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
对于这份文件,虽然有些人心里不乐意,但也是不可阻挡。有组织的,像学校,机关等地方,要通过组织购粮。而一般的市民,会发购粮证,凭证购买。可以想见,以后即将进入粮本的计划供应时代了。
“你听说了没?以后去粮站买粮得用本了,要不人家不卖给你。”
“听说了,这真是愁死人了。要是去晚了,那粮食可都会被抢没了。”
“所以说得一大清早去排队,要是排不上,那就得去黑市买粮食。可那粮食的价格都翻了好几番了,多了也买不起啊!”
计划供应实施以后,众说纷纭,但也明白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于是乎,家里有农村亲戚的人家又吃香了起来,不管怎么样,家里有地,那就能种吃的,总比他们买着吃的要强啊!
张建军呢,大体了解之后的发展,但那时候要想拿出额外的粮食,得先让大家看到自己之前是有把粮食放进去的。于是,他将每个月的工资的一大半都换成粮食和其它吃的用的,留够父子俩平常吃的分量,其余的都放回城里的小院。先前他们就挖了个隐蔽的地窖,还买了几口大缸,用来储存粮食也是可以的。他每天一直进进出出的,手里时不时的就拎着粮食,没多长时间,大家都知道他手里有粮了。
张建军是个会计,除了粮站本身的工作,也有其它地方的兼职,有跟粮站关系好的单位,有需要理清账目的时候,就会来请张建军帮忙。虽然不是很频繁,但每月也有那么两三回,回来之后也不会空手。要么是福利票,要么就是物资,这也是张建军坚持的结果,他不要钱,只要东西。
“我说你也真是的,人家操心买不到粮食也就算了,咱们在粮站,还能买不到?”大柱和张建军走得近,自然知道他都干了什么,见他提着个油瓶回来,也不由得问起。
“这不是以前被饿怕了吗?我们父子逃难的路上,有时候两天也吃不上一顿饭,饿急了,恨不得直接把土塞嘴里。再说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小军的年纪越来越大,这饭量也是不断增长,我要不存点粮,他得喝西北风啊!我是他老子,自然得为他早做打算,就是我们被饿怕了!”张建军回屋放下油瓶,对着大柱说道。
哦,理解了,原来是因为之前饿过,现在才拼命囤积的。
“而且,咱们都清楚这粮食产量也不会一下子提高,除非出现高产粮种。可这也太困难了!我觉得多存点粮也没坏处,要是遇上干旱或者洪涝年,也不用饿肚子不是。这粮食都限购了,那你怎么知道其它东西不限购呢?毕竟,有很多东西都是粮食做的,这叫有备无患。”两人相处也有几年了,张建军对张大柱的人品也有所了解,因此难得的都说了几句,至于他听不听得进去,那就是他的事情了。张大柱听完后,表情若有所思。
“建军,赵林半个月后结婚,可别忘了去喝喜酒。还有两个多月前,我去你那小院的时候,给你种了点白菜萝卜,你也抽空去收一下,要是烂了就可惜了。等明年的时候我给你土豆还有红薯,育好苗之后直接给你送来,种到院子里。可别小看那个小院子,收获的东西还不少呢!”这天,赵大山来到粮站,特意告诉张建军赵林要结婚的这个消息。赵大山在院子里种菜的时候,还没有限购,只是见不得有闲置的土地,这下子也是歪打正着。
“麻烦姑父了,我正好明天休班,就顺便回去把东西都收了。林子结婚,我一定会回去的。”城里院子的钥匙,张建军给了张掌柜还有赵大山,不过不包括存放粮食以及物资的那个房间。两人的人品,张建军是信得过的,只是也不会全心信任。
张建军父子一开始到青山村的时候,就是和赵林在一个屋挤着睡的,后来他对父子俩也是关照有加,完全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张建军在粮站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而赵林也是跟着他以前的师傅进了机械厂,继续跟着师傅学手艺。而且这回他要娶的人也是他师傅的女儿,两人也算是青梅竹马,彼此都相熟,到了结婚的年纪,自然而然的也就走在了一起。
赵林夫妻两人都在机械厂,只不过一个在车间,一个在后勤,因为是双职工,所以两人也分了一个厂里的单间。但张建军没有亲眼见过,都是和赵林聚会的时候,听赵林说的。
“这就对了,那我就先走了。等到时候直接去喝喜酒就是了。本来,我是想让他们回村办婚礼的,咱家那地方多大啊。但考虑到他们两夫妻以后都得在厂里工作,得跟人打好交道,再加上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去农村,所以思来想去的,就让他们在城里办吧!不是我说,他们分的那房间比赵林那屋子大不了多少,转个身都困难,真不如老家宽敞。”
二儿子的婚事赵大山一直都发愁,操心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可如今找到合适的人了吧,又不能在家里办,心里觉得有点不自在。
?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五十二章
张建军现在也是孩子的父亲了,多少也能体会到赵大山的心情,所以好生劝慰了一番后,把赵大山送走了。
第二天,张建军骑着自行车带着张小军回了东海城的小院。再次回来,看到熟悉的院子,父子两人都感到说不出的轻松。除了存放粮食的那个房间,其余的房间都保持得还算干净,也没有久不住人的霉味。肯定是张掌柜或者赵大山来给家里通风并且打扫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