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女养家记 第60节
柳氏忍不住笑出了声,拿这个鬼点子多的女儿没办法。
“我是不是很厉害啊,阿娘?”
“是是是,咱家莞莞最厉害了!”
陈念莞继续找合伙人的事儿交给了柳氏,又将培训厨子的工作交代给了柳云,柳迟,以及柳河,自己则先去落实合伙人开分店作为品牌商支持应该提供的一切设备。
做河粉的窝箩以及铁锅铲子,陈家河粉店的特色工装,等等,以及最主要的,蚝油汁的供应。
把在楚州府找店面的事拜托给曾老爷后——反正曾老爷也要叫儿子们在楚州府物色铺子,曾家郎君熟悉楚州府的地段,找一家也是找,找两家也是找,叫他们帮这个忙,陈念莞毫不客气,等找到合适的铺子她再跑楚州府确定地址也不迟。
陈念莞找了篾匠找铁匠,又跑了裁缝店一趟,最后才回柳家村。
在下决心找合伙人开连锁店之后,在大表哥送酱肉干到抚宁县时,她就跟他们提过要将制造蚝油跟买卖的营生交给他们做,并且先设计出了装蚝油的陶瓷罐与陶瓷瓶,让大表哥拿着设计图找瓷窑先烧制一批试用,另外还让他们尽快收购生蚝跟生蚝干,以及两三种做蚝油的原料。
陈念莞带着许老头回到柳家村时,那第一批装蚝油的两种容器都已经烧制出来,送到了柳大舅家,陈念莞刚好可以验货。
瓷罐是上窄下阔的胖身罐子,瓷瓶则与现代装蚝油的玻璃瓶类似,考虑到运输跟密封性,两种容器都选用厚瓷身,不容易破碎毁损。
“有试过两种容器承装蚝油后存放效果如何吗?”陈念莞问。
她嘱咐过大表哥,瓷器在装蚝油之前,必须高温杀毒,也就是将容器洗干净后,放到水里烧开烫热,再拿起来沥干水分,保持分装环境干净清洁,而后冷藏保存。
大舅母点头,现在熬制蚝汁调配蚝油的人手,主要是大舅母,四舅母跟大表嫂。
现时是农忙季,大舅,四舅跟大表哥以及柳青主要都忙田地里的农活去了,因表哥/表弟都到县城跟着她做营生,还找了不少本村的农户跟雇农帮忙。
“两种都可以。”大舅母道。
瓷罐容量大,但使用起来没那么方便,瓷瓶容量小,可是随取随用。
陈念莞也是考虑到存放问题才设计两种容器的,方面使用人看需取用:合伙人生意好,蚝油耗费大的情况下可以买瓷罐装的蚝油,要生意一般,对蚝油需求不大,则可以选择进瓷瓶装的蚝油。
毕竟蚝油不经放,一旦开封,最好的口感在半个月左右,一个月蚝油味道就会大打折扣。
陈念莞表示满意,将带来的张二郎写的“陈家酱汁”笔墨交给了大表哥,让他先去订做一批容器,两种各两百个,然后将这“陈家酱汁”字样以及增加容器内部的标刻符号印到瓷器身上,至于后续需要多少容器,让他们看产量来定。
接着便去查看炼制出来的蚝油的存放点。
*
现代蚝油密封的情况下,蚝油可以存放两年,但这也是在冷藏条件下。
陈念莞建议柳大舅用家里的地窖,储冰存放,做不到两年的有效期,也务必要尽力做到一年或半年的保质期。
市面上新鲜生蚝可维续期只有九月到四月,五月初开始,生蚝会陆续进入繁衍期,余下的几个月要炼制蚝汁,虽然也可以用蚝肉干来熬制,但风味上会比新鲜生蚝做的味道差一些。
所以她才会叫柳大舅一家在这个月里头尽量多收购最后一批生蚝,她在抚宁县也让柳风四处购买了许多生蚝,让柳氏跟柳云也抽空开始炼制蚝油。
她既然选择把蚝油的炼制方法作为底牌自己握着,就必须确保蚝油的供应必须跟上。
在柳大舅家新挖的地窖里,陈念莞看到了里头冷藏的一瓦罐一瓦罐的蚝油,表示很满意。
“这存放的地儿倒是多的很,地窖么,不够可以随时让你大舅叫人来挖,就是要冷藏这点……”大舅母表示为难,“如今天儿还不算太热,这地窖里的温度还行,等天气热起来了,怕是得买冰。”
没错,要冷藏储存蚝油,就得考虑让地窖保持低温状态。
陈念莞表示幸亏她家里头的地窖是拿来做冰窖用的,冰块充足,存放蚝油完全不是问题。
但重中之重的是柳大舅家这头,最大的蚝油炼制基地,必须确保良好的存放条件,就必须供应大量的冰块才行。
便是考虑届时把蚝油运到抚宁县燕来巷她家,途中两个时辰的运输,也需要冰块降温。
那之后交付给合伙人,也必须替他们预备一些冰好在路途上保证蚝油质量。
柳家村的农户都没有在冬季存冰的习惯。
明年他们可以学着存冰,在冬季储藏现存或现冻的大量冰块,但今年的存冰问题,苟待解决。
要知道,夏季时,冰块是富贵人家才舍得用的奢侈品,一块冰得花一两银子,柳大舅家怎耗费得起哟?
