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第5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当下合了心意,信手向场中弹出一粒金瓜子。
    凤座在茵墀之上,舞女立于氍毹毯铺就的堂下,那一点金光疾去,舞女点足旋身一转,未开锋的剑脊轻洗,长公主的赏赉便稳稳停在剑尖之上。
    舞剑娘子朗声道:“多谢殿下赏赐。”
    宣明珠眯起了凤眸,赞了一声“好”,道:“再赏。”
    说罢喝尽杯底的酒,散了歌舞,起身往扇屏后头去了。
    前脚才回到后殿,下人趋步来禀:“殿下,方才那舞剑的聂娘子得了厚赏,感恩殿下垂爱,想要亲自来叩谢殿下。”
    宣明珠唇角轻勾。
    “原是姓聂。”前朝故事,可不也有位精通剑道的聂隐娘么。长公主耷下眼皮,弹了弹镶翡翠珠的镂金护甲,“莫非也是位深藏不露的侠女不成?叫她来。”
    下人退去传信,迎宵皱眉按住腰带下的软剑,“殿下。”
    “我瞧出来了。”
    宣明珠稳当地坐在玫瑰椅中,手把圈椅扶手,眉间小痣荧荧生华:
    “她最后接金子那一下,露了真功夫,这是她故意留的破绽。松苔雪堂不必露面,你也无须过于紧张。”
    倘若真要刺她,那位聂娘子不必刻意露拙。至于这位是谁指派来的,目的何在,见一见,便知了。
    姓聂的女子很快便至,身上仍是方才那套男子青衫,剑已不在,见到长公主便叉手而跪。
    “家主命小人向殿下问好。”
    荧煌灯烛下,宣明珠目光轻睨,“你主子是谁?”
    聂氏女颔首道:“家主想问一问长公主殿下,可还记得那年在翠微宫,打掉魏国夫人耳上珠坠的事?”
    闻听此言,宣明珠脑海惺然一响。
    她怎会忘记,当年皇室中有个老皇叔,荒唐地怀疑她不是女儿身,而是父皇着紧培养的接班人,所以才会那样受宠,于是想了个蹩脚主意,在一次宫宴上,让儿媳魏国夫人故意将酒洒在她身上,再随她同入后殿,想借机验明正身。
    她平素矜贵惯了,莽地被人上手摸身,当然气恼,管她什么夫人,一巴掌甩在那妇人脸上,带下对方的一只耳坠子。
    事情是当日赴宴的人皆知的,可打掉耳坠的细情,非当事之人不能知晓。
    楚光王。
    那个曾怀疑过她性别的人,是她的堂伯父楚光王宣戬。
    这时聂氏女接着道:“殿下若是想起了,家主有句话:‘长公主本该是大长公主,堂侄儿也不妨做个亲侄儿。’”
    “呵。”宣明珠笑出一声,义甲下的指尖轻颤了一下。
    这句云遮雾罩的话旁人听不懂,她却是门儿清的。
    当今天子未及冠,未立后,更无子,便给了宗室某些野心家钻空子的机会——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本想钓条大鱼,竟钓出了一条老蛟。
    指尖颤抖,不是吓的,是兴奋的。
    楚光王这一支向来低调,除了魏国夫人当年闹出的那桩事,这些年基本属于蛰隐状态。
    宣戬的长孙,那个比她还年长十岁的所谓堂侄儿,宣含弼,她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印象。此时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宣明珠才猛然想起,宣含弼娶的,正是门下省江阁老的女儿。
    好,好,处处低调,处处处心积虑。先帝无旁子,当今也无子,如果宣长赐废,便要从宗室中选择继任之主,那将是一场难以想象的明暗博弈与腥风血雨。
    宣含弼自然不是承祧的第一顺位人,然而他背靠楚光王与江阁老两大后台,未尝没有登顶的机会。
    所以楚光王想要拉拢她,因为人人皆知宣明珠与当今天子不合,就连“大长公主”的位分,也一直延压不晋,只留“昭乐长公主”的封号。
    在司天台一事中,皇帝还曾表露过将这个封号也褫去的心思。
    所以有那句,“长公主本该是大长公主”。
    楚光王的弦外之音是,如果她肯相助,到时候新帝登基,会将她当做亲生姑母来奉养。
    所以有那句,“堂侄儿也可做个亲侄儿。”
    哦,如果真能成事,那个当年被她赏了一巴掌的堂嫂,魏国夫人,可就荣登大晋朝的太后宝座了。
    宣明珠压住狂跳的心绪,从容端起茶盏,不轻不淡地睃了聂氏一眼:
    “贵主人好算计呀,由头到尾,本宫没从你嘴里听到一句明明白白点名道姓的话,这是要本宫靠着心照不宣去猜了?倘若,此事生变呢,你主子便会矢口否认——这便是他的诚意?”
