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以后我们既是师生也是朋友……”
这句经典,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说过。
“以后这里就是我们学习办公的地方,座位先按照现在这样坐着,后面我再调整……”
“国子监那边我会以詹事府的名义发函,让司业大人保留你们的学籍,昨天我说不希望看到你们中途而废,但也会给你们留一条后路,在我这里学不下去的,可以回国子监继续读你们的四书五经……”
这时,九位学生一起拱手,齐声道:“老师放心,学生绝不负老师信任,势必追随老师左右,荣辱与共!”
文靖安:“……”
整齐得像是排练过似的,但其实确实是这些学生的肺腑之言,他们这些人对“老师”的概念和文靖安在前世认知的不同,这里的老师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师生关系,在他们眼里,他们对文靖安的态度应该是“侍奉”和“追随”;相对的,文靖安除了教学之外也会回馈他们“前程”和“提拔”,这是一种联结,他们对文靖安这位老师敬若神明,他们充当信徒。
文靖安一时半会没法打破他们心里的这种认知,便顺着他们这份心意说道:“接下来我先给你们讲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堂课!”
说罢,他让个子最高的卢玉邻和杨玄素到他身边来,将京城周边的山河走势图摊开,用钉子定在展示板上,随后欧他就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说,把昨天和严素光谈论的事项,比如工业区选址、寻找磷矿石等等跟这些学生说了一遍,然后加上“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粮食增产是第一任务”、“新事业、新思想齐头并进”这些大方略,详细说明,逐条解释,让这些学生明确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要做什么,又该怎么做。
听罢文靖安所言,这些学瞬间得到一种醍醐灌顶、洗澡除尘的畅快感,他们想通了许多疑惑,比如文靖安办报纸宣传新思想是为了配合“齐头并进”那条方略,先办化肥厂和农药厂是为了“粮食增产”那条方略,而这两条方略的实施又是为了“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大方略的最终实现!
至于文靖安为什么要收他们做学生,周洵、林宁宴为什么出使西海,又为什么要派那二十一个国子监生到西海留学,所有这些计划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的目的。
文靖安问他们:“我怎么说,你们可以理解吧?”
众学生齐声回道:“学生理解!”
文靖安:“好,这些内容你们回去慢慢消化。你们现在跟我去吃饭,吃完饭继续到户部和我找矿石,下午再回到这里,我再给你们上化学、数学基础课,昨天我说的那个元素周期表你们背得怎么样了?”
众学生面面相觑,昨天听得太入迷,又没有准备纸笔,没有人能背下来,文靖安察言观色,心知此理,说道:“后面我编些资料发给你们,你们就当课本用,要把课本上的内容都背熟、记熟,以后就靠你们把这些新知识传播出去,明白了吗?”
众学生齐声道:“学生明白!”
文靖安:“那行了,跟我走吧。”
第一天正式“开门收徒”请吃饭,他不能太寒碜,让两个小待诏在聚仙楼订了两桌上好的酒菜,饭桌上他也不啰嗦,直言道:“我平时不喜欢饮酒,白日办差更不会喝酒,今天是和你们确认师生关系的第一天,我就以茶代酒跟你们喝一杯。”
众学生齐声说道:“应该是我们敬老师才对。”
文靖安一摆手,正色道:“你们还不了解我,我这里不讲那么多虚礼,我只要求你们两件事,第一,踏踏实实学艺,在技术上不能有丝毫马虎和侥幸心理;第二,做人要有最起码的正义是非观,我不要你们做什么完美无瑕的圣人君子,但你们心里至少要有一条底线,这底线你们自己去定,你们自己去找,你们自己守住,只要不违背这两点,我就认你们是我的学生。”
众学生一脸肃然,又齐声回道:“老师教诲,学生谨记。”
文靖安以茶代酒和他们喝了一杯,喝完向他们打手势,说道:“坐吧,坐吧。”
说完坐下,刚要动筷便发觉不对劲,他这桌的几个学生一动不动,正襟危坐,文靖安蹙眉问道:“都愣着干嘛?”
他左右两边叫做卢玉邻和杨玄素的相视一眼,然后由卢玉邻小心翼翼从袖子里取出一个信封,从桌子底下递给文靖安,颇有种暗通款曲的味道,文靖安一头雾水,打开信封瞧了眼,好家伙!里边是一叠大大小小的银票,具体数目是多少他没法算清,但确切看到了一张一千两面额的银票,这下完全明白了,这是卢玉邻等人孝敬他的“拜师礼”。
文靖安哭笑不得,他早知道这些国子监出来的学生家里非富即贵,但他远远低估了这些学生经济实力,一出手就是上千两的银票,他想了想,将信封摆到桌面上,说道:“你们看这样好不好?这笔钱我们拿来办一个私塾,不够的话从报纸那边的收入补足,我们这个私塾不教四书五经,只教学生认字以及‘数学’、‘化学’、‘物理’这些新课程,我和你们一起来当老师,然后专门从京城周边的农家子弟里边挑选学生,不收学费,你们以为如何?”
卢玉邻和杨玄素等人听罢呆了半晌,这世上还真有文靖安这种老师?真就视钱财如粪土,把全部心血放在教书育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