所以,还是得使出那个绝招,硝石制冰吗?
陈念莞苦笑。
柳大舅等人从地里干完农活回来歇息吃饭的当儿,陈念莞已经决定。
事到如今,也就只能马上找渠道买硝石了。
不论是硝石制冰还是存放冰块,都需要密封的空间,所以陈念莞针对柳大舅家的地窖提出了改进的方式,又画了两张专门用于存放冰块的木箱子,给他们找木工打造出来,而后才重新签订了专门针对蚝油销售二八分成的契书。
柳大舅作为柳家话事人,做主让四舅签了名,表态这蚝油营生主要由四弟家负责,四舅毫无疑义地带头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哎,我说,莞莞呐,做这蚝汁,我能找村里头的其他乡里帮忙吗?”柳大舅问。
柳家眼看着富起来了,现在又见他们忙活晒制酱肉干的营生,村里头有人上门打听这买卖,之前因为只有一个进项,柳大舅不好做主,现在做蚝油做得急,人手明显不足。
再说蚝油的秘制只在于最后一道配方工序,让人只学蚝汁提取,没涉及到最核心的机密,柳大舅就想,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帮忙熬蚝汤就可以了,那样能炼制更多的蚝油。
陈念莞想想,只剩下一个半月不到的生蚝收获期,时间确实不多,可以雇人先炼制蚝汁储存起来,迟些时候再慢慢配制蚝油也行,于是点头:“这营生是大舅您在做,你看怎么方便就怎么来,注意秘方技巧不会泄露就成。”
既然打算把蚝油生意给柳大舅家做,她就打算放手给他们自己做,能者虽然多劳,可多劳容易过劳死。
“莞莞放心,我只找信得过的人做这事。”柳大舅拍胸膛保证。
于是陈念莞就拿着新签的蚝油供应商得合作契书回抚宁县找人买硝石去了。
硝石因为提取困难,矿源有限,再加上敏感用途,在本朝的销售其实很受限制,基本上被官方管控了起来,一般人接触不到,硝石用于民间也就限于医药业跟陶瓷业。
所以身为小户人家的陈念莞,有钱也买不到,唯一能接触到硝石的机会,就是去医馆。
可就算是去医馆直接找大夫要,人家也未必给的。
首先你得叫人开含有硝石的药方,可大夫是对症下药的,你有得要硝石入药的病吗?
就算你伪装是,人家开出的药方里硝石的含量也极少,那么一点点的一钱几钱,也制不来冰。
难不成她还跟大夫说:哎,大夫,我觉得药方子里硝石可以给我开多一点点,一两怎么样?
大夫肯定会以为她疯了。
所以她或许要发散人手几个医馆走一遍,开多几张药方,指不定能凑个整数,可也不够花的。
幸亏如今有了六个合伙人,要找什么的时候,比起自己抹黑抓瞎,有了更多的渠道,在陈念莞打算动用这个笨法子的时候,那位李富商家送来学艺的章厨子说:“陈东家是要找硝石?或许我们老爷可以。”
陈念?????莞的眼神儿如灯一般叮的一下就亮了。
李富商家里头有很多产业嘛,其中一个产业就是瓷器买卖。
他不仅仅是有一家专门的瓷器店,还拥有自家专属的窑炉,自产自销。
而硝石在陶瓷业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配制彩釉颜料的原材之一。
李富商是专门做权贵消费者生意的,瓷器制作精良,也少不了繁复的花色图纹,自然有色彩需求,所以能合法购入大量的硝石原材。
陈念莞当即通过章厨子问李富商,能不能送一些硝石到抚宁县来,她重金购买。
看在生意合伙人的份上,财大气粗的李富商爽快答应了,本人没来,叫自家其中一个掌柜的,遮人耳目下陆续分两次拢共送了二十斤硝石过来,便宜收了陈念莞三十两银子。
陈念莞就……
心疼得不得了。
可也没办法,好歹东西是弄到手了。
况且硝石制冰是可以再利用的,自己买一次先应付眼下的危机,来年冬季的时候注意提前存冰就不用花这笔冤枉钱了。
再不济,等将来抽空,她到外头山野去找找岩洞亲自提炼收集硝石去。
