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听产婆这么说,郑玉娥拉了个脸,偏过了头再也没看这孩子。她心里愁的很,老太爷如今年纪大了,第一胎尚且怀的艰难,也不知还能不能再有第二胎。
只不过,以老太爷的年纪,她就算再想怀估计也没什么指望了,她怎么想姜峰并不知道,只知道如今终于得了闺女。
老太爷倒是高兴得很,他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就差一个闺女,等郑玉娥去了月子房,他还兴奋的抱着闺女走到郑玉娥跟前儿说:“我就猜是个女孩儿,你瞧,果然是。”
郑玉娥觉得他是故意来刺激她的,心里更是郁结,本就是产后虚弱,再加上被他这么一气,直接昏睡了过去。
老太爷只以为她是累的,没想过他是气的,便没想着请大夫,只让产婆过来帮着看了看。
“女子生产本就这样,老太爷只管放宽了心,好好喂养。”
“哎!”
郑玉娥懒得喂孩子,他秉承的就是儿子她喂,闺女不喂,好在老太爷之前便请了乳娘,也不需要她多来照看。
不过这次儿媳妇儿和自己的妾室都生产,老太爷也拿出了之前便准备好的两套五金,一套是男孩儿样式,另一套是女孩儿样式,重孙子的之前就已经给过了,如今就只剩下他闺女和他孙子了。
把手镯和平安锁给孩子戴上的时候,郑玉娥都有些没眼看,一个女孩儿,要这么好的东西有什么用?她能怪谁?
只能怪自己的肚子不争气,生了个女孩儿日后就连想要科举的资格都没有,她是没什么指望了。
妾室是什么反应,老太爷都看在眼里,之前她就心心念念的想要生儿子,如今生个闺女,她心中自然会有落差。老太爷也不是不能够理解,只不过还是希望郑玉娥能够早日摆脱心结。
反正男孩儿女孩儿他都是一样看待。
礼不可废,他得了闺女两个儿子也送来了贺礼,两家就算分了家,这该走的礼还是要走的。
老太爷兴奋的招呼他俩:“老大,老二,来瞧瞧你们妹妹。”
姜二爷“……”
姜大爷“……”
嗯,这是他妹妹,比他孙子还小的妹妹。
九月九,又到了重阳,姜鱼林也在前一日回了来。
他这一回来,家里便又多了个堂弟,侄子,还有个……小姑姑。
唉!
几个孩子一想起,老太爷生的那个闺女就有些闹心,他们如今都多大了,还得喊一个刚出生的娃娃叫小姑姑。
他们哪知自己的爹娘更闹心,日后若是跟那孩子走到一块儿……指不定要被人怎么错认呢!
第一百四十四章 棉花成熟时
到了九月份, 他之前种下的那些棉花也到了采摘的季节。
赵平安算是运气好的,他提前便做了不少的准备,可以说伺候这些棉花比伺候自己都要精心。不过他手上棉籽的基数毕竟还是少, 三株棉花总共才产出那么几十粒儿种子,所以产出的只有那么将近二十棵。
二十棵, 他也算是知足了。
要知道这棉花都是按指数倍增长的,虽然一开始还需要熬些时间下功夫去呵护, 但到了后期,有了一定的基数,那这棉花的数目便能够很快的扩增。
但眼下,他决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能有这三盆都不知是耗了多久才找来的, 若是折了, 赵平安才真的要哭。所以,回回种植之前他都要留下几颗种子在手里, 就当做压箱底儿,一切正常倒也还好, 万一有个什么, 他也能东山再起。
这些棉花都种在姜家的院里, 一排排拥在一处, 开满了白花, 极是好看,不过重阳的插头习俗倒不会选它,这头上的白花不是随便就能戴的,可不敢触这个眉头。
赵平安选了一个好天儿把这棉花都收了,因为棉花与小麦、大米都不同,不管是小麦也好、大米也好, 生长的时候都要经过暴晒,所以便不像其他的农作物那般收回来以后还需要再晒一遍,除非那几日天气不好。
收回来的棉花他找人把这棉铃都摘了,而后又进行了清理,里头的棉籽也要摘下,赵平安也都给晒了,细细的收好,等到明年,这些种子还有大用处。
看着眼前被处理好的棉花,他心头莫名生出一种成就感。拿一朵棉花出来,找个头儿在手里捻啊捻,没多会儿就成了一根粗粗的棉线。
正经的棉线自然不是他这样捻就的,但原理大都也都差不多,只不过还要用上一些工具。
正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姜鱼林也过了来,离得老远就在问:“平安,你这花已经收了?”
赵平安眼前一亮,冲着姜玉林招手:“鱼林哥,你来的正巧,过来瞧瞧。”
等他走到跟前,赵平安把自己刚碾的那根棉线拿给他看,姜鱼林接过去看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给他讲。
“你瞧,这东西真的能够纺成线。”
两根手指把那线扯断,感受了一下松紧度,姜鱼林摇了摇头道:“这线有些松了,要怎么做线?”
虽说他对这些女红虽说没太去研究过,但也知道这线是需要一定的韧劲儿,不容易扯断才行。
见他这么说,赵平安不由得勾起了嘴角,从屋里随意摸了跟胖胖的棍子出来,在他跟前儿把那棉花摊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棉片,而后一片片缠在那棍子上。
最后,他又让姜鱼林把那小棍子拿着,从尖的一头揪出一根儿线当他的面开始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