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本来太子就是康熙一手教导出来的,对于康熙的执政理念知道不说了解十分,也能了解七分。如今他又多了一世的记忆,只怕比康熙自己更了解自己。
结合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太子很容易就猜到,康熙原本是打算留着曹寅继续在江宁织造的位置上,等到合适的人选到位之后,慢慢地把曹寅换下去。
可是,接连出了这么多事,再加上今天王氏的一击,曹家的名声在苏州城就快要烂大街了。
康熙把曹寅放在这里,主要目的就是收揽江南士子之心。
而文人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清名。
今日过后,曹寅是彻底废了,康熙不得不再次打乱原本的计划,把曹寅调走,尽快派个人来接替。
只是不知,这仓促之间,康熙能派出谁呢?
太子在暗暗揣摩康熙的心思,大阿哥和三阿哥可没有太子的觉悟。他们俩还在为胤禛究竟该不该罚而争论。
也是因为太子一直没有说话,才给了三阿哥胆气。
他觉得太子都不敢替老四求情,说明这次的事一定不小,汗阿玛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胤禛的。
所以,他也是仗着康熙的势,竟然敢一递一句地和大阿哥呛声。
“大哥这是什么意思?王氏一个女人,不安安分分地相夫教子,竟然敢当众与夫君和离。这成何体统?”
大阿哥怪异地看了三阿哥一眼,简直想扒开老三的脑子看看,里面装得到底是什么?
“和离怎么了?既然过不下去,当然要和离了。”
虽然他自小就长在臣子家里,五岁之后才回到宫里。但无论是他寄养的那一家,还是惠妃,都是正儿八经的满族子弟,受到的汉化并不深。
所以,他自小接触到的思想就和刚入关的时候比较接近,并不觉得女子就不能提出和离。
当初在关外的时候,女人掌家的比比皆是,和夫婿过不下去,和离再嫁怎么了?
三阿哥道:“王氏入门多年,没有给夫家生下一儿半女,曹家没有休了她就是她几世修来的福分了,她还有脸和离?”
今年十三岁的大阿哥已经朦朦胧胧的知晓人事了,听了这话劈头就嘲了三阿哥一脸,“说得好像王氏绝了曹荃的根一样。曹荃没有妾室吗?没有庶子吗?庶子不是儿子?”
最后一个问题问出口,大阿哥恨不得当场撸袖子给三阿哥一顿胖揍。
要知道,他和太子相争多年,最戳他肺管子的就是“嫡庶”二字。三阿哥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诚心找揍!
他不知道荣嫔是怎么教三阿哥的,反正将来他要是有了庶子还责福晋不生嫡子,他额娘一定会打断他的腿的。
呸,不对,都被老三气糊涂了。
他的长子,一定是从福晋肚子里出来的。将来他绝对不要自己的儿子再经历和自己一样的尴尬,长而不嫡。
三阿哥强辩道:“我听说曹荃的庶子都是各自生母教养的,一定是那王氏恶毒,容不下庶出子女。”
“行了,都闭嘴吧。”康熙终于听不下去了,“你们堂堂两个皇子,好的不学,偏学长舌妇勾当,上书房的师傅们平日里就是这么教导你们的?”
这些不好的东西,肯定不是他教的,上书房那些师傅该好好敲打一番了。
三阿哥脸色一白,立刻闭嘴了,眼眶不由自主就有些泛红。
倒是大阿哥并不觉得自己说得有什么不对的,非但没有反思的意思,还对康熙道:“汗阿玛,曹荃能把妻子虐待成这样,曹寅身为家主不可能一点不知道。这样的人,怎么对得起汗阿玛的看重?依儿臣看来,该罚的人是曹寅才对。”
康熙沉吟了片刻,并没有马上做出决断,而是转头问太子,“胤礽,你觉得呢?”
大阿哥气恼地瞪了太子一眼,心下愤愤不平。
他觉得自己的意见很好,汗阿玛不采纳也就罢了,为什么要去问太子?
哼,太子肯定会和他唱反调的!
接收到大阿哥充满怨念的眼神,太子回以一笑,拱手道:“儿臣觉得,大阿哥说得很有道理。曹寅的确有治家不严之过,汗阿玛若是视而不见,只怕会寒了江南文人的心。”
咦?
大阿哥瞪大了眼,诧异地看着太子:老二居然没有反驳我?不过,我好像更气了怎么回事?
现在的大阿哥还不知道,此时他的感觉不叫气,而是叫憋屈,就是那种重拳出击,却打中棉花的感觉。
康熙欣慰地点了点头,“太子考虑得很周全,只是寒了江南文人的心未免危言耸听了。这些文人呀……哼哼,不能不给他们脸,却也不能太给他们脸。若不然,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
他点到即止,借机教导太子。
太子急忙躬身行礼,诚恳地说:“是儿臣考虑不周了,多谢汗阿玛教导,儿臣一定铭记于心,日夜思量,不敢或忘。”
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聪慧还好学的学生,更何况,康熙不止是太子的老师,更是他的老父亲。
见儿子的向学之心如此坚定,言辞间又对自己如此崇拜,康熙只觉得老怀大慰,后继有人。
不知不觉就被康熙抛之脑后的大阿哥:“…………”
——为什么你们说着说着就又把我忘了?
第118章 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