陈念莞在现代尝试过硝石制冰,如果直接用水,估计是一比一的比例,划不来,所以她决定用冰水制冰,预估可以达到一比三的比例,而后利用制造出来的冰块再继续冰冻凉水,制冰,如此循环持续下去,只要冰水足够,制冰空间得当,很快就能储存够足够的冰了。
再一次回柳家村时,她就从自家地窖里挖了两桶冰出来,用棉布覆盖得结结实实的,这样就算到柳家村后冰融化了,那刚好是冰水,可以马上用硝石重新冻结起来,也省了许多原料冰水。
存放蚝油的地窖已经按照上一次她提的建议,诺大的空间改良后做成了封闭状态,里面又分了两部分,靠里头用砖头泥浆垒了一个较小的空间存放冰块,外头一圈用木桶装准备冰冻的水,余下的大空间才放置搁物架摆放罐子跟瓶子。
陈念莞一到,就马上招呼着将那两大桶半融化的碎冰搬进了地窖里。
柳大舅知道了蚝油冷藏的重要性,不知道从哪里也买了几大块冰回来,估计花了不少银子。
陈念莞送来了十五斤硝石,先解说给柳大舅跟四舅看,接着进了地窖里存冰的密闭空间,让他们照着样子,先用一个大桶抬了常温的水进来,利用冰块冷却成冰水状态,才用隔水炼冰法将硝石一点点放进去,候着。
等一桶冰水凝结后,再换另一桶冰水,反复进行。
等陈念莞第二天离开柳家村时,地窖里的冰已经存多了六十斤。
柳大舅一家满心欢喜,陈念莞让他们继续用这个法子炼冰,看需求炼多少存多少。
这头储存蚝油的冷藏条件既然达标,陈念莞也就不管了,抽空去看了看柳大舅家专门炼制蚝汁的伙房。
先前只有三个锅炉的灶子,在柳大舅招人后又多开了五个炉子,由大舅母作为主管,后续的秘制调配,则由四舅母跟大表嫂负责。
柳大舅则跟陈念莞介绍,这新招的几个人,都是知门知路的,一位是二姥爷家的女眷,一位是大舅母家的后辈,还有大表嫂郑家的两位姑娘,另外四位,则是柳家村里头相熟人家的嫂子姑子,都是勤快能干的。
人员身份来历靠谱,分工合理,陈念莞便不多干涉。
临行前,柳大舅问起了她们开年买的十四亩地,打算要种什么?要是没有特别的想法,他就帮她们娘儿仨拿主意了。
陈念莞在要将蚝油的生产交代给柳大舅家里头时,曾经是有过想法的。
要不在自己买的田地里种种香辛料?
比如花椒,茴香,小豆蔻等等,但问题是这些香料种植都讲究气候跟环境以及土壤适应性,不是每种香料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种植的,就是种植下去了,也得考虑成活率。
再说柳家村放在现代,应该属于江浙偏南靠海的一带,气候比北方温和,按理说,是能够考虑种植一些芫荽,肉豆蔻的,可柳家村的人很少人尝试种过,大多数种的都是水稻苞谷之类的主食,并没有经验。
真想成功种出来,恐怕要反复试验种植几次,可得费老大一番功夫,那香料本身就贵,种子自然也不便宜,她兜里没啥银子,暂时也干不来一掷千金。
再加上香料的种子难觅,真要种还得去码头问问行商以及归航的海商买,极不容易,今年在柳家村买地又买得迟,没有预料并规划,怕是过了种植的最佳时机,所以陈念莞就此作罢。
需要的时候,还是直接买吧!
毕竟如今自己需要用到的香辛料种类也不多,就是实在要用的,用量也不算太大,也能买得到,除了胡椒实在太贵,买的时候还得掂量掂量,其他香辛料的价格她咬咬牙还是能接受的。
加之现在手头上银子越来越多,能买到就别折腾了。
“种田这事大舅你比较有经验,自然是都交给你了。”
至于到时候田地的收成,陈念莞相信柳大舅一家的为人,断不会让自己吃亏。
柳大舅乐呵呵的,答应了。
柳大舅是眼瞅着自家的侄子们跟着外甥女做活计后,一点一点银子赚回来的。
如今各房的日子都有了起色,尤其是侄子们赚回来的钱银,无怨无悔地依然上交六成给公中,由着他长房这一户的人掌管,钱银过手,他们柳家的家底一下就厚了起来。
自家长子跟四弟其实都在羡慕侄子们能到县城里干活计,但他倒是看得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