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166节
可晚上他偷偷打开隔层看时,笔记本却没抵在隔层里头,这能为啥?必然是有人翻了。
只能是茗茗。
再仔细瞅瞅,发现相片的位置也不太对。于是宁渝装作不知,就想看看茗茗私底下到底在搞什么花样。
乔茗茗是半点都不知道自己已经露馅了,她还正处于自得中。得意这么久了,竟然没被宁渝和衡衡发现。
“我给你准备了个礼物。”她说,“你快猜猜是什么?”
宁渝想了想:“画?”
他看蜡笔好像被动过。
乔茗茗更得意了,下巴一扬:“不是,你再猜猜看。”
宁渝又回忆了一下,前几日发现木桶里面有土,还是新鲜的泥土,而自己最近又没去挖过土。
于是道:“捏陶人?”
乔茗茗:“……”
“不是!”她理直气壮说。
但明显有点慌有点心虚。
怎么回事,这人怎么猜得这么快?
宁渝慢条斯理地吃着面条:“那就再准确点,是我爸样子的陶人?”
乔茗茗两只手都攥紧了,再次摇头:“不是不是,猜错了。这么做出来能看吗,你也不多想想。”
宁渝捧起碗把汤都给喝了,道:“那就是和这个相近的东西了。”
乔茗茗嘴巴动了动,想反驳却又没法反驳,头一转,不看他,扁扁嘴巴嘟囔:“你神算子啊你,怎么猜出来的……”
她说着来到床边,用力把床底下的木头箱子拉出来。
宁渝还真挺好奇的,他走过去看,箱子打开后,只见有一面崭新的景象出现在他眼前。
他恍惚一瞬,道:“这是我们家。”
乔茗茗咧嘴笑:“对嘞,咱们首都的房子,我复原出来的,瞧着还不错吧,是不是特别像啊,我连磨盘和水井都复原出来了,窗户格子我花大力气去雕的呢。还有这树,这柿子树,都算艺术品了。”
她半点不觉得自己是在王婆卖瓜,是真的越看越喜欢。
可宁渝注意到的是,院子里的人。
他一眼就认出来,坐在墙根底下,还戴着眼镜的是他爹。
宁渝鼻头微酸,好几秒才反应过来:“你这是……什么材料?”
乔茗茗:“小锐给的,软陶泥。”
说着就把董锐自己琢磨出软陶泥的事儿说了,还感慨:“这孩子真有一手,不去读大学太可惜了。”
宁渝眼睛水润润的,笑道:“谢谢,我很喜欢,特别喜欢。”
乔茗茗松口气,傻笑:“喜欢就好。”给宁渝送礼物,着实算件难题。
衡衡冲进来了,还穿着睡衣睡裤,头发乱糟糟的跑进来。
他大喊:“我就猜到妈妈你有东西瞒着我,就是这个对不对!”
说着蹲下看,认真看。
指着一个小人儿说:“这是我,这是妹妹,这是爸爸妈妈,这是……”
他不认识了。
宁渝叹气:“是爷爷,还有奶奶。”
“那这两个人呢?头发更白。”
“是爸爸的姥姥姥爷。”
“哇塞,爸爸的姥姥姥爷,就是那个只给爸爸吃青菜的姥爷?”
……小屁孩,事记得真紧。这话说完,差点被他爹揍一顿。
宁渝什么伤感的情绪都没了,兴冲冲的把东西收好,直接放在他们床边的窗台上,“礼物就得天天看,我很喜欢。”
这是他第三次说喜欢,乔茗茗真心感受到了。
因为收到一份喜欢的礼物,宁渝一整天的心情都很好。
等晚上回来,乔茗茗做好了一桌子的菜,然后把孔老师他们请来,以及舅爷和周主任,还有芸芸和苹果两对夫妻,足足在后院摆了两桌才坐下。
菜是乔茗茗今天骑着自行车去公社和隔壁黄庄买的。去公社里买了好几斤的猪肉,正巧碰见羊肉也买了几斤。
差点被后头排队的人嘀咕,在计划经济年代一口气买这么多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
后来又去黄庄买了鸡和鸡蛋,做了半下午才做出这两桌子的菜。
有香辣猪脚,五花肉,脆皮鸽子,还有萝卜羊肉汤还有板栗炖鸡,以及两大盆酸菜鱼。
二十来人呢,而且都是胃口大的,说说笑笑间就把饭菜全装进了肚子中。
乔小弟喝了酒,趁着乔茗茗不注意喝了三杯,脸颊通红通红的,实在撑不住了就躺在屋里的小竹床上。
其余人也有许多都带着醉意,直到月上柳梢头,才渐渐离开旧牛棚各回各家。
“起来!”乔茗茗气得直拍乔小弟:“你什么年纪什么酒量啊,学着别人喝酒,未成年人不许饮酒啊晓不晓得?”
