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宋澜要租下的铺面面积近两千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其实他原先的打算是把整个商城三楼都租下的,但见到了三楼金店那个姓夏的女人后,他改变了主意。
深深地看了一眼三楼唯一一家亮着灯的店铺,宋澜微微垂下眼帘,掩盖了隐藏在其中的一切心事。
看来,事情比他预想的还要有趣。
第79章 [VIP]
租下铺面以后,宋澜马不停蹄地联系了装修公司,并提供了由肖丹亲手绘制的图纸。
每一家影子书店分店都有不同的风格,这一回的锦城店,宋澜打算搞成西式复古风的——
红砖墙面自带文艺效果,原先的米白色瓷砖地面没有动,而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美式波斯地毯,深褐色的实木书架看上去给人一种厚重、庄严的感觉,阅读区的桌椅也采用了统一风格。
为了让这种欧式风格更加明显一点,书店进门处还砌了一个假壁炉,炉前摆放了几张布艺沙发供人休息,壁炉边则设置了两排小书架,上头摆满了看起来逼格很高的外文硬皮书。
这里日后成了这家书店最热门的“景点”之一,但凡来此的新客人都会坐在沙发上凹造型拍照——或是姐俩的“炉边谈话”,或是文艺男青年捧着一本也不知什么语写成也不知到底能不能看得懂的外文书看得“津津有味”,总之,排着队在沙发前等着拍照的人成了这家书店独特的风景。
除了任何一个书店都会有的书架、桌椅等必需品,店内还设置了不少类似壁炉这样适合拍照的小惊喜:比如挂在墙上的豪华欧式挂钟,每到整点就会有机械小鸟从里头探出脑袋“唱歌”,受到不少小朋友的欢迎。又比如将每一个区域隔离开的圆拱门,挂在头顶的水晶蜡烛灯,摆着复古打字机的装饰橱,随处可见挂在墙上的西式油画……
因为这回店铺的空间比较大,除了许多书店都有的儿童阅读区、咖啡厅、外文书籍区外,宋澜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不太常见的唱片区。
如今用唱片听音乐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不少曾经辉煌过的实体唱片店慢慢从市场上消失。偌大的一座城市,想要买到一张心仪的唱片,还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唱片业的没落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普遍用智能手机听歌的今天,有几个人还会选择用“麻烦”的唱片?除了极少数的唱片发烧友还坚持着这一项在当前年轻人眼中已属于“老古董”的方式,大部分人还是习惯打开手机里各种音乐盒APP搜索最新最流行的歌曲。
就算有愿意买唱片来听或是收藏的,不少人也会选择网购,而不是前往实体唱片店一张一张地试听、选择。
可以说,和实体书店相比,实体唱片店如今的境况更凄惨:至少实体书店因为良好的人文环境,如今重新开始受到大众的追捧,而实体唱片店则没有抓住时机迅速转型,导致慢慢被市场抛弃。就算在锦城这样的一线大城市,依然还在营业的唱片店剩下不到三十家,而且规模都不大,生意也不见得有多好——这还是在黑胶唱片又复兴的情况下。
宋澜在书店内设置唱片区,可以算是“情怀”作怪。他还在人世的那些年,算是唱片行业最后的辉煌时期。在国外读书的时候,他时常在空暇时刻到二手市场去“淘宝”,回到一个人独居的小屋,就放着音乐学习或是静想。也多亏这些唱片的陪伴,一个人生活的那些年,他也就这样过来了。
当时还是学生的宋澜想过,等他功成名就以后,一定要开一家唱片店,不需要多大规模,也不卖多昂贵的唱片,就卖一些便宜的甚至是二手的唱片就好。至于顾客群体,那应该就是像他一样的穷学生了。
只可惜,宋澜直到死亡的那一刻也没能“功成名就”,更别说实现自己这个愿望了。如今有了机会,他的一颗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开不了唱片店,那么在书店内设置一个唱片区过过瘾总行了吧?
唱片区规模不算太大,占地不到三十平方,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试听曲一个是唱片展示区,给该区域取名为“留声岁月”,还在门口设置一个带着大喇叭的复古留声机作为招牌。
至于里头售卖的商品,和目前常规的唱片店一样,除了常见的CD光盘外,宋澜打算进一些当下在文青中很受欢迎的黑胶唱片,同时还吩咐手下的鬼差们留意着二手市场方面的消息,看看有没有人出售收藏的唱片——
一些老唱片收藏家过世以后,儿女们会处理长辈留下来的东西,其中一些不识货的不明白那些唱片的价值,用低价草草卖出,有的甚至还论斤卖给收废品的,一些很珍贵的唱片就此被毁,实在可惜。光是耳闻,宋澜就听说了不少这样的情况,便抱着捡漏的心思,看看能不能真淘到宝贝。
宋澜的运气不错,还真让他发现了一批宝贝。消息是从碧山市醉月那里传来的,她又是间接从书法协会中一个会员那里得知:说是这位会员一个老朋友过世了,留下了大几千张的唱片,他的儿子对此毫无兴趣,又嫌太占地方,打算直接就当废品处理了。就在这个儿子打算处理这批货的当口,会员刚好来家里做客得知了这一情况,想到醉月之前在书法协会微信群里交代的话,连忙拦下了主人家,又给醉月打了电话。
醉月不敢拖延,一边给宋澜打电话汇报这一情况,一边马不停蹄前往对方家里看货,并拍下照片传给来不及赶回来的宋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