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页
他自认为作为父亲,对这个儿子已经仁至义尽了,现在是他逼得自己不能认他的,他可不想真的被气死。
倪宽担任代理副总之后,他原来的职务被一位能力比较出众的生产组长暂代。
远夏提出了业务部改组的计划,大家开始群策群力,对业务部门进行调整改组。按照地区,将业务范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比如华东、华南、华中、华西、华北、西北、西南等,每个区域选一名区域经理,下面再配有各省的客户经理和业务代表。
区域经理自然是从公司总部选出的。客户经理与业务代表最好是从本地招人,因为本地人更了解本地的实际情况,方便收集信息,更容易开展工作。
这么一来,公司要招收更多的业务员,但也能将业务推广得更为细致深入。
与此同时,远夏还准备在各省的业务点都开设售后服务中心,要为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售后问题。
他要将行远的售后服务做到全国第一,让优良的售后服务成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关于设立售后服务中心,公司其他高层还是有些疑虑,在销量比较大的地区设立售后服务中心还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区域根本卖不了几台,现在就设立售后服务中心,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
但远夏认为只要卖出行远机械的地区,就有设立售后服务点的必要,他深知口碑的重要性,行远目前的竞争优势是价格,现在他打算将售后加上去,开始塑造行远的口碑。
现在就开始着手打造口碑,等过几年国家大力投资基建时,优势就能够凸显出来了。
第200章 搬家
半个月后,梁洪昌从医院出院,直接搬进了公司宿舍,远夏将他安排在自己住的那幢宿舍楼里。
这里虽然老旧一点,但是有独立的卫浴与厨房。由于修建得比较早,周围的绿化已经很完善了,环境空气都不错,离工厂大门也近,出门买菜也方便。
而且这里住的都是老熟人,大家见了面还能聊聊天,不会那么无聊。
最关键的是,梁帅找不到这里来,不会再给梁洪昌气受。
从这以后,人们能常看见梁洪昌在小花园里散步,进行康复训练。
天气逐渐炎热起来,笼罩在人们头顶的阴云总算开始消散,重灾区的病例每天都在减少。中低风险地区的工作生活也都逐渐恢复了正常,学校也终于重新开放,郁行一也回到了家里。
直到6月下旬,北京所有的非典患者治愈出院,实现了清零,从发现疫情到结束,经历整整半年时间。
中国人第一次体验到全民皆兵的紧张氛围。
忙到七月底,公司在各区域的营销点也都建立得差不多了,各地的售后服务点还没完全落实,因为这个情况比较复杂。
有的地区机器销量少,专门养一个维修人员也不行,就算行远养得起维修工,但让对方长期闲坐,专等机器坏了去维修也不现实,这种情况便采取跟当地的车辆维修中心合作。
为对方提供工程机械维修培训,每月发一定薪资,或者按照维修次数给钱,相当于将维修工作承包了出去。
等以后销量大了,再设专门的售后服务中心。
至于销量大的地区,公司招收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再在当地设立售后服务中心,销量大的地区,可能一个县会设立一个服务点。
为此,公司还专门设立了服务热线,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联络方式。
今年梁洪昌卸任,公司又忙着增设营业点和售后服务点,事情非常多,远夏和郁行一都忙得没时间去北京,倒是郁振兴夫妇回了一趟越城。
因为郁行一的房子搬离的最后期限是九月份,八月的时候郁知文陪着父母回了一趟越城,二老冒着酷暑来越城跟老宅子作最后的告别。
二老在这个宅子里住的时间非常少,不过这也是仅剩的一些跟过去有关联的东西了。
经过这次疫情,二老大概也觉得世事无常,以后再回越城的机会恐怕都不会再有了。
这次疫情,也让郁行一的家人对远夏的先见之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提前准备了充足的物资,才没像其他人那样惶恐不安,让他们安全度过了这段艰难岁月。
就算不来看老宅子,二老也觉得应该过来看看远夏,跟远夏当面道声谢。
郁知文去年退休之后,并没有马上来北京生活,特力克还不到退休的年纪,他喜欢开车,想在新疆继续开车。
但经常开车的人哪有从不出车祸的,他车开得谨慎,但并不代表别人就谨慎。
去年夏天,特力克去克拉玛依送货,结果碰上一个醉酒的司机开着一辆面的撞上了他的车,面的撞卡车,吃亏的当然是面的。
责任不在他,但对方伤得非常严重,最后判他赔了百分之十的医药费,差不多两万块钱。
特力克非常郁闷,郁知文也觉得闹心得不行,便劝特力克将车卖了,去北京找点事做。
远夏得知这个消息,便给他们出了些主意,来北京开一家新疆饭店,只要卫生和口味过关,生意想必不会差。他们不会做菜不要紧,花钱雇厨师就行。
要么加盟柳新风的新风超市,在北京开个大超市,生意应该也会非常好。柳新风开超市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开起来也不会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