去,对那个男人说:“为两毛钱挨骂,你说你值得吗?”
男人继续耍赖:“两毛钱不是钱啊?”
阿爸:“你也知道两毛钱是钱,你还骗?”
男人:“我哪里骗了?”
“那要不然报警吧。”阿爸又说:“你看她的样子会不要这两毛钱吗?等警察来了,还不是叫你给钱?”
就算警察来了,二奶奶也会坚决要回这两毛钱。届时警察也只能讲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两毛钱给了就完事了。况且其他卖菜人还能作证,毕竟是她们提醒二奶奶算术错了。
这么一说,那男人的气焰灭了几分。
“拿这两毛钱你又不能发财。”阿爸又说。
那男人想了想,终于从兜里掏了两毛钱出来。
二奶奶拿了钱,也就放他走了。回家的路上,二奶奶对阿爸说:“还是有文化好。”
苗寨的许多人,从小没有接受过教育,像二奶奶这样不识字、不会算数,也不会说汉话的大有人在。他们生长在苗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种田种地生活,靠山林山野为生。直到现在,有学校了,大家都会送子女去上学,只盼着有朝一日子女能走出大山,拥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