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千山青黛 第8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你放了他们,我随你走,直到你安全离开长安。”
    “郎君!不可!”何晋吃惊,急忙出声阻止。
    话声随风也传入承平宇文峙等人耳中,全场一时静默,众人神色各异。
    陈思达低头,仿佛沉吟了片刻,忽然笑道:“裴郎君有如此的胆量和胸襟,我十分佩服。好,我信你一回!”说完,下令将安国使王等人放过去。
    这几人今夜可谓是无妄之灾压顶,乐宴归来入睡,从帐篷中稀里糊涂被人用刀架着脖子做了人质,熬到此刻,一个个早就心惊胆战,此刻得了自由,跌跌撞撞地朝着裴萧元走去。
    陈思达紧紧地盯着,等到裴萧元果然如诺,下马,又远远扔了他身上携的刀和弓,连腰间蹀躞带上系着的一柄小便刀也解了,表明不携任何武器后,朝着身边之人使了个眼色。
    他的心腹心领神会,立刻带着人冲了回来,一下便将裴萧元和还没走多远的安国使王等团团围住。
    在何晋以及再次沦为囚徒的使王等人发出的一片惊呼和咒骂声中,陈思达仰天狂笑。
    “裴萧元!你还是太嫩了!老子实话告诉你,今天我不止要人质,我还要杀了你!这是你自己找死的!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你还不是一直想杀我!”
    “你也莫怪我,要怪,就怪你的父亲太不识时务了,阻人青云之路!何况,当年不让他们回长安的,不是我陈思达,而是当今的皇——”
    裴萧元方才便一直举着火把静静立着,此时眼神猛地转为凌厉,振臂一挥,掌中那一支燃烧着的火杖便朝着对面的陈思达呼呼地飞旋而去,砰一下,不偏不倚,火团重重地砸在了陈思达的面门和双眼之上。
    霎时,火星四溅,火杖烫得他当场面皮起泡,双眼剧痛。
    他惨呼一声,手中的刀坠地,双手捂脸,半身在马背上摇摇欲坠。
    这一幕发生得太过突然,周围的人全部惊呆,尚未来得及有所反应,只见裴萧元又已将那个经他身边的安国使君一掌按压在地,探身夺过羁押使君之人的刀,接着,纵身一跃,人影便如鹰鹞一般前冲,朝着陈思达扑去,扬臂,手腕一转。
    伴着一道划过空中的冷冽如水的刀光,噗的沉闷一声,陈思达的人头转眼便和他的颈项分离,高高地飞了出去。
    在喷射自断颈的一阵冲天血雨里,陈思达那坐在马上的半截身体一歪,砰地坠落在地。
    几乎是与此同时,他那一颗头颅,带着两只捂眼的一道被砍断的手掌,相继也自空中下坠,啪啪几声,纷纷掉落在地。
    片刻之后,附近的人终于反应过来,惊呼出声。
    何晋纵马,飞一般地冲了进来,用长槊从地上挑起陈思达那一颗血淋淋的人头,高高地悬在槊顶,向着四面甩荡,迎风厉声呼:“逆首陈思达已被裴郎君斩杀!头颅在此!尔等谁再敢反抗?”
    裴萧元纵身跃上附近一块高地,高声道:“诸位,尔等皆为神武军将士,食君之禄,与陈思达不同!他已伏诛,尔等只要归降,陛下必不深究!”
