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魏晋干饭人 第5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谭中不由去看了一眼骑马走在前面的赵含章。
    回到家,赵淞脸上的笑容就落了下来,他停住脚步往回看,见儿子慢悠悠的走着,便哼了一声道:“看到了吧?若是把产业交给这些幕僚,什么主都做不得,现在道路还能通信,但以后若是遇到战事和意外,联系断绝,宗族这边是不是什么事也不做,就等着族长的命令了?”
    赵淞沉着脸道:“人心尽失,瞧他走的什么臭棋?”
    赵铭想的却不是这个,他忧虑道:“阿父,今日若是换成汲渊在此,您觉得这个问题还是问题吗?”
    “族长会派谭中来,必定是因为谭中是他身边很得用的幕僚,但他智谋有余,决断不足,族长留他在身边,处境堪忧啊,”赵铭眉头紧蹙,“而三娘能从族长手中抢走汲渊,可见她的智谋和决断,您现在应该忧心的是嫡支长房和二房之争,调停他们的矛盾,而不是站在三娘那边,这样会激化两房矛盾,还有挑拨族长和宗族关系之嫌。”
    赵淞震惊的瞪大了眼睛,手指微颤的指着他道:“你,你说我挑拨离间?”
    “阿父,您或许不是故意的,因为您想不到这些,但您的行为就是如此。”
    赵淞怒极,四处找棍子,“你,你还说我蠢。”
    赵铭见他爹抢过下人手中的牛鞭,他转身先跑了,跑出十几步后回头喊,“阿父,忠言逆耳利于行,儿子这也是为宗族好,您冷静冷静想想就知道了。”
    “为了孝心,儿子先避着您,不然气坏了对您身体不好;但要是打坏了儿子,您也伤心,还是对您身体不好……”
    赵淞追了几步,见他跑没影了,气得原地转圈,管家忙安抚他,扶着他回大堂。
    赵淞气呼呼的,“我这是挑拨离间吗?难道都顺着赵仲舆就好了?他才几岁,管过宗族几年,竟然就敢指点他老子了。”
    “是是,都是郎君的错,郎主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赵铭跑了出来,一时不知该去何处,他想了想后道:“去主宅。”
    长随很不解,“郎君,您刚才说了三娘坏话,这时候又去主宅,不怕吵起来吗?”
    “我是在自家门里说的坏话,她再厉害也没厉害到现在就知道了。”赵铭道:“去看看她。”
    长随不解,“郎君似乎很不喜欢三娘。”
    “错了,我没有不喜欢她,”赵铭叹气道:“她太聪明了,我心中难安,今日田间免租的事,她做得太妙,时机抓得太准,今日过后,坞堡里的族人、佃户、长工都会心折,这收买人心的功力堪比大伯。”
    赵铭忧虑重重,“父亲兢兢业业二十年,收服的人心只怕都没有她这一举的多。”
    长随不信,“三娘与族人并不熟,怎能比得上郎主?”
    “时间长了,她今日之举的威望自然会淡去,但她要是乘胜追击呢?”赵铭决定去见见赵含章,哪怕什么事也不做,就聊聊天,喝喝茶也是好的。
    就在赵铭去找赵含章的时候,地里的事已经传到坞堡里各大户耳中。
    他们都是去年跟着赵长舆一起赊借两成租子的族人,听到外面的轰动,不少人都跟着一起免了。
    本来还有些犹豫的人家见了,便也只能跟上。
    赵瑚的田地不少,佃户人数在族里排在了前三,他骂骂咧咧的也免了那两成租子,然后问,“三娘呢?”
    “在主宅呢。”
    “让她来见我,不,还是我去找她吧,”赵瑚就起身,“不然她肯定找借口不敢来见我,免租这么大的事竟然不和族里商量就自行决定,也太过分了。”
    于是赵铭和赵瑚就在主宅门口遇上了。
    赵含章听说长辈来访,笑嘻嘻的出来迎接,看见俩人很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七叔祖,堂伯,你们来找我玩吗,快请进来。”
    赵瑚不喜欢赵铭,相比于温和宽容的赵淞,他更怵这位严肃居多的侄子,总觉得他一双眼睛太过清亮,能把人心看透。
    赵铭也不喜欢赵瑚这位族叔,觉得他为老不尊,为老不慈,为老不安,有事没事就在他的底线上蹦跶一下,让他头疼不已。
    于是互相不喜欢的人在主宅大门口碰上,互相都想转身离开。
    但赵含章已经出门相邀,俩人只能抬脚进门。
    谭中带了不少人来,他让人盯着主宅的动静,听说这件事后幽幽的一叹,知道他此行的目的怕是不成了。
    他只能写信给赵仲舆汇报,询问意见。
    但赵含章并没有提赵仲舆,也没有提田地的事,她拉着赵瑚很好奇的问他都有什么赚钱的作坊和铺子。
    “这田地是很重要,但要说换成钱啊,粮食还是小头,要我看,要赚钱还是得奢侈之物,就不知道在汝南什么东西最赚钱。”
    赵瑚一生喜爱享受,放浪不拘,闻言深觉找到了同道,拍掌道:“我和三娘英雄所见略同啊。”
    第95章 打赌
    他兴奋的道:“要说赚钱的东西,上到金银摆件,玉石印章,下到精美的绸缎布匹,独特的瓷器,这些啊,只要对了心头好,那便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
    “七叔祖喜欢琉璃吗?”
    赵瑚:“什么样的琉璃?”
