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页
茵茵这才明白里面的机关,顿时也是无语了。
难怪人人都想去城里吃供应粮呢!
不但有正式工作,有钱有票拿,干活还没农活辛苦,这领的粮食还比农村多!
如果不是家家有个园子可以种些东西贴补一下,这些粮哪够吃?
“你也别担心,这些粮其实算计好了吃,还是能吃得饱的,再说咱们家后园子种的一园子苞米还能打上千把斤的粒呢。”
茵茵开始计算,一人三十二斤,他们家除了爷奶有九个大人,她也算是大人的,十五就分成人粮了,三个小孩子。
三十二乘十二个月再乘九加上六十,不用多费脑子,茵茵能马上计算出来一共三千五百一十六斤。
“三千五百多斤,听起来可是不少啊!”
“算错了吧,你算我和你奶的么?”领了多少粮大人们肯定心里有数的,苗爷爷一听她这数字就问道。
“呃,没算!”
“我和你奶还有七百多斤的粮呢!”
茵茵没说话,在她看来,接老人过来应该不会叫老人出粮食的。
“爹,我把你们的那份都换成细粮了,今年换细粮的人少,麦子有多。”
苗奶奶皱了下眉:
“你们吃啥我们就跟着吃啥,别给我们单独做。”
粗粮加细粮能分七百多斤,要是都换成粗粮,也就五百来斤,两麻袋加一丝袋子,最后能磨出来的面粉也不到二百斤,很不划算。
有的人家人口多,壮劳力少的都不领细粮,全都换成粗粮,还能多分点。
苗爷爷点头:
“都归到一起了,你做主就行,想换啥粮就换啥粮吧,不用特意跟我们说。”
李丽娟眉眼含笑:
“是我和孩子爹商量好的,咱们家粮食没那么紧凑,茵茵还能时不时拿一些出来,所以把你们的换成麦子,现在炕干它,赶紧磨了面给老五邮点过去。听茵茵说,她老叔家吃粮还多是高粱米呢,你说咱们家都很少吃高粱米,可他们领不到多少细粮只能这样吃,怪叫人心疼的。”
要是关系平常,像之前那样也就算了。
可这半年来两家走动得挺勤快的,老五新娶的媳妇时不时就往他们家邮点这东西,寄点那东西的,自家也没啥好东西给人家,便只能在吃的上想折了,李丽娟已经决定包了豆包后冻实了给他们邮些过去。
他们那弄这个不方便,何况米和芸豆也不一定齐全。
苗爷爷和苗奶奶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儿子和儿媳妇竟然这样大方!
他们现在和老三家归在一起,论理说就不该再像之前那样给别的儿子东西了,因为他们和老三才算是正经一家人,所以打算往后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给老五邮粮食,现在这两口子竟然主动提了。
老两口对视一眼……
第八十三章
苗奶奶开口:
“往年是我们俩老头老太太自己过,自己少吃几口给就给了,现在跟你们一起过,也不能全吃你们的,又不是没分我们的粮,往后啊老五那里就不用给粮食了。之前老五写信回来的时候就说了,不用给他了,他自己也能领到细粮的。而且刚打完麦子我和你爹就借了点出来磨了给他们邮了过去,哪还用再给?”
茵茵家盖小楼的时候说叫他们过来住的时候他们就和老儿子说过这事了。
苗学杨对于爹妈能和哥哥们归到一起过自然是赞成的,老人年纪大了,单过什么都要自己张罗太辛苦了,何况他也看出来李丽娟为人不错,对爹妈也是真的孝顺,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为此劝说老人和他们归到一处。
反正不管老人单过还是归到哪他该出的钱都不能少一分,能叫老人过得舒服不是更好。
李丽娟可不同意了:
“妈这说的啥话?叫你们二老过来住就是想叫你们享享福,可没想要贪图你们什么,要是叫你们憋屈着过,我们还接您二老过来干啥?往后爹妈就别操心家里吃的用的,家里吃啥你们就跟着吃啥,平常你们咋过日子还咋过,你们的粮食我们也没打算动,你想给谁、想咋处理你们自个做主就行,不用考虑我们,我们是没有意见的。”
乍一归到一起,老人和儿子儿媳都在想法子照顾到对方的想法,难免有些束手束脚。
李丽娟能理解,却压根就没想过要老人改变什么。
要是从前她可能还惦记老人手里的东西,为了她姑娘,现在她老姑娘这么有出息,根本用不着谁拉扯了,她还有啥好惦记的,接他们过来是真的想叫他们享福的。
不然回回做点好吃的还得端过去,冬天端过去都冻硬实了,何况次数少可以,多了村里人该嘀咕他们家了,咋就这么些好吃的。
现在归到一起,关起门来谁也不知道你吃了啥,多方便。
苗学松也笑着对他妈说:
“妈就放心吧,娟子这人心直口快,想啥说啥,不会那些大花面子,她这么说了就是真心这样想的,你别担心我们不高兴,我们能有啥高兴不高兴的,再说我们也疼我老弟,就是你们不给,我宽松了也得给他邮,一样的。”
苗洪举两手扭了几下,两棒苞米粒就全部掉下来了,只剩苞米瓤,他扔到一旁,淡淡道:
“我们老了,能不操心就不操心了,你们做主就行了,想给谁、不给谁的,都你们说的算,我们不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