    附近那些跟从陈思达起事的普通卫下将士早被方才的断头一幕骇得目瞪口呆,此刻又听他如此发话,火光照耀,看去便如神明一般,无不从心底里感到敬服,面面相觑了片刻,也不知是哪个带的头,突然挥刀,朝着身边那些陈思达的心腹砍去。很快,那些人死的死,伤的伤,众人这才丢下刀剑,纷纷朝着裴萧元下跪,祈求保命。
    当裴萧元带着人质和这一二千神虎军将士回到行营之时,天也快要亮了。行营里昨晚下半夜燃烧的火,也渐渐熄灭。
    昨夜生乱之后,在韩克让和絮雨的坚持下,皇帝登上了行营后山的一道山梁,在那里,临时避了一夜。
    此刻,他在絮雨的陪伴下,正坐在一张临时铺就的地簟上。
    在渐明的天光里,皇帝静静地俯视着山下那片还冒着黑烟的营地,听着随风时不时隐隐传上山的陆续归营的百官所发出的抱怨声和议论声,身影岿然不动。
    韩克让从山下上来,向皇帝禀告了昨夜平叛的经过。
    皇帝闭目,人一动不动。
    “陛下,裴二昨夜立下奇功。救下番国人质、斩杀陈思达倒在其次。若不是他及时疏导,四卫恐怕损失也会十分惨重。”
    皇帝依旧闭目,恍若未闻。
    “他此刻人呢?”
    絮雨看了眼皇帝阿耶的神色,开口问道。
    “启禀公主,他答应替那些神武军的将士作保,此刻带着人,就等在山下,想见陛下一面。”
    “叫他上来。”
    见阿耶还是没反应,絮雨再次说道。
    “是。”
    韩克让命人去通报。
    没片刻,絮雨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裴萧元走在笼罩着晨雾和黯淡曦光的山道上,登阶而上,来到了皇帝和她的面前。
    他到来后,韩克让等人便退开,避到山阶之上。
    他穿着常服,腰系一条普通的铜扣蹀躞带。看得出来,来此之前,应也特意整理过仪容了。但在他的鬓角和颈侧的一片皮肤上,絮雨还是看到了一些未曾擦拭干净的已转干涸的血迹。
    他也依然是他平常那一幅不慌不忙絮雨再熟悉不过的样子,到来后,下拜如仪,接着,复述了一遍方才韩克让讲过的话,大意便是昨夜他已答应会为那些跟随陈思达的将士在圣人面前开罪,希望皇帝陛下能够宽宏大量,饶恕这一二千人的罪过。
    “给朕一个饶过他们的理由。”
    皇帝说了一句。
    “臣曾听闻一句话,使功者,不如使过。”
    皇帝的目光落到对面这年轻人的脸上,看了他良久,道:“照准。”
    “臣代他们谢过陛下的深恩如海。”裴萧元叩首。
    “年轻人,你昨夜立了大功,有无想过,要朕如何奖赏你?”
    皇帝看着他,忽然,轻声又问。
    “臣所做的一切,皆是出于本职,不敢居功。”
    裴萧元应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平静,人也始终没有抬头。
    皇帝又盯着他看了半晌,再转向身边絮雨,也看她半晌,最后却什么也没说,泛着青白之气的一张脸上露出了一缕深深的倦色,自己慢慢站起身,低低地道:“嫮儿,跟阿耶走罢——”
    他话音未落,应是晕眩袭来,身体忽然晃了一下。
    絮雨一惊,赶忙伸手,勉力将阿耶扶住,感觉到他手心冰冷,惊慌不已,抬头正要唤赵中芳和杨在恩等人快去山下抬来坐辇,忽见裴萧元已从地上起身,箭步便抢到了她的身前,探手助她将阿耶一把扶牢。
    在两人四目相交并对望的刹那,她听到他低低地道:“我背陛下下山罢!好快些去叫御医。”
    说完他转身,微微屈膝矮身下去,将半闭着眼目的虚弱皇帝负在了他宽阔的后背之上,随即沿着阶梯,迈步,背着人,稳稳地快步下山而去。
    第83章
    裴萧元负着皇帝下山之时,整个过程,絮雨便紧紧地跟在近旁。
