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98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69章
    贾赦问邢夫人:“怎么想起给你请安来了?”
    邢夫人道:“自老太太生日后就日日过来, 话里话外是二太太不待见她的意思。”贾赦点点头,只吩咐邢夫人不可搀和二房的事儿就进了内室。
    见迎春和黛玉都平静了脸色,邢夫人才叫人请三姑娘进来。探春进来先请了安, 又笑对迎春二人道:“二姐姐和林姐姐今天怎么没上课, 竟有时间陪大伯母。”
    迎春也和善地说:“快过中秋了,母亲要拟人客宴席单子和酒席菜单子, 让我和林妹妹一起学着些。”
    探春听了心中含了酸:“大伯母真真是疼二姐姐,果然是主母风范。”邢夫人并不收她这句奉承:“你姐姐本就是我嫡亲的女儿, 疼自己的女孩还有什么真假。”探春这才想起迎春早就进了族谱记在邢夫人名下, 自己刚才的话可是冒撞了。黛玉对探春一直不亲近, 在她看来有亲人在身边,无论贵贱都是福分,可探春对赵姨娘每见哪是母女竟如仇寇一般, 让她觉得身在福中不知福。因此就算看出探春不自在也不肯替她转圜,探春只能问巧姐儿:“巧姐儿吃什么好东西?给姑姑尝下可好?”
    巧姐学着迎春刚才的话:“有些太甜了。”探春不知先头的公案,顺着她的话道:“那你可得少吃些,小心倒了牙。”巧姐儿大人一般叹口气:“祖母说好歹是人的心意, 总要尝些。”
    邢夫人忍不住摩娑她的小脸道:“你个小人精,学话谁都没你快。”迎春也对着黛玉挤眼睛,黛玉红着脸不看她。探春只觉自己插不进人家中间, 明显是有什么人家都知道而她不晓得。等大家笑容收起就起身道:“大伯母既有事儿,我明天再来请安。”
    出了门,侍书不解地问:“姑娘今天出来得快,可是大太太不方便?”探春也不说什么, 只在前面急走。自贾母生日后,她的日子更比以前难过几分,明明家中女孩都涨了月钱,可王夫人一句嫡庶有别,就连赵姨娘也不好与贾政啰唣,偏几遍暗里要探春去求老太太。老太太岂是那么好求的,只一句宝玉也没涨月钱就把她打发了,宝玉又何时靠月钱过日子来?月钱还是小事,送过来的份例和东西才让人心寒,大房有了什么东西都会给惜春捎上一份,却从未想过她这个与惜春住在一起的人做何感想。原来三春打扮都是一样的,谁不说三姑娘在姐妹里是个尖儿,可如今却成了最平凡的一个:迎春是贾赦贾琏时时掏澄新鲜玩意,黛玉更不用说,一个平郡王送来的就足以养活十个姑娘有余,还有宫中皇后娘娘不时赏赐,就连惜春那里也不知珍大哥哥发了什么疯,让珍大嫂子三日一探五日一瞧成了定例。只有她,只有她,一般的父兄皆在却视之若无,就连宝玉这个在姐妹中惯会伏低做小的人自贾母生日后对她也不理不睬起来。
    没等进自己的小院儿,就见惜春正送尤氏出门,免不得行礼问好:“珍大嫂子又给四妹妹送什么好东西来了?”可有我的份?
    尤氏道:“也不是特为送东西,是大老爷骂了你珍大哥,说是只这一个妹妹也不知道照扶,还指着他这个族长照顾族人吗?你大哥哥现在最听大老爷的话,这不就天天打发我过来。”
    惜春小嘴一撅:“感情你竟不是想来探我,竟是为了向大老爷交差呢。”
    尤氏把她的头只一点:“你个没良心的,刚才哄着我明日带陈记的糕全忘了不成。快去把那两个丫头给我还回来,反正我从今只管做个薄待小姑的恶嫂子。”
    惜春听说立时摇着胳膊撒娇,颇有刚才巧姐在邢夫人面前的形状,探春看了只觉剌心,嘴上还得说着:“四妹妹小呢,嫂子可不就吃了现亏。”尤氏不以为意地说:“她嘴叼些,心倒热得很,让人吃了亏也甘愿。”又嘱咐了惜春几句才走了。
    探春问惜春:“好好地怎么又出了两个丫头?”惜春回说:“还不是大老爷哦是大伯,说是我是那府嫡出的小姐,身边只两个成人样的丫头不体面,又说若使了这府里的人,将来如何不方便,立逼着我哥哥嫂子送两个大丫头过来。我身边又没多少事,将来难道事儿就多出来不成,有什么不方便?”
    见惜春如此懵懂,全然不知贾赦已经为她想到将来陪嫁之事,探春心中更苦,只觉人人都有人疼有人顾念,只她孤零零一个人四处不靠岸,两行清泪点点盈腮。唬得惜春急道:“三姐姐是怎么了?可是在哪里受了委屈?”又一想:“你不过是去大伯母那里请安,大伯母也犯不上给你委屈受。可是下人不听使唤?”因这段时日尤氏很为她敲打了几次丫头,张口就道:“三姐姐你别急,咱们不好和老太太说,等明日我嫂子来了,让她和老太太说去。”
    探春边忍泪边引着惜春进了她的屋子,又和她说:“千万别和珍大嫂子说,我与你不同,你是她嫡亲的小姑子,如何为你出头都使得,我到底隔了一层。”惜春想想也觉有理,只好虚言安慰她,又让人去她屋里取尤氏刚带的果子来与探春同尝,究竟这果子在探春嘴里是何滋味,惜春就不得而知了。
    中秋前一天,京中专卖笔墨的那条青林街上,一间铺子敲锣打鼓地开了张。铺子不大不小,十六扇铺板早就卸下,一色白影月纱糊了窗户,在一条街显出头一份的洁静,漆得暗红的门面左右对开,两边挂了楹联:手里碳笔短,书中岁月长。当头三个大字:寻章阁。有懂行的人一眼能看出,楹联和匾额之字都是一人所提,正是内阁大学士那一字千金的笔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