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页
这吃和住不行,再说说穿吧,穿得也不行,土里巴叽的,她一个老太太都穿着轻薄的羽绒服,还是红色的,这里的人一个个都穿着灰扑扑的,要不就是蓝色的卡叽布不说,穿的还都是又厚又重的大棉袄。
还有自行车,他们那都是装着小马达的自行车又快又省力,这里还是那种老式自行车,那些骑的人在上面费劲巴拉的骑着,这么骑到目的地,不得一身汗了?
这种天一吹风,不得生病了?
这,就是大家削尖了脑袋也要来的地方?
郑老太太越想心里越是替顾家姐弟发愁。
第15章 找到了新乐趣
这两只在大X北可是吃得好,住的好,没受过一点的罪,就算是刚下乡那会,也不过是吃了一个月的苦,后来的日子可都是过得蜜里调油的好日子。
他们村里的大厨牛老二,天天就挖空心思想着做好吃的给小姑娘换口,就怕小姑娘吃得不舒坦。
现在好了,这里别说变着法子做好吃的了,连原材料都少得可怜。
这让小姑娘可咋过啊?
顾锦绣姐弟这两小只可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在她心里跟亲孙子,亲孙女没两样,这边这么苦,老太太是又心疼又急。
“老头子,我决定了,我不回去了,我得等这边都弄齐整了才回去。”
郑老太太越想越不放心,本来她想着和老村长把这里归整的差不多,就留下乔婶子在这里帮着做饭照顾顾家爷孙三个就完事了,可是现在她觉得光靠乔婶子肯定不行。
老村长也是这么想的。
这里要啥没啥,且收拾着呢。
两个老的一拍即合,郑老太太直接就跑出去。
别看老太太以前没出过门,一直呆在解放村,但老太太可是见过大场面的,办事利落的不得了。
她三言两语就跟胡同口晒太阳的老太太们就处好了关系,然后问明了邮局的地方就匆匆的跑过去了。
到了邮局,直接就找到了发电报的地方。
邮局的工作人员见老太太一身喜庆的红色衣服,还泛着光泽,而且衣服料子也不是她们常见的布料子,里面不知道装的是什么棉花,看上去就跟面包一样篷松,一看就是好衣服,立刻笑脸迎了上来。
“老太太,你要往哪发电报啊?”
“我给S县的解放村。”
“S县的解放村?”
邮局的工作人员愣了愣,别人也许不知道S县的解放村有多出名,但她们这些邮局里管着分发报纸的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解放村药厂横空出世,不但异想天开想出猪毛做药的点子,而且还研发出来举世闻名的治疟疾良药,五年前几乎是天天上报纸,让她们都快把解放村大大小小的事都背出来了。
也就是这些年报导少了,才慢慢的被大家淡忘了。
工作人员笑容更加真诚了:“老太太,你说的解放村是不是那个生产治疟疾药的解放村啊?
郑老太太又惊又喜:“哎呦,闺女,你还知道我们解放村啊?”
“那当然。”
一听郑老太太是解放村的人,邮局里没事干的人都围了上来,就连一边办事的人办完了也都聚了过来。
大家七嘴八舌的问郑老太太各种问题,郑老太太只要不涉及秘密的事都事无巨细,说得一清二楚,尤其是把顾锦绣着实的夸了一遍又一遍,为了取信于人,还把之前的苦日子和现在的好日子进行了对比。
那些人听到郑老太太说现在解放村还吃着大锅饭,每顿还都有荤有素更有新鲜的蔬菜吃,都大吃一惊,随后个个都笑郑老太太吹牛。
郑老太太不乐意了,拿出一直放在身上的照片,这照片是过年的时候顾锦绣给她家拍的全家福,拍的正好是吃饭的场景。
相片是省里新开的照相机厂生产的相机拍的,因为融入了高科技,拍出来的相片无论是色彩,还是清晰度,都是首屈一指的。
相机已经出口到了海外,国内根本就买不到。
众人看到郑老太太相片里一桌子的鸡鸭鱼肉,还有瓜果蔬菜,都惊呆了。
第16章 不让住校
“这下你们该相信了吧?看到窑洞外面的雪了没?厚厚的一尺呢,我们却在里面吃西瓜。哈哈哈……”
郑老太太得意地大笑,拉了一大波的仇恨值。
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些京都的人自以为自己是京都人,一个个拿下巴看人,看不起他们这些乡下来的。
乡下来的怎么了?吃的比他们都好!
最后郑老太太显摆完吃的,又显摆了一下自己超强的财力,要发一张数百字的电报。
要知道电报那是按字收费的,这张电报发出去,不得好几十啊?
邮局的工作人员劝道:“不如你打电话吧,你们那里有厂子,把你要买的东西用电话通知了寄过来不就行了?这还省钱。”
郑老太太财大气粗地挥了挥手:“厂子里的人忙着人,没人有空接电话,我哪有这个时间等他们接电话?发电报这不又清晰又快么?”
“可是这得好几十块钱,您看您要的都是不重要的东西,不如写信过去,一样写得明明白白的,这省下的钱能买好些种子了。”
“那哪行?这不耽误事么?”郑老太太急道:“时间就是生命,我这耽误的不是时间,而是我的生命,行了,闺女,发吧,我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