    或许是她看花了眼,她看到阿耶在被他负着下了七八级山阶后,眼皮翕了几下,跟着,他应当是完全苏醒了,微微睁眼,目光茫然地看了下左右,才仿佛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他看起来对此似乎有些不适。
    就在絮雨以为阿耶接下来就要开口命他放下自己了,却不知阿耶又是怎么想的,目光投到了此刻正负着他下山的那人的后脑之上,视线停留了片刻,接着,什么都没说,也没有做,目光变得温和了起来,最后他又慢慢阖眼,整个人也似乎跟着放松了下来,一动不动,就这样,任他这个年轻的臣子背着他下山,走完整条山道,最后将他背到了山脚。
    那里,宫监们已抬来辇,正等在路口,见状,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又忙而不乱地接过皇帝,扶其上了坐辇。
    随后,皇帝便在韩克让以及闻讯赶来的崔道嗣等大臣的持护下,去了。
    絮雨随辇而行,走前,向着身后望了一眼。
    裴萧元没再跟上了。他就一个人停在山道下的路口,见她转头,和她遥遥对望了片刻,终还是慢慢地低了头,只朝她遥遥行了一礼。
    絮雨点了点头,以示回礼并谢意,随即,她收目,伴着皇帝回了御帐。
    御医匆匆到来,一番诊治过后,说皇帝应无大碍,方才晕厥,主要或还是血气凝滞所致,建议立刻返往行宫,好生休养。
    其余根本也无须御医再多说什么,出了昨夜那样的事,此次行程必然是要中断的。
    在等待返程的短暂间隙里,关于昨夜那一场变故的更多情况,也逐一汇拢上报。
    昨夜的上半夜,在那一场形同闹剧的御前争执结束后,皇帝或是出于他一向谨慎的习惯,或者,完全只是直觉,暗令韩克让盯着些两边的人,看他们各自又做什么。出于皇帝对裴萧元的一向的戒备心,这种事自然是不会叫他知晓的,所以韩克让昨夜在裴萧元的面前,丝毫也没有透露半点风声。
    正是因为皇帝的谨慎,所以在事发之后,四卫才能迅速反应并组织阻击陈思达。
    但皇帝还是低估了情况的严重,防备不全,昨夜的那一场兵乱,虽很快便被平定,但造成的后果,比众人想象得要严重得多。
    经今早数点,竟死了十几个随驾官员,当中除了一名奔逃时自己掉下马摔死的文官,剩下多是朝中平常和冯贞平往来密切之人。至于康王府此次随行的长史、典军等官员,更是全部被杀,一个都没有逃过。另外,受伤官员也有二三十人,当中除了受烧伤、刀伤的,也有逃跑时自己不慎跌伤、扭伤的,轻重不一,原因更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还有几名番使。好在有惊无险,这些人也都一一得到了安置。
    受伤的人当中,伤情最重的一个,当数冯贞平。他身中一刀,若不是昨夜承平等人及时赶到,恐怕性命难保。康王倒无大碍,但受惊不小。据说昨夜是冯贞平不顾自己安危,叫亲信都去保护他,他才得以逃过追杀,最后躲在了距营房七八里外的一片乱草丛里,人此刻也已被找到,并带了回来。
    桩桩件件,全都是不好的消息。
    唯一一个可以称得上是意外的惊喜,便是新安王李诲昨夜表现得很是不错,他临危不惧,当时第一时间便想到叛军可能会捉拿藩君使者作人质,立刻带着自己的卫队,不顾危险,在人人只顾逃命的当口冲入当时已经起火的营房,组织还来不及逃的藩君和使官撤退,并将人都带到行营后的山里藏了起来。他共救下了十余人。
    皇帝在听韩克让等人汇报其余各种消息时,全程没有半点表情,直到此时,脸上才终于显露出一丝淡淡笑意,命人去将李诲召入。
    李诲此刻和其余人一样,都等在皇帝的御帐之外。杨在恩正要出去传令,忽然听到身后又传来皇帝的话语之声:“等一下!”
