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绫罗,你不要叫我小姐了,我是个乡野丫头,实在担不起你这么叫,咱俩有缘,我看倒不如以姐妹相称。”
绫罗看着鱼娘,微微一愣,而后笑容中带了点苦涩:“小姐,在你看来不过是喂了我一口水,可是于我而言,这口水是让我活下去的希望。既然小姐不愿意,那绫罗以后叫你一声鱼娘妹妹可好?”
鱼娘自然没有不愿意的,一口一个小姐她心里的负担太大了,“我比你小了三岁,称呼你一声绫罗姐姐。绫罗姐姐,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妹妹,兄弟姐妹都凑齐了,就差一个姐姐了,这可是上天给咱们俩搭的线。绫罗姐姐,你还没说你当初为何会被王夫人带走呢?”
鱼娘嗑瓜子磕的嘴巴干,先给自己续了一杯水,又给绫罗续上了一杯。
绫罗润了下嗓子,“这正好是个巧合,你不知道,王夫人原姓谢,是遂牧郡谢大将军的妹妹。谢大将军当时路过濯阳郡,王夫人先到了平宁县与谢大将军团聚,后来又回到府城,路上带的粗使婢女不够使,于是嬷嬷就从路边捡了我。”
鱼娘一愣,迟疑道:“谢大将军经过了平宁县?”
绫罗没有察觉出鱼娘的异样,“是啊,听说谢大将军从西边打完仗回来,军队里损失了不少士兵,还从遂牧郡征了不少士兵。”
鱼娘的手紧紧扣住茶盏,浑身从头冷到脚,好久才缓过神,勉强笑道:“绫罗姐姐,外面天都快黑了,嬷嬷会不会有事找不到你?”
绫罗急忙站起来,“说了这么久一不小心就忘了时辰,我先走了,既然你们家是跟着王夫人的,咱们俩见面的机会多的是,以后有时间我再来找你玩。”
送走了绫罗,鱼娘在屋子里坐了许久,一直盯着窗外,直到夕阳西沉,天色逐渐变黑。
门外传来噪杂的声音,是王氏他们回来了。
三牛叽叽喳喳的,一把推开了房门,嚷嚷道:“大姐我回来了。咦,怎么不点蜡烛?”
鱼娘站起来,一不小心绊倒了凳子,“你们先等着,我去拿火折子。”
陈氏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你先坐着,我去拿,毛毛躁躁的像个什么样子。”
王氏道:“弟妹,你就别说鱼娘了,鱼娘也是为了省钱才没点蜡烛,这大晚上的,屋子里黑咕隆咚的,绊倒个凳子又不是什么大事?”
陈氏摸到桌子旁,拉开火折子点了蜡烛。蜡烛的光晃了一下,屋子里瞬间亮堂起来。
三牛蹦跶到鱼娘身边,想和她炫耀一下大马车,“大姐,你怎么哭了?”
陈氏连忙转身,只见鱼娘静静地坐着,烛光映在鱼娘脸上,眼泪折射出细碎的光。
她吓了一跳,“我不过是说了你几句,怎么就哭了?”
陈氏蹲下来,手忙脚乱给鱼娘擦眼泪,“娘以后不说了,不说你了,你别哭啊。”
鱼娘低头胡乱擦了一下眼泪,“娘,我没事,就是眼睛瞪得太久有点酸了。”
陈氏拍了一下鱼娘,心有余悸道:“你这孩子,想起一出是一出,以后可别再这样了。”
三牛伸出小脏手,想给鱼娘再擦擦,鱼娘及时躲过去了,嫌弃道:“你的手太脏了。”
三牛低头看了看,手上面黑乎乎的,粘满了泥土灰尘,他心虚地把手藏到身后,用夸张的语气说道:“大姐,你不知道,那辆轿子最后进了客栈。”
陈氏不解:“什么轿子?”
三牛有些为难,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给娘解释了,语焉不详道:“就是那个轿子,不是新娘子坐的那种轿子。”
鱼娘明白了三牛的意思,“你是说咱们趴在窗户上看到的那个轿子最后进了客栈?”
三牛点点头,“就是那个轿子,最后里面出来了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后来他上了楼。”
陈氏明白了三牛的话,拍了一下他的小脑瓜,“真没规矩,那哪是什么老头,那可是县太爷。王夫人可真有面子,县太爷都要亲自来拜见她。”
王夫人屋内,送走了县太爷,嬷嬷拿起个沉香木盒,打开盖子,里面是一个清澈剔透触手生温的白玉镯。在烛光下,玉镯表面闪出温润的光彩。
嬷嬷小心翼翼将玉镯递给王夫人,“夫人,这个县令还算有诚心,奴婢跟在夫人身边这么多年,还没见过成色这么好的白玉镯,少说也值一万两银子。”
王夫人漫不经心接过白玉镯,放在手里把玩,“东西再好也是个死物,也就值钱这一点价值了,嬷嬷先收起来吧,嫂嫂正好缺个好一点的白玉镯,等我到了遂牧正好送给她。”
嬷嬷将白玉镯放回沉香木盒中,递给候一旁的红叶,吩咐红叶先收起来。
而后又道:“夫人可要考虑一下这个县令的意见,咱们弃旱路走水路,正好沿着水道一路向下到遂牧。”
王夫人撑着额头,“嬷嬷,我实在心烦的很,你先让我歇歇,此事明日再说。”
夜晚,众人都熟睡了,鱼娘躺在地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反复想着绫罗说过的话,王夫人的哥哥是谢将军,而谢将军路过平宁县,还抓了平宁县的青壮做壮丁,和爹在破庙外听到的话正好对上。
因为谢将军抓壮丁,他们一家背井离乡,下河镇的乡亲也被迫逃难。
鱼娘回想起在下河镇的日子,每到夏天,她和二牛三牛到处乱跑摸知了,乡亲们在树底下谈天说地,等到天彻底黑了,再各自归家。日子虽枯燥乏味,但是大家都还在,都活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