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页
放心吧,这事儿不是第一次干,我们经验足着呢。但既然你说了这话,我给你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大江挠着头,乐呵呵地朝高原说。
那几天里,其实高原的心一直悬着,毕竟这个事要是被人查出来,无息贷款的事情可能都会受影响。以前这么干也就罢了,关键现在高王庄的情况不一样了。
好在那天大江传来了消息,说保险公司的人现场勘查,没发现什么破绽;而且村里的所有理赔申请,都已经给通过了,只等年底带着单子领钱就行了。
高原这才长长舒了口气,有时候高王庄里的很多事情,都是挺有意思的。没有太复杂的勾心斗角,都是老百姓之间的一些小心思,显得既有些可笑,又有些可爱。
抛开这些小插曲不谈,在两周之后,高原的冷库基地,终于开始铺设制冷设备了!大江也在一旁辅助,忙着联系供电所的人,给冷库这边专门牵了一条供电线路。
这边忙着铺设备,高原就跟着冬立的工程师,学习冷库设备的操作。这对高原来说并不难,他打算自己先学会,然后再把操作经验教给村委的人。毕竟高原还有很多事要忙,不可能时时钉在冷库这边。
老天爷也比较体恤高王庄,自打那次下完雨之后,这连续的十几天里,竟都是好天气。所以大蒜质量还可以,并没有出现腐烂或发芽的情况。倒是有几袋子蒜,头部开始发青,高原知道时间不能再等了!
所以趁着天好,他不停地催促冬立公司尽快施工,没黑没白地干。又是五天过去,冷库终于可以制冷了!在反复调试了几次没问题之后,冷库里面还没收拾干净,高原就赶紧让大江组织车辆,一趟趟地将大蒜往冷库里送。
最后是一边存蒜,一边收拾冷库的零零碎碎;这一进一出、一冷一热,高原还差点得了感冒。
冷库竣工那天,高原不仅付了尾款,还专门买了两车西瓜,让前来围观凑热闹的村民,以及施工队的人吃了个痛快。他还像模像样地跟大江一起剪了个彩,毕竟这是高王庄有史以来,迎来的最先进的建筑!
大蒜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他也难得获得了久违的放松!高王庄村委的人,开心地一个劲儿在冷库里乱窜。高原则离开喧嚣,朝着僻静的小路上走着,掏出电话打给了唐佩。
忙吗?现在是上班时间吧?!高原忍着兴奋问道。
不忙,刚开完会回来。哎,你家里还好吗?之前你说建冷库的事情,现在办得怎么样了?唐佩很喜欢听高原家乡的事,他们偶尔也会在夜里通电话。
高原就开心地轻声说:已经建好了,大伙儿都开心的不得了。就是我心里有些失落,我这才迈出第一步,就花了这么长时间。可高王庄还有很多问题,照这样的工作进度,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决。
唐佩就赶紧温柔地劝道:你也不用着急,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凭你的能力肯定不会差。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嫁到一个鲜花盛开的高王庄。
高原刚要回话,路西面的高王庄小学里,竟然传来了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当这歌声传进高原的耳朵里时,他的眼里竟然含满了泪水:这这才像个童年的样子嘛!
啊?你说什么啊?唐佩一头雾水道。
姐,你听,这是我们高王庄的歌声。高原抿着嘴角的泪,把手机朝向了学校的方向。
唐佩却不解道:不就是儿童合唱团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啊?
高原则仰头深深吸了口气说:是啊,从今天起,当高王庄响起儿童合唱团的声音时,就再也不用大惊小怪了!它将会成为一种常态,每年的假期,我都要让孩子们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学到更多新鲜的知识。高王庄,总有一天会和北海湾一样!
第318章 两个现代化
冷库的事情解决后,高原心头的大石头算是彻底落下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冷库里的大蒜,还不能立即变现,而且明年能不能涨价,也还是个未知数。
他先把这头的事情放下,晚上睡觉前,又把村委领导写的作文大体看了一遍,写得好的部分,高原还专门给做了标注。
第二天清晨高原还没吃完早饭,会计张传喜就来电话让高原去村委,商讨冷库管理和租赁的问题,还说张伟副主任也在,要找高原商讨点事。
高原想了片刻说:直接去村东面的土坡集合吧,我刚好也有事要跟大家聊聊。
这回高原没有拔腿就走,而是在母亲的强迫下,老老实实把早饭吃好了,还喝了两碗大米汤,俊兰这才放儿子离开。
高原迈步出了胡同,迎着绚丽的朝霞和乡间清新的微风,快步来到土坡下。仰头看向远处,大江、王伟叔和张会计仨人,都已经早早地过来了。
高原一路小跑上了坡,王伟叔蹲在地上抽着烟,红鼻子里一个劲儿冒着烟笑道:咋约这个地方谈事情?村委大院多宽敞?
不等高原说话,张传喜就挠着油头凑过来,然后从老旧的黑皮包里,掏出几张资料说:小原啊,这两天我找熟人打听了一下冷库贮存租赁价格,咱的冷库还剩下不少空间,如果现在租出去的话,立马就能见到回头钱。大江说镇里领导应该愿意租,价格也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