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884节
语气并不和善,甚至有几分不满,以至于,让杨俊都差点忍不住要策马上前。
但是,面对如此沉重的压力,那个兵士却依旧没什么反应,就只是语气干瘪的道。
“能给阁下看的,就这个!”
这话背后的含义,可不简单。
言下之意,可能是还有别的,但是不能给孛都看,也有可能,就真的只有这个。
面对这样的状况,孛都显然有些意外,拧着眉头扫了一眼杨俊等人,很快便有了决断。
随后,他的脸上很快浮起热情的笑容,道。
“杨二将军远道而来,无论如何,也要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
“我们和杨家是老朋友了,我太师素来仰慕杨王威名,刚刚得到消息,听说杨二将军前来,不胜欢欣,已然在营中备宴,将军请跟我来吧。”
说着话,孛都命人让开了一条道路,做出了一个请的姿势,等着杨俊的反应。
见此状况,杨俊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重新回到他身后的那个兵士,见对方没有什么反应,他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简单的整理了一下队形,便带着人跟着孛都向前,朝着瓦剌老营的方向行去……
第960章 说服太上皇
京城,南宫。
“这么说,边境又起了事端?”
朱祁镇坐在重华殿的宝座上,望着底下的张輗和朱仪二人,口气颇有几分让人捉摸不透。
“回太上皇,确实如此,虽然说这次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联军不过万余人,但是,毕竟算是大军压境,再加上此事下了廷议,所以,外朝如今讨论的很激烈,前几日朝上,看皇上的意思,并不打算就此示弱。”
和在外头的从容自若不同,在南宫当中,朱仪一直都十分低调,说话也相对谨慎的多。
当然,这也是因为,边境诸事对太上皇来说,很容易勾起一些不太美好的回忆,所以,提起来的时候自是要格外小心。
不过,虽则如此,但是,朱仪的分寸掌握的还是很不错的,听了他这番话,朱祁镇眼神有些复杂,先是带着几分惆怅,但是很快,就转成了诮讥,淡淡的道。
“历代帝王,皆以功业之念,此实属寻常尔。”
“如今皇帝,又何能例外?”
轻描淡写的感叹了两句,朱祁镇便随即问道。
“你刚刚说,户部那边没有反对?”
朱仪点了点头,道。
“不错,想来近段日子,户部的手头松快一些,朝堂上皇上问起时,沈尚书一张口,便说可在半月之内,筹措十万大军一个月的粮草。”
“松快?”
闻听此言,朱祁镇笑着摇了摇头,道。
“朝廷这么大的摊子,用银子的地方不知凡几,户部什么时候松快过,只是不想得罪人罢了。”
“不过,这个沈翼倒是个人才,就是胆子小了点。”
也就是以朱祁镇的身份,才能如此随意的品评一个堂堂的户部尚书,但是这话,朱仪等人却是不好接的。
殿中安静了片刻,朱仪悄悄的给一旁的张輗打了个眼色,于是,后者便反应过来,上前道。
“外朝的文武百官,大多数还是主张和平解决,只不过,如今杨杰不知身在何方,也不知道那些蒙古人说的话到底有几分真假,再加上杨家又受皇上的信任,所以,一直都没有定个章程出来。”
“不过,皇上派了昌平侯重新接管宣府的防务,看样子还是存着几分像打一场的意思,虽然说,朝议的时候被拦了下来,但是,户部不愿得罪天子,兵部那边,于少保又不在京中。”
“臣听说,这段日子以来,皇上轮番的召见了兵部的官员,旧有库中的军械,粮草,也都遣人在盘点,所以,这件事最后到底如何发展,倒还是不甚分明。”
听了这话,朱祁镇的眼神微眯,面容也变得慎重起来,片刻之后,他摇了摇头,道。
“老手段了!”
“这大明的江山社稷,说到底是朱家的,他既是皇帝,真正想办的事儿,拦是拦不下来的。”
“不过,这战事一起,边境黎民怕是要受苦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日子,何苦呢?”
这话听起来颇有几分悲天悯人的意味,于是,朱仪道。
“太上皇仁慈,心怀万民,非常人可以比也,臣也觉得,若能两方交好,最好还是不刀兵相见的好。”
“不然的话,这打胜了还好,万一要是败了,军心民心,恐怕要再受一次打击。”
这话说的有些不太讲究,朱仪似乎也是说完了之后,才察觉到不对,话到最后,声音已渐渐降低,但是,上首朱祁镇的脸色,仍旧不可避免的有些难看。
见此状况,张輗连忙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是自古不易的道理,何况,此次对方前来,虽是气势汹汹,但是后方不稳,就算是打起来了,也是大明赢面更大,国公爷这话,有些过分杞人忧天了。”
有了这两句话转圜,朱祁镇的脸色才渐渐变好了几分,不过随即,他便似是想起了什么,神色突然变得有些莫名。
沉吟片刻,他对着底下二人问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话。
“你们觉得,这仗要真打起来,能赢?”