    杨在恩急忙止步,屏息静待,却见皇帝独自出神片刻,改口:“罢了,不必单独召见了。”
    “传朕旨意,即刻返往行宫。受伤行走不便之人,不必同行。留太医在此,替他们诊治,等伤好了再回不迟。”皇帝又吩咐一声。
    宫监出去,将皇帝的命令传了下去。
    在拜谢天恩的一片称颂声中,皇帝提早结束行程,返回行宫。半路,遇到了闻讯匆忙赶来的宁王,接到皇帝,于当晚顺利回到行宫。
    然而,回来之后,当夜起,皇帝的身体,一下便不好了下去。
    这看起来很是突然。毕竟,从皇帝来到苍山并携公主归朝的第一天起,他便表现出了以往难得一见的兴奋状态,每天接见大臣以及诸国藩君和使者,频频参与各种游宴,甚至,在狩猎当中,还曾不顾臣下劝阻,兴致勃勃,亲自骑马上阵,射杀了几头猎物。
    皇帝这样的状态,如同一下年轻了十几岁,显然,这是因公主归朝而带来的新气象。这叫许多大臣感到惊讶之余,更是欣喜。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那夜归来之后,皇帝一下又变得萎靡不振,状况甚至比之从前还不如,太医施药也是无用。
    皇帝的病势,自然不会对群臣公开,万幸这里是行宫,正好可以安静休养。但是转眼差不多一个月过去,皇帝身体非但没有恢复,当面前没有大臣或是外人在的时候,他更是常常独自发呆,甚至整夜整夜地醒着,无眠直到天亮。
    这种事,自然也不可能长久隐瞒,慢慢地,消息传出,许多猜测也随之浮出水面。
    有人说,皇帝是被那夜的兵变给惊吓到了。虽然从皇帝早年的经历来看,这种说法有些站不住脚,但如今的皇帝确实不比当年了,那夜兵变汹汹,叫人心有余悸,皇帝本就病体未愈,受此惊吓一病不起,完全是有可能的。
    有人对这猜测嗤之以鼻,认为皇帝是为太子和康王相争,才愁烦不堪,病至如此地步。
    这个说法听起来确实更有道理。太子和康王从前便面和心不和,自那夜过后,更是彻底翻脸,势同水火。伤势才好些的冯贞平最近频频求见皇帝,私下更是百般讨好公主,除为康王重新举荐属官,更是发动人轮番上表,指责柳策业和太子是陈思达的同谋,希望皇帝能够严查;
    柳策业当然不会毫无反应,也发动官员为自己辩解,并褒扬太子当夜救驾有功。不但如此,最近,连长安和东都两地文坛的文人都开始宣扬太子功劳,讥嘲冯贞平嫉贤妒能。
    皇帝人在苍山行宫养病,外面,两个儿子公然对抗到了这种地步,甚至波及到长安和东都,又因皇帝盛宠公主,那么公主支持谁,显然也是至关重要。种种猜疑叠加,令许多本是中立的大臣也被迫卷入,开始考虑将来。
    莫说是天家,便是换成普通人家,遇到这样的事,恐怕也是烦扰不堪,身体如何能够好得起来?
    除去这两个说法,到了最近,渐渐又有一种新的猜测,那便是皇帝或许也是在为公主的婚事烦心。
    就在这几日,来自西蕃、渤海以及西平郡王府的求婚书都已陆续以快马送到了,据说婚使也都在赶赴而来的路上。一家女,多家求,当中又牵涉到外邦国是,皇帝不可能都应,那么如何挑选一家,剩余几家又如何拒绝,才不会引发可能的冲突,这自然也是一门学问。皇帝为之愁烦,也是人之常情。
    行宫外各种猜测满天乱飞,宫内的岁月,却是一日日地照旧流逝而过。
    从猎场回来后,阿耶的身体状态一泻千里,絮雨看在眼中,焦心不已。
    她不是良医,但多少也瞧了出来,陈思达叛乱后,阿耶的身体显然是受到心事的影响,而他的心事,似比从前又加重了不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