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淑妃说着笑了笑,不想让赵擎看见自己哭丧着脸。
赵擎拍了拍她的辈说:“再有两日朕就不那么忙了,到时陪你一起去行宫看熠儿。”
听到这话,淑妃也没拒绝,感激的说:“臣妾替熠儿谢陛下。”
说完又关切的问:“陛下用过晚膳了吗?”
知道赵擎还没用膳,淑妃立刻让人传膳,赵擎陪淑妃坐下,发现桌上有一件月牙色绣锦鲤的小褂子,一看便知道是赵熠幼时穿过的衣服。
赵擎拿起小褂子,脑海里浮现赵熠幼时蹒跚学步的样子,眸底不觉带了笑。
淑妃这会儿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柔声说:“这是熠儿五岁时穿的衣服,因是臣妾亲手为他做的,他很是喜欢,不许别人扔掉,便留到现在,臣妾有时无聊,便拿出来瞧瞧,总能想起他幼时做的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赵擎温声说:“朕记得他小时候很爱笑,总让人觉得他傻乎乎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就不爱笑了。”
淑妃说:“小孩子都是爱笑的,长大些,跟着太傅学了东西,知道规矩开始好面子,慢慢就绷着了。”
赵擎点点头,把小褂子还给淑妃,状似随意的说:“郢儿小时候就不爱笑,以前朕觉得是皇后教的好,让他小小年纪就有储君的威仪,如今却觉得这样其实也不怎么好了。”
淑妃给赵擎倒了杯茶,和往常一般与赵擎话家常,说:“太子殿下与熠儿不同,他是皇长孙,肩负的东西比其他人要多得多,姐姐这般教导他也是为了他好。”
茶水已经放温,赵擎喝了一口,说:“刺客已经抓到了。”
淑妃动作一顿,看着赵擎谨慎的说:“臣妾知道不该多嘴,但还是想斗胆问一下,刺客被抓住的时候是活口吗?他会供出幕后主使吗?”
赵擎说:“刺客是宋清风。”
淑妃怔住,下意识的绞紧手里的绢帕,半晌才喃喃道:“怎么会是这孩子啊……”
淑妃的语气不自觉带了惋惜和心疼,她也是母亲,她也知道宋清风当初是怎样志得意满的少年郎,她更知道宋清风付出了怎样惨痛的代价才苟活至今。
所以她不太能理解,宋清风怎么能在好不容易活下去之后又用这种方式送死。
赵擎问:“爱妃觉得刺客不是他?”
淑妃摇头,说:“臣妾不知道事情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只是单纯的觉得有点可惜罢了。”
淑妃在可惜什么,不言而喻。
赵擎没再说话,宫人很快奉上饭食,淑妃虽然没什么胃口,也陪着赵擎吃了一些东西。
吃完,淑妃要让人准备热水,赵擎起身说:“母后身子不适,朕还要去慈安宫看看,今夜就不在这里留宿了。”
“臣妾恭送陛下。”
宋挽跟着赵擎走出雾清宫,宫人准备了鸾轿,赵擎没有坐轿子,缓步朝慈安宫走去,宫人猫着腰提着灯笼安安静静走在前面,寒凉的夜风吹得灯笼左右摇晃,所有人的影子也跟着晃悠起来。
谁也不知道,这位九五至尊在走这段路的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慈安宫离雾清宫不算太远,像是预料到赵擎会来,刚进慈安宫,便有宫人给赵擎奉上暖炉。
赵擎接过暖炉,低声问:“母后歇下了吗?”
宫人说:“回陛下,太后刚喝了药,还未歇下。”
赵擎应了一声,走进太后寝殿。
寝殿里,太后盘腿坐在窗边的美人榻上,她腿上盖着一床薄毯,手里拿着一串紫檀木做的佛珠正缓缓转动默念佛经。
听到脚步声,太后偏头看过来,见宋挽还跟在赵擎身后,眼底闪过了然。
赵擎走到榻边坐在太后对面,温声道:“母后身体不适,怎么这么晚还没睡?”
太后说:“陛下没来,有些话梗在哀家心里,哀家便睡不着。”
赵擎温和的说:“母后有头痛之症不能熬夜,既有话要交待孩儿,何不找人告诉孩儿?”
太后仍在一颗一颗拨弄佛珠,淡淡道:“这些话,让旁人传哀家不放心,而且今夜陛下若是不来这里,哀家也不会多言。”
赵擎到底是太后生的,便是做了多年帝王,太后也是最了解他脾性的人。
赵擎轻轻摩挲着手里的暖炉,说:“母后想说什么直说便是,儿子在这儿都听着。”
寝殿里伺候的都是太后的心腹,只有宋挽一个外人,太后和赵擎却没有让宋挽回避。
太后停了转动佛珠的动作,说:“陛下既然让哀家直说,那哀家就开门见山了,哀家觉得郢儿的脾性,不适合做太子。”
第183章 朕可以还你自由
从慈安宫出来已经是深夜。
今晚的月光不错,霜气下来,夜风变得凛冽。
走出一段路,赵擎停下来,微微侧头说:“把灯笼给她,你们不用跟着了。”
他没有指名道姓,宫人们却立刻明白他说的是宋挽。
宫人递了灯笼给宋挽,宋挽提着灯笼垂着脑袋跟在赵擎身后继续往前走。
皇宫的夜晚比城中要寂静许多,连虫鸣狗叫声都没有,偶有值守的宫人和御林军路过,脚步声也是极轻浅的。
宋挽对宫里不熟,走了一会儿便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在何处,眼前只剩下赵擎的背影。
不知道过了多久,赵擎停下,宋挽抬头,越过他,一座巍峨的宫殿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