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靖明 第4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在朱凤面前,诸多企业中如今已在云南开展业务的,一共五家,三大两小。
    但根据规定要开设的医养院也被他特别点名,医养院云南分院的掌院孙瑛不禁打了个哆嗦。
    他是怀宁侯。因为是在正德十三年袭爵的,所以他还是怀宁侯。但是第一代怀宁侯是因夺门之变才先封的伯,后来平了石曹之乱升的侯。而如今陛下对于英宗兄弟两个是什么态度,孙瑛自然清楚。
    怀宁侯一家在陛下心目当中,只怕也没什么好印象吧?
    以堂堂侯爵,跑到这云南来做个医养院分院掌院,那是为了避祸啊!
    孙瑛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不起眼的医养院忽然被朱凤点名,他感觉很惶恐。
    结果朱凤说道:“这四家,在云南要有大用了,宝盐局也听着。”
    众人疑惑地看着他。
    朱凤凛然道:“建设局和军械局随后就要到云南来开设分局。我不怕告诉你们,我来云南,是想立功复公爵之位的。英国公之子能不能不降等,也指望着你们。不该问的别问,听命行事便行!前年大清账只是给你们提个醒,陛下令英国公约束诸企业,明宗旨,以国事为重。如今,大明在云南有国事!”
    岳旺骇然看着朱凤。
    云南有什么功劳,能让已经不想或者没能力从军伍立功的勋臣们可以从企业来立功,还是这种涉及到公爵传承的大功?
    在一片沉默中,朱凤再次开口:“现在,各家经理先说说云南这边的情况吧。”
    朝廷对于云南的布置,开始从这个方面也发力了。
    而旨意也终于传到了昆明。
    黔国公府内,伍文定还是在沐绍勋的书房。
    “平湖伯纪维民?”伍文定眼睛很亮,“那是曲指挥的老上官!”
    长沙一战时,纪维民是统帅那一支神机营选锋的游击将军,曲志南是他麾下的千户。
    沐绍勋的眼睛也很亮:“看来,当真是要打一仗了。不过怎么打,如今却要好好计议。夏总参之意,你我更明边情。”
    伍文定没想到自己预期当中仕途的最后一任,还会碰到这样的机会。
    他有点激动地踱了两步:“无论如何,这回借外滇战事,朝廷主旨还是敲山震虎,为交趾大计造势。北患为重,朝廷也无法在云南大举用兵。此战,要快,要准,要狠。但打完之后,如何让外滇三宣六尉慑服,还要落在那四大方略上,尤其是通商道,经缅地到老挝!”
    沐绍勋凝眉思索,随后说道:“不然!商道若通,其利何其之重?三宣六尉或可慑服一时,其后必定是伪做流贼,频频劫掠。当真要慑服三宣六尉,只有一法:驻军,握有实土!”
    “……非大战不能取之!”
    沐绍勋看着他书房里珍藏的外滇舆图,凝眉不说话。
    这一回,朝廷的答复里说得很清楚了:陛下正想方设法与交趾黎朝旧臣阮淦取得联系。而目前,阮淦困居哀牢狭小之地,交趾沿海之地都在莫登庸掌控下。要让阮淦有实力先“反抗”出声势,他需要物资的帮助。海路难以通过去,便只好走陆路。
    去哀牢,也不是只能经缅地过去。从云南、从广西,也有路过得去,但都要经过老挝宣尉司。
    而老挝宣尉司,眼下也是外滇三宣六尉局势中的一部分。在外滇的行动,也不只是为了敲山震虎,在将来大明介入交趾局势之前就让莫氏、黎氏清楚大明的力量层次。
    沐绍勋一巴掌拍在舆图上,很肯定地说道:“陛下要的,是整个缅地、交趾、老挝、暹罗!”
    “不不不,朝廷做法不是这样。”伍文定连连摇头,“至少不是现在的事。如今内滇改土归流都不知要多久,这外滇如何治理、教化?为何要以商道为重,陛下要的,只是诸地物产。沐公爷,你忘了岳公公去转运行?”
    沐绍勋眉头一皱:“那又回到那个问题,如何护住商道无虞?”
    伍文定也想了一会,随后眼前一亮:“宣交使!听闻交趾宣交使说交趾局势未定,正主不明,因此先退到了云屯港。这缅地、老挝、暹罗,将来自可设宣交使。云南要开市,不正是为此准备吗?而如今,何处设宣交使,不是已经有规矩了吗?正主不明,便不设!”
    “……宣交使馆只区区卫官卫兵,何以护卫商道?”