乔小弟脸上红晕还没消呢,喝得死醉死醉的,乔茗茗压根拖不动。
宁渝正好洗完碗,进来一看,就赶紧帮忙搀扶。夫妻俩一人一边,总算把这人搀扶到衡衡房间去了。
衡衡捏着鼻子,瓮声瓮气:“我不要和舅舅睡一起。”
乔茗茗:“妈不舍得让你和他睡一起,这种醉鬼只适合睡地上!”
地上放了稻草垫,稻草垫上还有草席,这种天气冻是肯定不会冻着。
得,就这么睡吧,要不然还能咋办,只有这个待遇。
夫妻俩把人往床上一扔,拍了拍手,再把被子一盖,一切圆满解决。
衡衡满意了,等爸爸妈妈走后,又追出去看了看。看完回来,歪歪扭扭地在纸上写:10月6日,爸爸生日……酒gui……小jiu地上shui,爸爸亲妈妈,一起去洗zao……
爸爸有自己的日记,妈妈有自己的日记,别人有的,他也要有!
夜深人静,月明风清。
今日的天空很晴朗,夫妻俩好半天才从洗澡间里出来,回到屋里时已经双双疲惫了,然后相拥而眠。
月夜良宵,宁渝睡前想着,若再问一次自己听到“幸福”二字时想起什么场景,或许他脑袋里最快浮现出来的场景要更替了。
第103章 前往绵山
秋去冬来, 进入立冬后就代表着冬天即将到来。
但立冬这天气温却没怎么降低,只有片片从树上飘落的叶子预示着冬日已至。
这日村里的秋收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原本金灿灿的农田变成光秃一片,晒谷场和村北的大空地上最后几波的稻谷即将晒完入仓。
棉花地里只有枯枝, 大豆地里的叶子更是已经渐渐在腐烂。稻田里的鱼已经捞上岸, 猪圈里的猪只只都上了两百多斤, 就等待开宰。
唯有榨油坊是热闹的,以及那种满油茶树的山中也有人影在不停穿梭。
乔茗茗在寒露那天开始安排村民们采摘,进入秋分后, 油茶才成熟。经过阳光的再次照耀,十多天后就是寒露, 寒露这天油茶籽的含油量会达到最高。
董老三道:“你们村的油茶树是白花油茶树, 挂果比较快,最适合在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之间采摘。”
他确实特别懂油料作物,这段时间有他的帮忙乔茗茗属实轻松许多。
但是村里油茶树多,寒露和霜降之间的这段时间才几天啊, 肯定摘不完。
董老三就又说:“最迟立冬, 立冬是一定要摘完的。”
他觉得今年的冬天来得早,又来得凶猛, 如果立冬还没摘完,那么油茶籽的品质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于是村里人在秋收结束后,压根没休息,又被乔茗茗给带到山上去了。
因为村里人不够, 她又到公社找周主任,在周主任的安排下, 她从秋收结束得比较早的村子里招了不少人来。
这时候干活不讲究钱, 也不能讲钱, 只要做好一日三餐就行。
因为上阳村的富裕声名远扬,所以招人时很是顺利。
大家都觉得,你们当初庆祝时都是大鱼大肉的吃着,如今找别人来帮忙应该也不差吧。
乔茗茗稍微估算了一下,一口气请了二十位大汉,瞧着就特能干活的那种。
村里把食堂给整出来了,先杀了一头猪,又买好几只鸡,一是给他们村里人补身体,二就是招待这些外村人。
于是紧赶慢赶,终于在立冬这天把最后一片油茶树上的油茶果都给摘了下来。
因为时间紧,所以村里都是边摘边晒边去壳。去壳完,还有人专门烘烤。
榨油坊的隔壁又盖了间烘烤屋,董老爷子没事干的时候就在里头教村民们怎么去烤。
他好歹也是管过榨油坊的,在这方面自家也是家学渊源,虽然不像小儿子那样正经去学过,但耳濡目染下他懂的可比村里人多。
当立冬这天,最后一批油茶果下山时,第一批的山柚油已经从榨油坊里制作完成了。
色清味香的山茶油在村里诞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上阳村山茶油,由上阳村一手产出。
礼堂又被收拾出来,装油,贴标签,然后装车,送往那些已经谈好订单的厂子中。
除去往年的几个厂子外,今年村里原本还有扩张计划,奈何产量跟不上只能作罢。
乔茗茗痛惜扼腕,望着前年种下去的,明年才能挂果的油茶树很是遗憾。
而苹果早就迫不及待地去各个厂里谈明年的订单了。紧接着就是押送着这批山柚油到各个厂里和公社中。
苹果在八月份时生了个儿子,孩子还小,前两个月她还能在家里陪陪,等到十一月份时她就待不住了,骑着自行车,整个县城到处跑业务。
惹得周三叔破口大骂,嚷嚷:“一对爹妈都是不疼儿的,可怜我孙子这么小就喝奶粉。”
有人就说:“奶粉好东西啊,有奶粉喝很不错了,当年没奶粉只能喝米汤呢。”
“不错个屁,赚钱买奶粉,为啥不闲下来自个儿给孩子喂奶?”周三叔真是这么觉得的,非要倒一手,然后还给他孙子喝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