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页
只是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单靠他一人显然不够,需要有人帮忙配合。
这个意外便来源于叶孤城。
平南王也和叶孤城的相遇亦是一次巧合,叶孤城为习剑之人,但同时他也是白云城城主,南海飞仙岛和大陆隔开海峡,物资自然需要补给,而最近的补给路线便是岭南地区,作为南部地区的实际掌权者,平南王自然要和这一势力有所接触。
飞仙岛产珍珠、珊瑚等名贵珍宝,这些也是每年平南王要向京城送去的年礼的主要构成,平南王府所在的川蜀地区产盐,井盐质量要高于海盐,而且按照北宋的制度,盐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虽然南海有大片晒盐场,但那些都归国有,即便是原产地也无法购买到便宜的盐。
同时虽然飞仙岛靠海,但是要靠其自然资源摄取海盐并不划算。他们固然可以晒盐,但是晒盐的收取量无法供应全岛,且晒盐的场地会占用到岛上珍贵的耕地资源,煮盐就更不必提,水煮需要的炭火足够吃光道上所有的植被。
所以采买盐类、畜类、布匹依旧是飞仙岛和外界沟通的桥梁。
而除了其本身的渔获之外,叶孤城的父辈还在陆上购置了大量的土地,积极投资房地产,故而由于出手阔绰,又时常需求大量物资的飞仙岛很快被平南王府注意到。
经过了彼此一番试探性交往后,二者就商贸往来极其价格等方面达成共识,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平南王更是查到了叶孤城祖辈的身份,如此良人,怎可不加以笼络?
故而当时的平南王小世子多了一个剑客老师。
叶孤城当时已声名鹊起,靠着给小世子当老师的身份,叶孤城往来平南王府频繁自不会让人注意。
而且谁也想不到叶孤城竟然会参与到如此事件中来。
剑,百兵君子也。
在战场上刀靠着其杀伤力取代了剑之后,剑的存在比起说是兵器,不如说是礼器,江湖上剑客亦总是和清高出尘相关,更何况叶孤城在江湖上的称号为——剑仙。
仙入凡尘,实在令人慨叹。
但是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叶孤城,才让这一事件漏出了端倪。
比之平南王府身边接受过专业反套话训练的仆役,叶孤城身边伺候的人要好骗得多。
他们自也不知,这些假称是好奇岛上生活,想要采买岛上海产品的人其实是皇城司的探子。
这些人当然不知道叶孤城想要干什么,他们也没有确切的消息,只是零碎间泄露的抱怨露了底。
自去年开始,飞仙岛便开始对外抛售珍珠、贝壳、珊瑚、以及诸多海中货物,飞仙岛诸人自是不解为何岛主决议将这些货物早早售卖,若是压到来年小皇帝及冠日再售岂不正好,帝王生辰,无论是向上送礼也好,还是诰命们参与大宴需要盛装也罢,都是珠宝类奢侈品销量最好的时候。
故而他们实在不能明了为何城主会在此之前先行抛售,只为屯买粮食。
去岁又不是灾年,年景不错,莫非城主预先料到今年将会起灾祸?
只是白云城人们对叶孤城的信任充足,故而众人虽不解为何他有此举,却也能够表示明白,并且付之于行动。
于皇城司人看来,却是知晓为何。
因为叶孤城生怕自己所图失败会殃及白云城众,所以预先屯粮、盐、等生活必须物资,朝廷即便有令攻下白云城,但是介于此仅为泄愤之举,自不可能发动大兵,飞仙岛附近暗流众多,只要白云城诸人避之不出,又无人指引,想要攻入绝非易事。
大兵南下,每次军费开支巨大,只需撑上一年半载,朝廷自会退兵。
即便这件事和平南王没有关系,这一小小的举动已足够让皇城司关注到叶孤城了。
既然注意到了叶孤城,那么再将视线放到叶孤城最近的大举动——即同西门吹雪的约战也并不难。
中秋之夜,紫金之巅,虽说紫金应是南京紫金山,同汴京看似毫无关联。
但是,紫——紫宸帝星。
禁——万物之禁入,又有宫禁之称,若是将之勉强理解紫禁即是帝宫也可解释的通。
紫禁城的名称本就取自此意,先有紫禁,才有紫禁城,而非先有紫禁城方才出紫禁二字。
咬文嚼字将这二字强行牵扯皇宫也不难,只看有没有人能够想得到。
事实是,真的有。
那人便是夏安然挖出来的那一小吏。
此人来头其实不小,他姓寇,为前任三朝元老寇准家中小孙。
寇准当年遭王钦若迫害,虽朝中有王相为其求情,还是被刘后贬去了雷州任军,他本郁郁,却忽然发现家中小孙子天资聪慧,小脑瓜转起来特别快,老人一个兴奋,就将当时才十来岁的小少年带在身边培养。
这一培养,就养出了一个少年英才。
后来随着仁宗渐渐握权,在王旦的努力下,丁谓、王钦若等臣被仁宗排出中枢,寇准被再次召回,只是此时寇准已经是花甲之人,朝堂上又是其同期兼亦敌亦友的王旦掌权,他虽掌不得实权,日子过得也不错。
加上家族中出了一个好苗子让寇老爷子逢人就嘚瑟,终于将小寇嘚瑟到皇帝面前了,对于这位三朝元老,赵祯对他也十分尊敬,对于小寇也是充满了期待,又听闻小寇想要参加常试,便并未封荫,谁知说来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