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裴通淡淡笑道,“此一去,不知多少年才能归来,祖屋空着也是破败,不若归了族里,往后子弟们在此进学,也是益事一桩!”
其实,他这屋子是卖给了裴家宗族。
说是卖,也只象征性的收了些钱,这些大屋子几乎都捐出来做了族学。
老者点点头道,“也罢,你既有此心,我们就先替你照看着,屋子名契不改,等你他日回来,再将这屋子归还。”
裴通点点头,没再多说,携妻带女上了一早就租好的马车。
马车辚辚向城外码头驶去,不少街坊都过来相送,胡娘子一路跟人说着话,望着熟悉的景致,忍不住垂泪。
她们虽在这里住了没多久,但这一去,也算远离乡土,到底难舍。
杏儿坐在母亲旁边,却没有多少不舍的情绪,她甚至有些雀跃。
这是她第一次离开清水县,听说益州地处偏南,气候比这边暖和多了,她一向畏冷,这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多了些憧憬。
最重要的是,以后没有裴老太,她和母亲的日子要好过多了。
喜鹊也是想到这一点,坐在她身边掩饰不住满脸的兴奋,时不时就探头往外瞧去。
因这次是背井离乡,搬家舍业,裴家这次雇了足足五辆马车。
裴通父子俩坐在最前一辆,周大海和儿子周阿褔赶车。
而胡娘子和杏儿带着家里几个女仆坐在后面。
最后是整整拉了三大车的行李和家具。
码头并不远,到了地方后,刘七爷早早就迎了过来。
直到真的看到刘七爷雇的那艘大船,裴通一颗心才完全放了下来。
之前杏儿跟他说,让他把能用的家什都带上,他还怕她小孩子吹牛,到哪里寻那么大的船!
没成想她这小丫头真是有本事,竟真的找来这样一艘两层的楼船。
船上的船夫不少,刘七爷指挥着人下来抬东西。
裴通并不知道他是女儿的手下,还以为杏儿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船老板,言辞间对他十分客气。
杏儿则带着母亲直接上了船。
一层是那些船夫们的居住之地,她带着母亲上了二层,上面有三间屋子,虽比不上陆地上宽敞,但也睡榻桌子一应俱全。
胡娘子一上来,就看到不少仆妇们在忙碌打扫,三间屋子早已打扫的干干净净。
先前她还以为这些人是船上专门负责清扫的,哪知道打扫完后,领头的仆妇径直来向杏儿回话,两人笑吟吟的说话,语气间十分熟稔。
胡娘子就听见那仆妇问,“小姐,您看看还有哪儿需要改动的?”
杏儿笑道,“这就很好了,对了玉婶子,我娘早起没来得及用饭,你去给她做点吃的。”
那仆妇就笑道,“早就准备好了,先前小姐吩咐的燕窝也炖着呢,我先给夫人端一碗。”
没一阵子,果然仆妇们陆续端上了一些吃食。
熬的热乎乎喷香的老鸭汤,里面放了大枣和枸杞,汤都成了奶白色,显见熬的功夫不短了。
几样精致的小吃食,还有四样干果碟子。
杏儿把母亲拉坐在小几旁,笑道,“娘,你快尝尝,玉婶子的手艺好着呢!”
胡娘子诧异的看着女儿跟这几位仆妇显然十分熟悉,道,“这几位是……”
领头的仆妇屈膝冲她行了礼,笑道,“夫人,我们都是小姐绣坊的,小姐买了我们的身契,以后我们就是家中的下人,您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们。”
“绣坊?”胡娘子一惊。
杏儿靠在母亲身边笑嘻嘻道,“娘,之前忘了跟你说,我没事干开了个小绣坊,这几位都是绣坊中帮工的婶子姐姐,一个个手艺好着哪!她们也愿意跟咱们一起去益州,等到了那边,我还是要开绣坊的,到时候就免了招人手了……”
第221章 路上
听到女儿轻描淡写的说开了家绣坊,胡娘子十分吃惊。
知道女儿能干,但她也想不到,她还不到十岁,就闷不吭声整出个绣坊来!
而且看这些仆妇,年纪小的十五六岁,岁数大的有三十多,足足有十多人,显见这绣坊规模不小。
胡娘子有心再多问几句,但都被杏儿插科打诨的岔开了。
她倒不是介意母亲知道什么,只是羽衣坊名头太大,而且那独此一家神秘的十字绣技巧,她也不好向母亲解释来历。
因此胡娘子只以为女儿开的是一家普通的绣庄。
这次走时,杏儿把羽衣坊卖给了红裳阁的李掌柜。
李掌柜本来就有羽衣坊一半的股权,这次能全部拿下,自然是喜出望外。
只是杏儿当初招人时,为了保证十字绣的技术不传出去,大多买的都是死契。
走之前,她特意问了一下这些人,在本地拖家带口,不愿意跟她走的,她就把身契发还,还多给她们发了两月的工钱。
这些人红裳阁都一并买下了,也并不怕她们骤然失业。
杏儿知道李掌柜还不死心,还想挖出她十字绣的技巧。
可她并不怕这些人泄露出去,每一副绣样,都是她亲自画的十字格,再加了自己的改动,就算她手把手的教,这些古人也不可能理解。
更别提这些绣娘只是单人负责一部分的流水工了。
倒是她此举,让这些绣娘们感激不已,知道今日裴家离开,不少人都来码头上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