这话口气平和,但是,朱仪二人却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相互对视了一眼,脸上皆变得有些谨慎。
不为别的,这话属实是不太好答。
毕竟,当初土木之役,是妥妥的败仗,现如今的情况,和当初虽然不同,但是,却也颇有几分相似。
都是文武百官不想打,但是,皇帝心里想打。
他们要是说能赢,那么,眼前这位未免会不高兴,但是,如果要是说打不赢……
“回太上皇,这件事情,下朝之后我等和宁阳侯等几个宿将谈论过,他们大多都觉得,只是固守的话,凭借边隘之险,只要朝廷的粮草跟得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压力。”
“毕竟,此次对方来人和上次也先紧逼,人数上少了数倍,而且,他们后方不稳,恐难久战。”
到了最后,还是张輗上前,小心开口。
他尽量把话说的婉转,但是,朱祁镇又怎么会听不明白,沉吟片刻,他面上再无一丝笑意,而是道。
“如此说来,就算不止固守,主动出击,赢面也是大的?”
没等底下二人回答,朱祁镇紧接着便又道。
“朕记得,你们刚刚说了,杨洪此次出京,还带了两万京营官军,一同驰援宣府?”
接连的问题,让朱仪和张輗都有些没反应过来,愣了片刻,他们二人才迟疑的点了点头,道。
“太上皇圣明,确实如此。”
话音落下,二人便看到,上首这位太上皇的脸色突然冷了下来,殿中的气氛,也随之变得紧张起来。
最后,还是朱仪壮着胆子问道。
“太上皇,可有何不妥?”
“好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半晌,朱祁镇冷笑一声,轻轻的吐出了一句话。
只不过,这句话说完,底下的二人,却更加感到一头雾水了。
犹豫了一下,张輗开口问道。
“臣愚钝,请太上皇明示。”
这个时候,朱祁镇也反应了过来,重新将目光投到了二人的身上,但是却没有立刻回答,似乎是在考虑该怎么说。
片刻之后,他终于开口,直接便是结论,道。
“不出意外的话,这次朝堂上不论吵成什么样子,这一场仗,都是要非打不可了!”
这话说的十分笃定,以至于让朱仪二人都不由露出意外之色。
踌躇片刻,朱仪上前,口气小心。
“太上皇明鉴,就算昌平侯带了京营驰援宣府,可毕竟开战这么大的事情,朝中文武若是都反对的话,只怕也不好强行开战吧,毕竟……而且,那日朝会上,皇上虽然显露出了要打的意思,但是,到最后也没有坚持,以皇上一向看重名声的性子,恐怕,未必就真的会开战吧……”
原本,朱仪是想说毕竟有土木之役的前车之鉴,但是话到嘴边,总算是收了回去,硬生生的改了口。
不过,这份意思,显然是被朱祁镇捕捉到了,罕见的,他并没有因为朱仪提起土木之役而生气,而是冷静的开口,道。
“朱仪,你还是太年轻了!”
“这世上的事,很多时候,只要肯付出代价,就没有做不到的,尤其是,当这个人手握着权力的时候。”
“长篇大论的朕不多说,就只问你们一句。”
“你们觉得,皇帝真的怕于谦吗?”
这……
这个问题,算是把朱仪二人给问住了。
朝野上下,众所周知,于谦是个硬骨头,尤其是在天子面前,向来敢言直谏,有什么说什么,甚至于很多时候,天子都不得不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
这次朝议,更是一提要召回于谦,就堵了个天子没脾气,只得不再提起开战之事。
但是,就像太上皇这句话问的那样。
皇帝……真的怕于谦吗?
这话的答案好似是就在嘴边,但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却并不一定如此。
于谦说到底,也不过只是一个臣子而已。
虽然如今的于谦,身上有无数光环加身,但是说到底,他并非权臣,尤其是在放弃了京营之后,于谦的权力更多的来源于他能够受到天子无条件的支持和信任。
这也就意味着,于谦对天子的掣肘,是在天子允许的范围内的,或者更直白的说。
天子“惧怕”于谦,是天子制造出来的假象。
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可以明白,过往的时候,天子和于谦发生冲突,虽然解决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往往最后,都是天子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这就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所在,从当初调动京营,拒也先于紫荆关外,到后来撤换王骥这个征苗总兵官,再到收回于谦手中的京营大权。
明明每一次,都是天子占了上风,但是,朝堂上下,却往往会产生天子受了委屈的错觉。
想明白了这些,张輗不由一惊,额头上也渗出了丝丝的冷汗。
他早就知道天子的厉害,但是,刚刚太上皇的这一句话,却更让他再一次认识到了天子的可怕之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