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页
榆树村里很多人家都有一两样拿手的吃食。
就连良夫郎,都在自家门口摆了个小摊儿,专门卖煮好的汤圆儿,自家的陶碗,一勺子四个汤圆儿,都是杏子那么大的个儿,里头裹着猪油、白糖、炒熟的黑芝麻馅儿,数量少但是分量足,价格是五个铜板。
刘三儿也没去看灯,而是在家照顾生意,这一晚他们两口子没少赚,这才是初十啊,还有五六天呢。
每天赚这么多,他们俩干劲十足。
笑哥儿没吃他们家的汤圆儿,但是回到了家里头之后,杏花嫂子顺手煮了两大锅汤圆儿,一种是白糯米的,一种是黑糯米的。
白糯米的是跟刘三儿家的一样,大小啊,馅料都不差。
黑糯米的是桂花酱馅料掺了炒熟的白芝麻粒儿。
两个汤圆的馅料都不错,笑哥儿吃了八个之多。
第二天花灯更多了,做小吃的人家却没有变,有很多人都在挨家挨户的吃,特别有意思。
铁青就带着笑哥儿,挨家挨户的吃。
老张家的炸油饼,老李家的油炸糕。
两口子在村里算是难得清闲的人,再说乡下人过节,图的就是个热闹,不像城里头,那么多讲究。
热热闹闹的过了个正月,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啃了猪头,吃了猪头焖子,就算是过完了这个年。
过了二月二,家里就要准备种地了。
清理地里头的茬子,修理农具,以及准备好良种。
而铁青呢,找了老丈母娘来家里陪着笑哥儿,自己去县城。
“你去县城干啥?”笑哥儿现在月份大了,鞋子都不自己穿了,铁青几乎是每天都顾着他一个。
“去给孩子找两个奶口回来。”铁青道:“你这不是要生了吗?我趁早挑了好的回来,先养两个月,奶水养好了,正好你也生了。”
外头的人,吃的终究是不如自己家的好。
他们家的伙食,别说在村子里了,就是在整个县,那都是数一数二的。
奶娘来了家里头,可以养两个月,奶水会更好一些,铁青也想好了,多请几个奶娘,她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时候,奶娘们就暂时住在西跨院里头,平时喂孩子,等他的孩子出生之后,奶娘们的孩子也差不多到了断奶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把奶娘们的孩子送回去,这样的话,他的孩子就能吃奶了。
奶水不断,奶娘们还能养好身体。
他隐约听人说过,母乳如果不喝的话,要回奶才行,不回奶,会肿胀,甚至是结块,那就不美了。
“行,你挑几个好的,家在附近的,想孩子了可以去看看的那种。”笑哥儿越发的充满了父爱:“来家里头也别担心被欺负,咱们家这么好。”
可不是么,他们家好着呢。
铁青赶着马车自己去的县城,到了地方之后,住在笑颜绣庄后头,他是来找奶娘的,也不知道该找谁去办这事儿,幸好问了杨大嫂子。
“这个简单,你等着,明天你就能见到人!”杨大嫂打了包票:“我给你找几个合适的,你挑一挑。”
“行!”铁青点头。
杨大嫂子如今也是县城里头有名号的妇人,丈夫是县尉,家里孩子还不少,又是出身榆树村,那里如今可是个风水宝地呢。
加上她在这里开这个笑颜绣庄,承包了一些人家的绣活儿,生意不说兴隆,但也是红红火火,又有笑哥儿的股份在,谁也不敢动她这个小买卖。
在女人圈子里还是很有名气的。
铁青第二天真的见到了奶娘。
一共四个,两个年轻的少妇,两个身材健壮的中年妇女。
铁青请了这两位中年妇女,两位少妇给了一人一大包的点心,礼送走了。
两位中年妇女倒是挺惊讶的,她们还以为落选的会是自己呢!
“这陈嫂和于嫂,都是县城里的人,一个家里三个孩子,一个家里四个,俩人的孩子都差不多大,这几个月就要戒奶了,这才想着出来当奶娘,俩人都是身体好的奶口,且俩人以前也是当过奶娘的,还会照顾孩子,啥都懂一些。”杨大嫂子道:“家就在县城里,家里的孩子也都是健健康康的长大。”
“行,再找两位这样的,我请四位回去。”铁青预付了两位奶娘二两银子的定金:“我家孩子大概是三四月份的时候生,在此期间,你们的孩子可以继续吃奶,等到我的孩子生了,你们的孩子就断奶,这正好,而且你们现在就要去我家,先把身体养好。”
这俩人虽然看着不瘦,但是也不太胖。
倒是收拾的干干净净,且有一股子成熟的气度。
这就很好了,他跟笑哥儿终究都是生手,还没带过孩子呢。
“成,我再给你找俩去!”杨大嫂子做事麻利,第二天又给铁青带来了俩,这俩都姓张,是一对姐妹,同样是当奶娘的,也跟于嫂和陈嫂一样,中年妇女。
铁青带了四个奶娘,以及她们的孩子回来了。
这四个奶娘的丈夫也都跟来了,来看看东家住在哪儿,也好知道去哪儿找老婆孩子。
西跨院儿地方大得很,足够住得下这四位奶娘了。
第223章 阵痛睡过去
住的地方不错,吃的更好!
因为是奶娘,杏花嫂子给她们四个单独做饭。
她们来这里的第一顿饭,就是清炖老母鸡,鲫鱼豆腐汤,大白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