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第891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原幽州包含了,东北三省,及京三省,也就是北京、河北、天津三地。
    到了大周朝,京三省已经不在幽州辖下。
    因山西、陕西、宁夏三个西北地区,绵延十万里大山,地势十分复杂,常有匪患出没,那边又联通了商道,与北狄部分接攘,朝廷在重新划分州辖时,就将这靠北的三地,划分到了北境幽州地界。
    又因幽州地广,位置特别,朝廷没在幽州设藩。
    后来周厉王自请去幽州镇守,今上首开先例,封了他定北王,原也是为了震慑,镇守北境的将领。
    没想到,周厉王自己在北境创下了不少丰功伟绩。
    大周朝不以郡治,辽东十八县,襄平是首县,襄平古城自古存在,是幽州的州治,因此又称幽州城。
    殷怀玺就在襄平城中。
    虞幼窈和殷怀玺之间,就相隔了一座大鞍山,那是东北地区,资源很丰富的地区,出产许多矿产,如奇石、美玉,还有比较名贵的药材,同时还能通过城城海岸口,从大海里获得丰富的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幽州军的战略物资。
    连城的气候和泉州相似。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便是冬季也不觉得冷。
    可是,一旦跨越了横在连城与幽州城(襄平城)之间的鞍山,就又是另一番天差地别的景象。
    幽州城多暴雨、大雨,夏秋两季日照很少,因冬季时间很漫长,气温很低,所以春季气候不显,每年到了秋、冬、春三季,也是苦寒。
    商船停在码头,王氏过来了:“连城这边情况不明,殷三和景流上岸去打探消息去了,我们先在船上等着。”
    虞幼窈点点头,又问:“接应的人过来了吗?”
    王氏笑道:“他们到了连城之后,每日都在连城码头徘徊,商船一到码头,就和我们就接上头了,马车货运都已经联系好了,等殷三和景流打探消息回来,商量看要怎么安排,可能还需要在船上呆两三天。”
    初来乍到,还带了大批的物资,有些太打眼了,肯定要先摸一摸连城的情况,才做下一步打算。
    殷三和谢景流这一去,就是两天。
    回来的时候,谢景流弄到了连城的舆图。
    舆图属违禁物品,几乎都掌握在官府及一些世家大族手中,便是谢府在外行商,也是走得朝廷规划的路线,不敢私自堪舆路线。
    “我打听过了,武穆王在北境物资较为丰富的一带,设了近百个流民收容营,连城这边临海,物资很丰富,城外就安置了营帐收容流民,由官府和武穆王派兵镇守,以防止流民作乱,以家族为单位,每家出一个壮劳力,以劳力换取粮食,家中没有壮劳力,可以做些缝补军衣的活计,每日提供一碗热汤,一块番薯。”
    虞幼窈松了一口气。
    再多的粮食,也禁不起大批流民的消耗,吃不饱但也饿不死,还有相当安稳的环境,这对灾民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谢景流脸上也有了笑容:“等到天气回暖,番薯会在整个北境,所有地区推广种植,武穆王鼓励种植柞树,养柞蚕,已经联系了当地擅长养蚕的人,传授流民养蚕技术,武穆王府会出面,联系一些丝绸大商收柞蚕茧,蚕丝等。”
    逃亡过来的人,以后很大可能会在当地安家,但是流民没有田地,背井离乡,在当地找活计也不容易,将来的日子会更艰难。
    大批流民聚在一地,若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时间一长肯定是要出乱子。
    大周朝的柞蚕养殖,主要集中在河南和山东两地。
    连城林木分部很广,以柞树为主,有天然的柞蚕养殖环境,只不过柞蚕养殖,却都掌握在当地的大户手中,所以产量有限。
    如果能发展出规模,不仅保证了部分逃亡过来,没有田地的流民,将来的生活,还能带动北境的商贸,百利而无一害。
    柞蚕是个好东西,蚕茧缫制蚕丝,蚕丝能织产锦、绫、罗、绸等,其中又涉及了印染等各种工艺。
    第786章 殷怀玺来了
    蚕蛹药食两用,价值很高,残渣可作鱼、畜、禽的喂养,是一条十分完善的商链,每一个环节都是商机,潜力和利润十分可观。
    谢府就有一部分丝绸生意,天然的渠道和人脉,几乎何以消化整个连城一带的柞蚕生意,可与武穆王府合作,大力发展柞树种植,柞蚕养殖等等。
    虞幼窈笑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看来北境的情况比我们想得要好上太多。”
    谢景流点头,意味深长道:“我还打听到,韶懿郡主几乎成了北境大部分百姓们心中的活菩萨。”
    虞幼窈瞪大了眼睛:“这……”
    谢景流似笑非笑:“流民们的主要食物就是番薯,这东西很饱腹又耐饿,大大减少了粮食的消耗,这是武穆王收容北境流民的底气,番薯是你第一个试种成功,也是你不遗余力的在北境推广种植,武穆王也大肆宣扬了你的功劳,收容营每天发放粮食时,都有流民手捧着粮食,嘴里念叨着你的名字磕头。”
    他就亲眼见到了这样的场面,成千上百的流民,高呼韶懿郡主千岁,画面很令人震撼。
    虞幼窈有些发愣:“我,我其实也没做什么。”
    谢景流揉了揉她的头发,轻笑:“《文昌帝君阴骘文》里劝人行善,时时处处随手行善积德,为善不论大小,行善不计得失,见挡路的荆棘,顺手砍掉,遇道路之不平,随手填平,你觉得这是方便自己通行,可也方便了后面的行人,也是在惠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