    赵含章:“琉璃杯,琉璃摆件,还有琉璃镜。”
    赵瑚撇撇嘴,嫌弃道:“那得足够通透才好看,要是杂琉璃,质地斑驳,那还不如粗瓷杯子和铜镜呢。”
    他道:“别什么东西沾上琉璃二字便觉得是琉璃了,得有质量才行。”
    赵含章问:“一只通透的琉璃杯作价几何?”
    “不贵,一二金可买。”
    赵含章:“那要是一套琉璃杯,还有一只琉璃壶呢?”
    赵瑚感兴趣起来,“还有琉璃壶?你拿来我看看,若好,我买了。”
    赵含章浅笑,“七叔祖先开个价,要是合适,我下次带来与您观赏。”
    赵瑚沉吟,三娘手里的东西一定是赵长舆给的,他可了解这位大哥了,眼光刁着呢,既然是他的收藏,东西必定不差。
    于是他沉吟道:“要真是一整套,我可许你百金。”
    赵铭额头跳了跳,赵含章心中就有数了,举着茶杯和赵瑚碰了碰道:“七叔祖安心等着吧,待我有了,第一个找你。”
    赵瑚:“……合着你现在没有?”
    赵含章摊手,“您是知道的,我行李尽失,哪有那样的好东西?不过我已经有了眉目,我总会能给七叔祖找来。”
    一旁的傅庭涵默默地喝茶,作坊八字还没一撇呢,这牛吹的也太大了。
    赵铭看看赵瑚,又看看赵含章,浮躁的心一下就安定下来了,算了,由他们去吧。
    也有可能是他想太多了,或许赵含章就是想多赚一点儿钱,让日子好过一些呢?
    赵铭觉得自己也不能总以恶意去揣摩人,于是默默地喝茶,不开口掺和了。
    赵含章打探到了琉璃的销路,还顺便预定了未来好几个顾客,这才扭头和赵铭道:“堂伯,其实这次回坞堡,三娘还有事相求的。”
    赵铭淡定的放下茶杯,问道:“何事?”
    赵含章道:“我想开个作坊烧瓷器,奈何工匠难得,所以想和堂伯求两个手艺好的工匠。”
    赵瑚“噗”的一声把口中的茶给喷了,“三娘,你这也……”
    “好啊,”赵铭直接应了下来,“回头我就找几个工匠给你送去,身契一并给你。”
    赵瑚顿时噎住,瞪大了眼睛看向赵铭,顿了好一会儿,回过神来立即道:“子念侄儿,我也想办个作坊,也缺工匠,你看……”
    赵铭:“七叔去和父亲商议一下?”
    赵瑚顿时不说话了,不过还是不服气的在赵铭和赵含章之间来回看,很不理解,为什么工匠可以给赵含章,却不给他?
    傅庭涵也不理解,等他们一走就问赵含章。
    赵含章道:“大概是知道我穷,不希望我回坞堡里闹事吧。”
    傅庭涵:“那……赵仲舆手中那些田地你还争取吗?”
    “争取呀,”赵含章道:“但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也要一口一口的吃。”
    她道:“此事不急。”
    毕竟赵仲舆不在此处,从今日的情况来看,谭中完全不能做主,信件一来一回也需要时间,正好让赵淞看看,把产业交给幕僚打理的短处有多大。
    赵仲舆虽是族长,但他也要听宗族的建议,赵淞要是强烈反对把祖产和族产交给幕僚,他多少要考虑。
    到时候怎知她不能争取呢?
    赵淞知道赵铭送赵含章工匠的事后虽然惊奇,却也没反对。
    对于他来说,两个工匠而已,别说她的作坊是在上蔡开的,就是在西平开他也不怕呀。
    他瓷窑的产量、销路摆在那里,岂是别人说抢走就能抢走的?
    而且在他心里,赵含章还是个孩子呢。
    赵铭却觉得以赵含章的聪明,只要肯努力,终有一天会取代他爹的瓷窑,到时候他爹就知道他今日对赵含章的认知有多错误了。
    赵铭见他爹没反对,便让人去瓷窑里挑几个工匠,“把他们及其家人的身契都找出来,一并给三娘送去。”
    管家看向赵淞。
    赵淞冲他挥了挥手,管家这便下去。
    赵淞忍了忍,还是没忍住主动开口问,“你对三娘怎么突然大方起来了?”
    赵铭看了他爹一眼后道:“我在赌,我赌终有一日阿父会在三娘身上吃大亏,将来她的瓷器作坊必会超越您的瓷窑,到时候您就知道她野心有多大了。”
    赵淞:“……合着你在故意坑我,让我吃亏?”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阿父你不吃亏,如何能长智呢?”
    赵淞又四处找棍子了,“你且等等,你今日若不让我打一顿,以后便不要归家了,山民,山民呢,快拿棍子来!”
    正想跑的赵铭闻言停住了脚步,见管家急匆匆的跑来,还好心的指点他,“家里哪来的棍子?去园子里折一根山茶花的花枝就是了。”
    管家便焦急的看向赵淞。
    赵淞气得跺脚,“还站着干什么,去啊,快去给我折来。”
    管家:“……可那是您最喜欢的山茶花呀。”
    最后管家还是给他折了一根树枝,赵铭就站着让他爹抽了一顿,将树枝给抽秃了才罢手。
    但他衣裳厚,那树枝又软,抽着并不是很痛,最后赵淞累得松了手,赵铭却气都不喘一下,腰板挺直,好似一点儿伤也没有。
    赵淞指着他儿子说不出话来。
    赵铭:“阿父何必生气?三娘要是最后没坑您,说明您没看错人,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三娘最后若是坑了您,说明儿子的顾虑是对的,只用一个瓷窑便能试出一人的人品,这是很小的代价了,依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而且还能说明儿子的眼光好,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