    聂氏女道,“主子说,事关于身家性命,不得不处处谨慎,长公主定能体谅。”
    瓷盏在髹漆小几上一撂,金震玉响,上首声音转冷,“本宫又怎知,你不是别有用心之人派来信口雌黄的!”
    聂女闻言,蓦然抬臂。
    迎宵在她动作的瞬间挡身在长公主面前,却没想到聂氏抬手扯开了自己的衣领。
    只见在她细瘦的肩头上,有一款鲜红的方印。
    细看,那印上有“永固维城”的字样,正是穆帝封楚光王时,颁赐给这个皇儿的。再细看,便会发现那肉皮上的红色不是朱砂,而是用锥针一针一针挑出来的。
    “不错……”宣明珠片刻失神的功夫,忽一股刺鼻的酸味袭来,聂氏迅雷不及掩耳地抬手覆住肩头一抹,竟不知手心里藏了什么,肩上的红印与手掌皮肤瞬间腐烂一片。
    饶是宣明珠也忍不住长身而起。
    她骇然瞪视那张眉头都没皱一下的石像般的面庞。
    老狐狸,的确是个老狐狸!先以信物保证她确认了他的身份,将话传到,再将这唯一的把柄也毁去。
    纵然她有心揭发,也无法证明楚光王的人来找过她。
    因这唯一的证人——宣明珠冷冷俯视聂氏女,“本宫往日听说,死士的口中时刻藏着毒药,当真的么?”
    聂氏放下血肉模糊的手,惨然一笑,“主人的话已传到。小人微不足道,不配做殿下的筹码,殿下若想留下小人,只会得到一具尸体。”说罢便要咬牙。
    这一回迎宵及时钳住了她的下巴。宣明珠竖眉轻喝:
    “罢了!人人一条命,谁也不必急着找死。放,本宫必然不能放你,本宫亦不费那功夫翘你的嘴。你身怀妙绝剑道,必也是下过苦功夫,世上无人惜你,你自己便不觉得有丁点的可惜?没准儿,哪日本宫起兴,还想再瞧瞧呢。迎宵,将人带下去看管起来。”
    聂氏闻言目色微动,迟疑须臾,松下抗拒的力道,任凭被押而去。
    忽听长公主又道:“等等。”
    宣明珠借着方才一晃而过的灯影,皱眉走到聂氏身前,伸指拨开她散泄的衣领。
    只见在那方灼毁的皮肉下方,有一个半月牙形状的伤疤,正靠近心脏的位置。
    十分眼熟。
    连位置也相近。
    “这是,如何受的伤?”宣明珠神色清沉。
    聂氏有些惊讶地望着长公主,纵使方才她传递那些足以掉脑袋的信息时,也没见长公主神色变化半分,不知何以对她这小小旧伤来了兴趣。
    这问题无关大局,聂氏哑着嗓音,简略道:“几年前为主人办事,被对手的苗疆刀所伤。”
    “苗刀?苗刀……”
    前一刻还纹丝不乱的宣明珠喃喃两声,好像遇到了一件不可解之事,好看的蛾眉深深蹙起。
    “这种伤口除了苗刀,还可能被其它刀刃造成吗,比如……
    “裁信刀?”
