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两手准备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张正书还有一句话没说——皇帝也是人,他也会出错,所以做官的最大目的,就是纠正皇帝的错误,让一切都回到正轨。但是,张正书觉得这句话杀伤力太大,才忍住没有说出口。
“这事呢,还太遥远。”张正书笑道,“你还年轻,做官没那么早。先去写稿子吧。对了,小报一事,怎么样了?”
赵鼎连忙说道:“按照小官人的意思,已经拟好了,在这里,请小官人过目。”说罢,赵鼎把一张宣纸递给了张正书。
这小报是张正书的另一手准备,凡是《京华报》不敢写,不敢说的话,就全由小报来实现。反正汴梁城中小报这么多,谁又能抓得住张正书的把柄?两手准备,总是好的。
摊开小报一看,张正书觉得写得挺不错的。根据交趾的实况,给了朝廷很多建议。比如,从哪个方向攻打交趾胜算最大,在哪里能找到金矿,一年能挖出多少金子,一年能怎么耕种可以让水稻一年三熟。甚至,连怎么把交趾百姓迁徙到兰州都写到了。更别说细致到如何管理当地百姓,如何一手文化,一手刀剑教育交趾百姓,几乎是事无巨细,简直可以直接拿去施行了。
“甚好!”
张正书大加赞赏道,他庆幸自己真的没看错赵鼎。“如此,我拿去刻印了……”
走了两步,张正书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是了,待得七夕过后,你与我一同到县学进学罢!”这件事,张根富已经跟张正书透露过底细了,只要多纳些钱粮,入县学只是走个过场罢了。其实,在宋朝这时候,很多富绅子弟进入县学,无非就两个目的。其一,自然是为了做官了,三舍法的确立,使得县学、州学、辟雍,再从辟雍入太学,太学到了上舍后,便能进入殿试。殿试合格后,就能做官了。其实这条路,比科举更不易。三舍法就是不断在考试,几乎是每月一考,想要做官,就要努力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厉害。然而,元祐更化后,三舍法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想通过这条路升官的学子,全都转到了科举的战场上。无他,就因为是县学、州学出身,几乎可以视作自己人了,殿试取得好名次的几率大大增加啊!
富绅子弟进入县学的第二个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免除身役的特权而已。很显然,张根富也是这么想的。因为凭着张正书的学识,几乎是没可能升到州学。既然没可能升学,也得不到推荐考科举,那么就只能花钱买进学名额,免除徭役了。
那赵鼎进入县学,则完全是金钱起的作用了。
张根富也希望有多个人陪张正书读书,说不定还真的有转机。毕竟张正书现在才刚刚束发,还有奋发而起的机会的。多少进士,不也是三十多岁才考中的?所以,张根富很乐意掏钱,再加上赵鼎的文章确实很好,十三岁能写出这种文理皆有可观的文章来,县学教谕看了他的文章,自然是欢迎这种学生的。
“谢过小官人!”
赵鼎也没想到,张正书会这么快弄好学籍的事,当即大喜过望,给张正书又施了一礼。
张正书坦然受了,笑道:“莫要学仲永!”
虽然《伤仲永》是王安石写的文章,赵鼎不太待见这个介甫先生。可《伤仲永》他也是看过的,自然明白张正书的期待,认真地说道:“吾家贫,如何能不用功?家母年迈,不忍卒看其辛劳,自是要发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欧阳文忠公(欧阳修)亦曾有云,‘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如此,如何敢不用功?”
张正书点了点头,抚掌说道:“善!”
让赵鼎去教导那些张家庄孩童认字之后,张正书便带着来财出门了。
自然,张正书是去大相国寺东门大街旁的“勤卷堂”,打算雕版刻印这小报了。
“张小官人,甚久不见,近来无恙否?”
“勤卷堂”的陈掌柜见到张正书来了,连忙出迎道。要知道,张正书可是他的最大、最稳定的主顾了,单单是刻印一期报纸,都足够让“勤卷堂”收入十余贯了。要知道,这是他卖出好百本书才能赚到的钱啊!
“无恙,无恙……”
张正书笑道,“陈掌柜,先前我跟你说的事,你可思虑清楚了?”
原来,张正书想要安排那些张家庄的孩童过来当学徒,工钱什么的都由张正书出,“勤卷堂”只需要教技术就行了。只是陈掌柜说是要考虑考虑,不知道现在他考虑成什么样了。
但张正书知道,他是不想出售技术的。毕竟,如果张正书在“勤卷堂”刻印报纸的话,那么陈掌柜等于守着一个会下金蛋的鸡,几乎不愁吃喝——当然,张正书也得在他这里印刻才行。要知道,在大相国寺东门大街这里,书铺可是有很多家的,“勤卷堂”并非是独家生意。要是陈掌柜不答应,那么张正书高薪挖一个雕刻匠过去,也是可以的。而且,这种事无法避免。这些工匠都是看薪酬的,除非他很重情义,不会跳槽。可东边不亮西边亮,一个工匠不跳槽,总有一个会跳槽的啊!
“小官人,你这是何苦来哉呢?”
陈掌柜还想说服张正书,“要不这样,小的再算便宜一些给你,这总该可以了吧?”
张正书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陈掌柜莫要觉得我是想省钱,并非如此。”
陈掌柜一愣:“不是省钱,却是为何……”
“我是为了省时间……”张正书叹了声,说道:“这报纸更新的速度太慢了,跟不上需求啊!所以,我想改良活字印刷术。你且放心,油墨纸张,我都会让你提供的,甚至日后忙不过来之时,还要分一部分给你这店里印刻。”
陈掌柜虽然有点不满,但张正书话说到这份上,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那小官人今日来,可是要刻印报纸?”陈掌柜怕张正书一怒之下找了别家,当然要好声好气伺候着。
“报纸,估摸还得两日才行。今日,是要发一份小报。文章在这,你与我用小报的形式,先印刻五千张吧!”张正书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