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永元元年冬,新帝登基,尊生母林氏为仁懿皇太后,入住寿安宫;太子妃顾氏为皇后,居坤宁宫 ;大皇子二皇子封平王、安王,赐京中府邸封地;六皇子封宁王,赐京中府邸,封地未定;余下皇子公主年纪尚小,将养宫中。
除贤太妃自请为先帝守皇陵,其余太妃皆得到安置。
新帝梁悯年二十,是谢昭华的亲表兄。
梁悯还是太子时,娶顾丞相嫡女顾婉为太子妃,顾婉贤良淑德,堪称典范。
不知是真贤淑还是为做样子,顾婉孕期为太子备了份贵女名册,美名其曰替太子纳侧妃。
太子府的下人现在依然记得,一向温润的太子知道后,面带愠色的冲进太子妃屋里,不知太子妃用了什么法子劝说,一个时辰后,太子满面春风的走了出来。
最后,太子纳了镇北大将军和兵部尚书之女沈岚、董玉芸为侧妃。
太子一纳侧妃,京都无人不赞顾婉高明:娶了镇北大将军和兵部尚书的女儿,等于握了大齐一半的兵权。
天启四十七年春,顾婉诞下嫡子梁珏,一时地位稳固。
梁悯登基后,顾婉顺理成章的正位中宫。
沈岚和董玉芸则各自封妃,看似平起平坐,实则是兵权的相互制衡。
*
琪树琼林春色静,瑶台银阙夜光寒;炉香缥缈高玄殿,宫烛荧煌太乙坛。
永元元年冬,腊月初二。
昨儿又下了场雪。
朱墙映雪,瑶花凝簪;亭台楼阁 ,城垣青瓦,无一不沾了飞雪。
谢昭华和母亲林如芝穿过长长的游廊,往太后的寿安宫走去。
途径御花园,谢昭华瞧见傲雪而绽的红梅,一时思绪万千。
谢昭华最喜欢赏雪,尤其是和梁悯一道。
她还记得,她穿着那身织锦如意海棠纹的朱红斗篷,小手紧紧牵住梁悯,二人瞒着粉雕玉琢的小平昌,偷偷溜去御花园折红梅。
七公主平昌是惠贵太妃的女儿,惠贵太妃寻了太后做庇护,是太后一派,平昌是七公主的封号。
那回,平昌可怜巴巴的向太后姨母告状,梁悯被罚罚抄十遍的《伐秦论》,而她却被罚了替梁悯研磨。
红袖添香,太后的心思昭然若揭。
那年梁悯十五,谢昭华十岁,是她入宫伴读的第二年。
梁悯生得疏朗俊逸,待人谦和有礼,如春风和煦,龙章凤姿,才德兼备。
先帝在时常赞:
“吾儿乃天生的帝王!”
谢昭华最喜欢梁悯那双眼睛,好似藏了天上的星星一般,淌出水一般的温柔多情。
谢昭华虽不过十岁,模样已慢慢长开,明眸皓齿,柳眉细腰,如秋水惊鸿,不难看出日后会出落成大美人。
谢昭华自小温柔乖巧善解人意,见了谁都甜甜一笑,模样十分讨喜。
不知是太后授意还是太子也动了情,梁悯对入宫伴读的谢昭华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谢持昀和谢持景是太子的伴读,而谢昭华只是平昌公主的伴读。
梁悯不和谢持昀他们混作一处,反而天天来寻谢昭华。
梁悯每日给谢昭华带精巧的糕点,搜罗各种琳琅满目珠钗杂玩;他会握着谢昭华的小手临摹自己的字画,天色晴好的时候会抛下平昌,带谢昭华出宫,教她骑马放风筝。
……
谢昭华父亲谢杭是太子太傅,母亲是定远候嫡次女,太后的嫡亲妹妹。
凭谢昭华的家世,太子妃的位置,她坐得。
太后姨母也属意谢昭华。
谢昭华嫁到东宫,定远候林家的地位只会蒸蒸日上。
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宫人都说她是未来的太子妃,就连梁悯也曾当面问她:
“等昭华过了十四,孤去谢府提亲好不好?”
谢昭华当时羞得不行,捂着脸不愿回答,梁悯则不依不饶拦在她身前:
“昭华若不答应,孤就不让你走。”
谢昭华记得,她当时轻声回了一句:
“那,昭华等太子哥哥来娶我。”
她在梁悯得逞的笑声中羞红了脸,提着花裙跑去找平昌了。
太后钟意谢昭华,梁悯自己也欢喜,以为他的太子妃只会是谢昭华,故梁悯不避男女之嫌,没少牵表妹的手。
梁悯说要娶她的那一年,梁悯十七,她十二。
也正是那一年,梁悯娶了大方贤德的顾相嫡女顾婉做太子妃。
怀春梦碎,心灰意冷。
她负气去了灵昭寺,不慎染了风寒,在灵昭寺躺了三天三夜。
许是心有愧疚,自那以后,梁悯除了宫宴,甚少在她面前出现。
女儿家闺誉事大,梁悯成亲后,太后下令不许宫里提太子和谢昭华的旧事,是以无人敢嚼她的舌根。
……
“华儿,想什么这么出神?”
谢昭华的思绪被母亲拉回来,回了神:
“母亲,我只是想,昨儿雪下得大,雪后难行,太后怎会今日召母亲入宫?”
林如芝捂着手里的犀纹暖炉,笑道:
“无关其他,太后约摸是想见华儿了,你太后姨母一直想要个女儿,生了陛下后亏了身子,难再生养,这才把你当亲女儿看待。太后在宫中大约也无趣,这不就想起我们华儿了。”
谢昭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