    “一步一步来啊。若有纷争,那才是师出有名。这一回,但可助这缅地决出一主,再受陛下册封!”
    “助谁?”
    伍文定笑了笑:“那就等高参政回来,再看看哪家服大明调和,态度如何了。所助之人,最好便是耽于享乐、胸无大志之主。”
    高尚贤和曲志南这时才刚刚到了阿瓦城。
    面对大明来人,这一次,思伦的态度不一样,因为情况变化了。
    这变化的情况无关大明是否已经阵斩过蒙元大汗,而是来自南面。
    “钦使明鉴!那莽纪岁不服王化很久了,如今他的儿子在东吁加冕称王,再不尊天子。这样的逆臣,正该剿灭!”
    “……这么说,又有了个东吁王?”
    高尚贤和曲志南面面相觑:三国变四国了。
    “正是。我等奉命讨贼,正是知其有不臣之心。如今阿瓦王,才是真心倾慕大明天朝,请封不已。”
    高尚贤看了看那新的阿瓦王莽卜信,怎么看怎么觉得他和思伦长得很像。
    听思伦、罕烈、思真等人在那里胡扯,高尚贤摆了摆架势说道:“三宣六尉,每一代都受大明册封给印。如今缅甸宣尉司袭替事,再如何也不该由你们三司出兵帮助。那莽瑞体也曾数次具疏,言你等兴兵篡权夺地。”
    是看到了他们三人的态度变化,高尚贤才变得强硬了一些。
    眼下三国变四国,大明若助莽瑞体一臂之力,那就是与莽瑞体南北夹攻这上缅甸了。思伦他们,至少希望大明能袖手旁观,这样他们才能腾出手来南下消灭还在襁褓中的东吁王朝。
    见他们脸色一变,高尚贤才淡淡说道:“是非曲直,大明名为宗主,是该过问的。此去洞吾也不远,曲指挥,你可遣人去一趟,问一问莽瑞体。他这东吁王,是要自立为主,还是仍旧请大明册封。不论如何,你们都该遣使去昆明一趟,好好分说分说。”
    思伦等人看了看曲志南,只见他面不改色地吩咐了一个部下。
    这个指挥和上一次想来阿瓦城的指挥不同,这个大明的新将领打量他们时,他们感受到的是盘算他们斤两的气势。
    那个目光,他举手投足,都是真正经了沙场血战才有的。
    这回护卫这个参政过来的,也全都是老兵。
    心情复杂地送他们先回去休息之后,那莽卜信却焦急地问思伦:“父亲,怎么办?”
    正如高尚贤觉得的一样,这莽卜信,其实正是思伦的儿子思洪发。
    “莽瑞体如此大张旗鼓,竟号称要杀尽孟人、掸人。”思伦冷笑着,“他想要缅人尽数效忠于他,野心大得很!没想到这小狗崽子竟还有这么一手……一不做二不休,派人潜到洞吾那边,等明人的信使进了东吁地界,就先杀了!”
    思洪发心头一惊:“要是被发现了怎么办?”
    思伦眼底狠色一显:“隔着一个上缅甸,只要不留活口,人死在东吁那边,明人信谁?我去和罕烈、思真商议一下,只要献上金银贡物,诚心请封,明人不会多事!现在你已经是阿瓦王了,这两年多,不听话的也都已经杀干净了,我们退还所占的地又如何?”
    “可是罕烈、思真他们能同意吗?”
    “不同意又如何?我派去的人,正是他们手底的人!”
    思洪发只能看着他爹大步去外面安排了,而这个时候,汪直刚刚在彭越派的那个人的指引下,进入了清化城。
    异国风情更加浓郁,汪直“咦”地嫌弃了一声:“还以为城里能见到两个漂亮姑娘。”
    第368章 备战
    “汪掌柜好雅兴。”
    对于汪直这句话,海贸行的一个小小经理谭远才笑着点评。
    “让谭兄见笑了。”汪直的目光仍旧打量着这清化城,随后问道,“汪某有一事不解。谭兄既然都能带着我们轻松来这清化城,那商道通之有何难?”
    “王掌柜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了。”那谭远才悠悠说道,“这交趾本就有诸多闽粤后人。即便那黎氏、莫氏,祖上也是南迁而来。商贸往来,只在这沿海的清化城,进出自无多少不便。何况,如今在这清化镇守的文武重臣,这些年也没少和海贸行做买卖。”
    汪直若有所思:“这么说,进城采买容易,想要出城往西去,就要想些法子了?”
