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205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和王妃一起的那位殿下没有大碍,我在路上见了,应是要和沐总管同他们一干伤病在一处。不过公主…我看公主和承王见面好像不大愉快,说是为众人心知肚明的事吧,偏看着却又不大像。”
    “怎么说法?”
    “我说不清,公主看去就是愤怒又有些慌张,看承王的眼神就像…就像…”徐知意斟酌着措辞,又似乎找不到更精确能形容那个目光全部意义的词语,犹疑片刻,“就像看一个疯子。”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异邦人赶走了,但这场动乱带来的烟尘却远远没有消散,甚至正在被吹起更大的风暴。
    李哲一日没有找到,大启就一日无君,朝中这帮老臣对李纪救驾背后的意义门儿清,纷纷上疏请太后暂主大局,又举张相接管大部分事务。若迟迟没有李哲下落,就当立中宫膝下不到三岁的嫡长子为君。
    无人提及李纪,但这个镶边王爷就带兵留在禁宫之中久久不肯撤离,美其名曰带人修葺宫室保护慈宁宫和中宫,实则是以禁宫之中众人为质。
    局势就这样僵持起来,不知谁把李哲失踪的消息走露了出去,多地开始出现了小规模的暴动,南疆的邻国也蠢蠢欲动着,最严重的还是北境,突然飞书急报,北燕三十万骑兵压境,长驱直入顺圣川,欲谋攻宣府。
    宣府,告急。
    禁宫中。
    天地万物的生长不会因人而停滞不前,无论一国君主的更替还是一个王朝的覆灭,在史书中大书特书的含义深刻的文字不能阻止到一颗草随春雨滋长。整个宫廷里的绿意就那样没心没肺地,越来越多,越来越浓,丝毫不顾及主人们围城一样的心情。
    鞋底尽是奔过御花园沾染上的青绿春色,江可芙气喘吁吁地来到金龙殿前。听宫人的叙述今日的早朝依然暗流汹涌,但她担心的不是李纪是否会在某一天称帝。她听说,江司安要被派去镇压动乱了。
    石阶上站立的陌生宫人向她行礼,面上带着过分伪装的讨好笑容,似乎早已猜到她的来意,为难道:“哎呦,王妃来得真不巧了。早一刻就能跟江大人打个照面,也是奴婢疏忽了,王妃与江大人三年未见怎会不来呢,适才说什么也该跟江大人唠几句家常拖着些时辰才是。怪奴婢真是不长个脑子。”
    没心情客套,江可芙望了一眼金龙殿紧闭的大门,转身便往回走。
    她并不是担忧什么,虽然这样的派遣背后是不怀好意的,但保卫家国百姓本就是朝臣的职责,尤其对于在边境拼杀过的人来说,意义更加重要。她甚至没想见面要说“爹你保重,注意平安”这样的话,知道消息时她奔来在想什么呢?
    也没有什么。
    她只是作为一个多年未见父亲的女儿,有点想他了。
    “果然还是跑得不够快。”
    身后好像传来了殿门开启的声音,大概又是哪个拥立李纪的朝臣从早朝后跟到金龙殿出谋划策直至现在才出来。
    识时务者为俊杰,投机也是他们“谋生”的手段罢了,认真论起来谁又比谁正直清白呢?但对于有通敌嫌疑的李纪,江可芙甚至觉得还是李哲更好些了。她本能的会厌恶这些人,听着石阶上宫人恭维的招呼声,脚下加快了步子。
    “江姑娘!”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并没想到是来追自己,只是因为那样急,担心被赶上后还要客套,于是步子也快了,眼看追不上,身后人开始喊起来,倒有几分熟悉。
    疑惑回首,几步远外站着一个身着红色官服的年轻人,面容清俊眉眼和煦,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金陵相识之人大都三年未见,面容与气质有些变化难以辨认很是正常,但只是看着那双温和清明的眼睛,江可芙就能想起一些关联之事,在扬州的那间小小书斋里,那些不过点头之交的帮助。
    “顾公子!”
    江可芙有些惊喜。
    那头顾徽易虽是主动唤江可芙,但对对方短时间内认出自己显然也是受宠若惊的,板板正正作了个揖,整个人可见的欢快起来。
    “适才瞥过来便觉有些像,又想起来江大人才离开,便斗胆追上来问一声。宫里才出了乱子,如此甚好,平安就好。”
    “书院里可都还好么?许久未见了,之前我们离京,还担心过万不要因旧事牵连你们。”
    “没有的事,都好好的。书院现在交给了张况慈张先生,我入朝后便没精力打理了。”
    下意识瞥向金龙殿的殿门,石阶上的宫人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似乎并无要干涉或不满他们攀谈的意思,且顾徽易还朝自己走近了几步,大概并不碍事。小小地盘算了一下,江可芙索性直说了。
    “那今日这里是?”
    猜到她的意思,对面微怔,便略微慌张地解释起来。
    “和今日朝中的事没有关系,我平时也只是在刑部做抄录之事。大事也参与不得。今日将我宣来也很奇怪,承王忽然让我找找宣成二十一年仁昭废太子那件事的卷宗。”
    “仁昭废太子…”
    凝眉低下头,错过了对面带着些许试探的目光。久远的记忆被唤起,江可芙想起了去涿郡路上歇脚的客栈,用枣核做暗器打伤自己的女子,还有将自己卖出去两次的那些人。
    当年到底怎么了,即使事件中心的仁昭太子在当时就已自尽,却仍留下这么多说不清的东西。而且为什么呢?先帝在时这些东西至少明里从未被调查?李纪想做什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