    聂氏女越听越为奇怪,她今夜,本来抱有为主子尽忠必死的决心,那使尽毕生技巧与力道的剑舞,是她获得接近长公主的唯一机会,也是对这人世最后的一场话别。
    却怎么也没想到,长公主非但不要她的命,还一岔三千里地闲谈起兵器与伤口来。
    满腔求死之意,在这一刻,忽然便消弥。
    “中原九洲之内,除苗疆刀,别无其它刀器能形成此伤口。”聂氏说着,莫名笑了一下,“裁纸刀,文房摆设,便是尽数没进身体,也及不上这一刀的伤口深。”
    *
    聂氏被带了下去。
    宣明珠迟迟转过身,推开落地的直棂窗,夜风拂起女子的鬓发与衣袂。
    她对着行宫对面的远山静默。
    待迎宵回来,宣明珠已撇开伤疤之事不去寻思,侧头问:“珩儿和宝鸦那边?”
    “殿下放心,公子与小姐处安排的侍卫一向最周密,那里并无异样。”
    “那便好。”宣明珠凤眸深处浮动着幽邃的光影,“料想他也不是来与我结仇的。楚光王,楚光王,原来是这老贼,当年四哥举反旗,先帝便怀疑背后有宗室之人支持,只是四哥抵死不认,一直也没能揪出那个人的尾巴。如今……”
    演了三年的戏,如今那只老狐狸是终于相信,她与皇帝当真的不合了。
    迎宵的心血自方才便凉了半腔,如此天大的事,关乎江山半壁,得快快传回宫里才是。
    宣明珠却说不,“他这是投石问路,咱们不能打草惊蛇。若这边一收到消息,后脚便传回洛阳,不是一切都露馅儿了吗。”
    迎宵肃容道,“殿下放心,属下等定不会留下痕迹!”
    “我的人,我自信得过。”宣明珠捉过一缕发,在指端翻来覆去地缠绕,如同在捋那隐藏在乱麻中的线头。
    “问题是京城那头,皇宫暗处,会不会有楚光王的耳目。”
    昔日他在暗,自家在明,如今他图穷匕现,却将后路扫得干净,依旧如同在暗处,冷眼观察着她的选择。
    宣明珠心里又骂一声“老狐狸”,这个时候,便体现出身边有个可信任的客卿是多么重要。
    她虽带着几人,奈何考验时日尚短,这件事上她不敢轻信任何人,皱眉沉思半晌,道:“你先给梅……”
    未说完,自己又摇头,“不,让我再想想。”
    *
    在这无月的夜晚,不眠之人岂止一个。
    上京,楚光王府。一个身着绛色团纹福禄锦袍的银发老人,拄着南山龙头拐将孙儿领到他的书房,颤微微取出一个黄绸包裹的匣子。
    匣中有一方印,上刻阳文“永固维城”,乃昔年先父所赐。
    “一众封王的兄弟中,只有我册礼时得了玉印,虽为私印,却令我大受鼓舞。”
    楚光王宣戬捧着那方印,陷入对往昔的回忆,“父皇不该给我这样大的希望啊……他老人家既暗示我与太子分势驰衡,便不该在最后又收回这份特权,令我空欢喜一场,一无所得,一无所得……”
    “祖父,”宣含弼扶着他,忧虑道,“与长公主联合这一着棋,会否太过冒险了?”
    “冒险?欲成大业何事是不冒险的!”楚光王目光矍铄,不再是人前慈祥软和的模样。
    “弼儿放心,昭乐是祖父看着长起来的,她骨子里那份儿傲性,祖父看得真真儿的,她不可能受屈于宣长赐那个毛孩子之下。”
    先前他还有些拿捏不准,凭着几番大浪淘沙安然活到今的直觉,怀疑长公主与小皇帝联手弄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