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如果您有制图的才气,如果您有好的点子,欢迎来稿!稿酬丰厚!
想要自由的创作环境吗?想要优渥的薪资条件吗?想要与各位同行交流学习吗?在家就能办公!月薪十五两起,快来加入我们吧!
一时间,匠心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风头无两,无人能及。
只要用过巧匠工具的,都会赞叹一声设计精巧,更难得的是东西好买、不贵!像是简单的削皮器,家家户户都用得上、买得起,有了它,削个水果削个菜啥的,分分钟的事。
除了削皮器,其他东西也逐渐普及,但生产者始终是买到图纸的工匠,按需生产,按需购买。
黄与义心情很是复杂,他压根没想到宋羊口中的图纸,居然那么多、那么奇特。他有些惋惜,开制图馆简直浪费了,那里头随便一件东西做出来都可以赚很多钱,有的图纸本身就价值连城。
他向宋羊进言:比较精细的图纸不妨就保密吧。别人若是有这样的方子肯定恨不得捂紧了,他家公子倒好,眼也不眨地就给了出去。
对此,宋羊道:不搞垄断,改善生活水平比较重要。
宋羊想的也简单,只有全国都改变了,他才可能去哪儿都能享受到。就比如加了弹簧减震的马车,如果只有一家马车行用减震的马车,那岂不是他去远一点的地方就不能无痛出行了?
对于宋羊的想法,黄与义直到多年后,看到彻底变了样的大元国才有所体会。
而此时,黄与义和姜覃只在感慨:
每个地方都有书斋,书斋和善工坊平日里没有利益交集,为他们代销,这叫借势;而能够有权代销的书斋,必须是一方土地里数一数二的大书斋,引得各个书斋争夺代理权,这是造势。
匠心坊笼络了工匠,笼络了平民,还能笼络权贵,由匠心坊出品的、带着巧匠二字的工具,不知不觉渗入社会的角角落落,这是聚人心。
最妙的是,人人都可以投递自己的想法到书斋去,匠心坊愿意采纳,还愿意给报酬,这是听民意。
而书斋赚钱了,工匠赚钱了,百姓便利了,匠心坊做大了,这是共赢。
这一条链一旦生成,轻易不会打破。黄与义做了多年的生意、赚了那么多年的钱,从来没想过这样干。以前的成功,非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这三个条件到了宋羊这,像是上赶着让他摆布似的。
而最让他震撼的,是他隐隐能看出,这是一盘大棋之下,深而长远的布局。
四面八方的钱就像是主动往他们怀里跳,黄与义和姜覃在外忙得脚不沾地,人手都不够了,程锋甚至动用了各地的镖局的人手。
匠心坊规模正在慢慢扩大,宋羊也提出了更多的约束和规定,比如售后保障、比如贴心客服,还有重中之重的监察监督。黄、姜二人啧啧称赞,他们公子的脑子到底怎么想的呢,殊不知他们公子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
匠心坊当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市场,而善工坊呢,善工坊只能干看着呀!
幕后老板宋羊收到两人的来信,看完后得意洋洋地往程锋桌上一拍:男人,以后我养你!
第85章 野男人
匠心坊的生意开始后,宋羊忙了很多。
首要的便是图纸,此时匠心坊的图纸几乎都出自宋羊之手,好在最开始的风头过去,匠心坊保持在每月有三至五份新品就行。宋羊没有立即把尹柏的作品摆出去,岁寒公子的名头必须用在关键处。
如今程锋和宋羊的生活步调高度一致,两人每天都要处理公务、画图或者学习,但不论多忙,晚饭一定要一起吃,饭后还会一块儿散散步。宋羊觉得,这大概就是他理想中的生活了,平淡且充实。
但宋羊也有愁得一直掉头发的事,首当其中的也是图纸问题。他需要更多的制图师,只是这件事急不来。程锋建议他先找会画图的人,或者收徒弟。
教学生什么的宋羊不考虑,但若说就近找能制图的人,宋羊立即想到了一个人。
壮山叔,在吗?宋羊踮着脚往陈家的墙里张望。
羊哥儿啊,你今儿怎么有空过来?陈壮山听到呼唤,有些惊诧,丢下手里的刨刀,抓起脖子上的布巾擦了擦汗,大步走过去拉开掩着的院门。
因为荷花婶子的关系,陈牛儿不在家的话,陈壮山一般都会把门掩上,防止自个儿的傻媳妇不小心跑出去。
有事想跟您商量。宋羊先把手里的篮子递出去,喏,我家做了好吃的咸糕,您拿几个尝尝。
嗐,来就来,带什么东西。但陈壮山也不是假客套的人,他去厨房里取了个大碗来,从篮子里取出两块咸糕,一闻味道就情不自禁赞叹了:香啊!一闻就知道用的材料都是好东西,谢了啊羊哥儿。
您别客气。婶子呢?
在屋里头玩呢,走,咱进屋说话去,外头风大。
嗳。
一进屋就能看到安安静静翻花绳的荷花婶子。
荷花对宋羊有印象,那双澄清如稚子一般的眼眸看到宋羊便亮起来,手里的花绳也没兴趣了,紧紧盯着宋羊,脱口道:新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