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她不由自主,抬手摸摸额角,只触到了自己冰冰冷的皮肤,摸到了一手泪迹。
眼下局面,仿佛一团乱麻。诚王一系主心骨,与皇上最亲近的诚王,顷刻之间抛下妻儿,薨逝而去。
二子顾信这次大大得罪了皇上,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受惩力度之大,是承平多年、耽于享乐多年的京城贵人们闻所未闻的。
世子顾传,人倒是不坏,但是要顶门立户,接续诚王府邸的圣宠不衰,必然能力和威望都不够。
三子顾值、四子顾采蓟年岁太小,更没有什么建树,他们一向也没有看家守业的心思,总想着上面还有两个长成的哥哥。
至于顾采薇,女子之身,受限更多,在京城风花雪月宴席上结交的大家闺秀们,估计一个都派不上用场。
也许,她只能回京后,试着求助师傅柳祭酒了。
当日下午,宫中和王府差不多同时收到了消息。
对于诚王一系来说,诚王薨逝的冲击远比昨日顾信受罚一事更为可怕。
留守在府的三个儿子如遭雷劈,恍惚间不敢置信,明明前几日还收到母妃来信,说是月底左右,他们就要从山上返京了。怎么突然又说,父王这就去世了呢?
世子妃张氏到底是大家出身,武将父母将她熏染地拿得起放得下。
悲痛之余,她看世子顾传不济事,就将女儿顾珍塞入夫君怀中,自己则在王府管事的帮衬下,一方面做好母妃等人下山回府居住的准备,一方面将王府各处大红大绿的装饰换成一片白肃,等着父王停灵,做出府有丧事的样子来。
顾信是最为激动的。入府报丧的下人,没得到诚王妃或者谁的特别吩咐,面对主子们的问询,只能一五一十将诚王薨逝前后说明,自然说到了,诚王称顾信为孽子是最后留在世上的言语。
若是说,昨日被皇上下旨严惩,顾信虽然感觉失魂落魄、大为意外,但是内心深处还不为已甚,不觉得自己做错。
他是为要好的大皇子皇兄在争储上出力,方式方法其实不算出格,更谈不上下作。
直到此时,“我把父王气死了!”
这个念头在顾信脑海中徘徊不去,他觉得大哥、三弟无意间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在谴责自己给王府惹事,带累父王。
顾信心里一下子垮塌成零碎粉末,再拼凑不起一丝丝自我肯定,满心满腹觉得自己是个罪无可恕的罪人。
——
皇宫之中,务丰帝昨日一气之下,将侄子顾信狠狠罚了,看着朝堂安静不少,极为满意。
不过到了夜里,他想起胖乎乎、憨态可掬的幼弟诚王,转而有些心软,觉得自己对小辈下手有些重。
与此同时,务丰帝又开始恼怒,满朝文武包括宗令,怎么没人劝说自己,给自己递个台阶,就任由自己这么打诚王一系的脸呢。
转念再一想,说明诚王家个个老实,没有与朝臣结党,沆瀣一气,应该是干净的。
第二日起身,务丰帝一夜好眠,神清气爽,看着天也蓝远高亮,地也平坦整齐,花艳水清,万事顺意。
御案上,不再堆着老高老高的请立太子的奏折了,臣子们暂时老实,各皇子的拥趸都权且偃旗息鼓了。
身边太监回禀着,三个皇子全都闭门不出,各自思过。
因为自觉惹得父皇生气,大皇子哭的双眼通红,一边白衣茹素,一边跪着抄经,昨日短短功夫,就完成了一本。
太监小心翼翼地将大皇子手书的《孝经》呈上。
务丰帝觉得局面又回到了自己掌控之中,颇为满意。
从大皇子这里想到了顾信,皇上心思已经与之前不同,想自己何必跟毛头小子计较。
也罢,之后便找个由头恢复了他的郡王爵位吧,先冷这孩子几日,让他知晓个天高地厚,吃点教训。
没想到,刚过正午,太阳炙烤着人昏昏欲睡时,务丰帝就听到了幼弟诚王骤然薨逝的消息。
务丰帝倒是一直听着禀报说诚王喘疾难愈,反反复复的。
然而,幼弟突然就这么去世,诚王比自己还年幼不少岁,这个消息依然给了务丰帝极大的冲击。
仿佛是自己也将被上天收回这么宝贵的一条命一般,皇上狠狠地物伤其类了。
看着务丰帝阴沉得像是要滴下水来的脸色,紧皱的眉头和绷直的嘴角,无人敢上前劝解,也没有谁准确知道皇上的心结。
身边服侍的太监们,个个战战兢兢,不晓得皇上会不会将怒气发泄到他们身上。
不错,务丰帝被幼弟去世的消息激怒了,他明明给拨了上好养病的庄子,派去了医术精湛的御医,日常不断送药上山,怎么还是留不住人?
难道是老天爷对自己的警示么?
皇上自然要问个究竟,听到诚王是听了顾信被罚后猝死的,更是大为恼怒。
务丰帝绝不会想着,自家幼弟是担忧诚王一系惹怒皇上,可能因此自身难保,所以瞬时忧惧而死。
他将诚王身死的因由,毫不费力地归结到,被不孝子气死了。
不孝子是谁?自然是不知天高地厚、连皇上身后事都敢编排的诚王二子——顾信。
有一个瞬间,皇上都对顾信动了杀意,想让他给他老子陪葬去。
不过,诚王生前为子请罪的画面不知怎地,浮现在脑海。皇上想起自己不省心的三个儿子,将心比心,沉沉叹息了一声,说出口的旨意变成了,驱逐顾信,令他今生今世不得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