    “正是如此。汪掌柜所说的法子能不能成,我也只有先试试。”
    此行进入清化城,有到一家本地商行里验货采买的事情作为幌子。
    皇明记在大明是何等显赫?但是在这交趾清化,海贸行做生意同样是要通关交银的。这些事,目前都是谭远才在负责,汪直等人仿佛只是随行人员。
    但汪直这个随行人员的打扮又很奇怪:他现在穿着一身道士服,不是文人日常穿的那种,是真的扮成了一个道士,手里还拿着一柄驱虫的拂尘。
    到了地方,仍旧只是先验货,而谭远才则用流利的当地语言和对方开始谈起了另一件事。
    汪直学“鸟语”的时间还不长,照理来说是听不懂的。但是此前两人已经商议过,因此现在除了“太子”、“大象”,“胶树”这些词,也在努力看他们正常语速下的表达。
    一开始,对方很开心,但说到胶树,又显得很无奈。
    只见谭远才皱着眉,显得很为难的样子。
    过了一会,他仿佛不甘心一般,向对方请求了什么,搞得对方也很为难,最后摇了摇头说了什么。
    这句话汪直听明白了:这件事不行,他们可以再继续寻找,但是现在西边很危险。
    这时,谭远才看向了汪直,显得欲言又止并且很无奈。
    这个动作被对方看在了眼里,这才重视了一些打量着汪直,虽然他之前就有点奇异于汪直的打扮。
    汪直知道该自己出场了,有些倨傲地对谭远才说道:“谭经理,这事你们海贸行办不好?”
    谭远才竟站了起来,用大明官话回答:“汪真人,这胶树,我们海贸行已经在这南洋寻了七八年,委实没有。”
    对方看到这一幕,不禁站了起来,疑惑地问了一句谭远才。
    这下,谭远才连忙解释起汪直的“身份”,只听得那人再看向汪直便有点惊疑不定,也略略恭敬起来。
    汪直显现出很英武的姿态:“你跟他讲,我这次和师弟们一起出海,是向师尊下了军令状的。明年立储大典,若能找到这灵树琼浆献上去,陛下龙心大悦,必以为祥瑞!”
    谭远才立刻向对方复述,随后又补充了许多。
    汪直知道,他那是再次向对方说:在交趾迟迟寻找不到那胶树,必定是因为他们不认识那种树,现在认识那种树的人来了。
    这次,对方拘谨了很多,先请他们回去等候消息,随后忙不迭地去请示了。
    回到暂住的旅舍,谭远才有些不确定地问:“这么做,他们真能允我们往西走?”
    汪直嘿嘿笑着:“放心吧。陛下确实延请了那陶真人入宫吧?明年要办立储大典,也不假吧?谭兄这边一直在南洋寻那胶树,也不假吧?既然那莫氏已经遣使去京了,好不容易遇到我这种有个师尊能在陛下面前说些话的人,一定会试一试的。”
    谭远才眼神微动:“万一他们派人做向导,一路跟着呢?”
    “那也不打紧。去了西面山里,我们走丢两三个人,算得什么?倒是咱们,也不必亲自到那哀牢。”汪直看着他,“其实谭兄不说,我也猜到了是所为何事。谭兄若信得过我,不妨就让我的兄弟去做这事。有什么信物,交给汪某便是。”
    谭远才沉默不语。
    哀牢那边,阮淦找了黎氏后人尊其为帝的消息其实已经传到了离那里不远的清化。这样一来,原先要完成的任务就更难了,因为对哀牢的包围和防备更加严密。
    对大明的人,莫登庸现在是既礼敬、又提防。田宣交使奉旨退回到吉婆岛的举动,自然会让莫登庸想更多。
    而目前,大明还真不确定如今交趾归顺莫登庸的人里哪些是心向黎氏的。
    作为彭跃的心腹,谭远才知道朝廷是想通过海贸行先暗中支持阮淦。但这种支持,又不能让莫登庸察觉到大明过于清晰的态度,从此驱逐明人和海贸行。
    海师才刚刚开始练不久,需要拖过这一段时间,需要阮淦至少能强大一点、牵扯莫登庸更多的精力和兵力。
    斟酌了一阵,谭远才说道:“你我确实不必亲自到哀牢。只要让那边知道了情况,他们遣人到海边总比我们要容易一些。此后,无非是海贸行多了一个做生意的本地商行而已。”
    “就是这个理嘛!”汪直咧开嘴,“想把这事办得更漂亮一点,汪某还有办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