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10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也完全有理由去做这些事情,一个能干出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废除分封制,坚持郡县制,一个缔造大一统先河的帝王。
    面对集权中央的战略,没道理不心动。
    纵观历史长河,凡雄才伟略者,必节制天下之权。
    始皇帝向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妥协的人,喜欢妥协的君王可能是仁君,有好名,却绝不可能是千古一帝。
    “如果让你来做,你会怎么做?”始皇帝玩味的看着赵泗开口发问。
    赵泗心中一突……
    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说实话,赵泗只敢嘴炮,不敢真干。
    因为赵泗真的干不好……
    他的结论和方案以及行事理论是直接照搬历史,可是历史只记载了宏观走向,却没有介绍细节作为。
    更不用说时代还不一样,面对的处境也有所不同。
    就像汉武帝的推恩令和迁移令,那是建立在汉武帝本身就是胸有大志的君王,中央的军队足够镇压地方,才能够顺利推行。
    放到宋朝去建议迁大富举家迁移,怕是分分钟就改朝换代。
    干这种事情,非得天时地利人和,君要有大志,臣要有手腕和能力。
    而且就算如此,依旧是危机重重,君王要面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风险,臣子也要抱有以身殉道,以肉饲剑的决心。
    纵观历史,凡变法者,有几个善终?
    商鞅遭受车裂之刑,晁错被腰斩。
    晁错强行削藩,冒着极大的风险。晁错的父亲劝解无效,服毒自尽。
    那么问题来了,大秦有称得上志向远大的千古一帝么?
    当然有,始皇帝就坐在赵泗面前。
    赵泗知道危险所在,但是他可没有以身殉道的决心。
    作为一个精致利己主义的现代人,保证自身安危温饱的同时利他利民是赵泗的道德素养。
    可是赵泗也从来没有做过以身殉道的准备和想法。
    所以赵泗果断认怂……
    “回禀陛下……臣不敢做,也做不好。”
    始皇帝闻言,面色怪异的看了一眼赵泗哑然失笑。
    “你方才说的时候不是挺大胆的?”
    “说嘛……又不是做,自古以来,知行合一,便是最难,臣现在只能知而不能行。”
    始皇帝被赵泗贪生怕死的言论带起来兴趣,认真的审视着方才在自己面前大言不惭现在却直接认怂的小家伙。
    “若朕非让你来推行迁移之令呢?”始皇帝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锐利的目光直视赵泗的瞳孔。
    赵泗心中一惊!
    始皇帝的面色严肃,看起来不像作伪!
    天可怜见,赵泗知行不能合一,这已经不是敢不敢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他就算赶鸭子上架,面对如此国策,以赵泗目前的能力也干不明白。
    眼下的赵泗的知识大多来源于书本而非实践,提建议很轻松,毕竟有历史可以借鉴,可是想要干实事那可是千难万难。
    “陛下,臣并无此能……”
    “迁移六国旧贵是你提出来的,你不来做谁来做?”始皇帝眉头微皱。
    赵泗闻言,始皇帝似乎没有放过自己的想法。
    ……
    他真的只是嘴炮一下提个建议啊……赵泗人有点麻了,可是看着始皇帝不似作伪的神情。
    赵泗只能面带苦涩郑而重之的开口回答:“那臣就只有死给陛下看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始皇帝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
    始皇帝皱眉看向赵泗:“何以求死?”
    “变法者何以善终?”赵泗反问。
    始皇帝闻言略有不满,他明白赵泗的意思。
    这并不是无的放矢,吴起,商鞅,凡变法者就没有善终的。
    这是不争的事实,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赵泗说出来那句我就只有死给陛下看了,并非妄言。
    但是这句话始皇帝很不满,不满的并非是赵泗畏死,而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信任。
    始皇帝本质上是一个能容人的君王,也是一个能够维护臣下的君王。
    赵泗的畏死之言,对始皇帝而言,就是冒犯。
    变法者何以死?要么是君上心胸狭隘,不能容人。要么是主君无能,不能给臣下分担压力。
    始皇帝从来不认为历朝历代的王能够和他相比,相比较于其他君王,他的容人之量更大,王翦也好,尉缭子也罢,都得以善终。
    他的手段也更狠,不管是清除外戚,还是覆灭六国,还是镇压嫪毐,从吕不韦手中夺权,他的手腕毋庸置疑。
    他也愿意为臣下分担压力,一统天下以后,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虽然是李斯主导实行,但是是始皇帝坚定的站在了李斯背后为他顶住压力,甚至也因此成为了舆论主要的抹黑对象。
    始皇帝没有用完就丢的习惯,尽管天下人畏惧始皇帝,对他妖魔化,但不可否认的一件事是,始皇帝绝对是一个值得效死的领导。
    始皇帝确实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不因为赵泗的贪生怕死,而是面前这个小家伙的不信任。
    不管是赵泗认为始皇帝保不住他,还是认为始皇帝不会保他,本质上都是不信任。
    要么是不相信始皇帝的能力,要么是不相信始皇帝的人格。
    “此事,非你不可呢?”始皇帝面色严肃,目光略显沉凝。
    “那臣惟一死尔!”赵泗见状,也收敛起脸上的苦笑,郑重回答。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是臣眼高手低,空能知而不能行,唯恐坏了国家大计。”赵泗并非辩解,而是阐述事实。
    如果做一个定位的话,赵泗认为现在的自己充其量就是发表意见评论朝政的言官,而不是推行政策,治理地方的实官。
    他确确实实没有足够的手腕,经验,能力,去推行这样的政策。
    “无妨,朕会让李斯辅导你,以你为主,大秦朝堂,三公九卿,凡有所用所求,朕皆予你。”始皇帝嗤笑了一下。
    赵泗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再继续开口辩解。
    “臣可否思考一二……”赵泗抬头。
    “三天,三天之内,朕要见到初卷。”始皇帝伸出手指。
    赵泗心情复杂的点了点头,始皇帝没有再继续开口,只是低下头来处理奏折。
    赵泗跟着跪坐下来的,看着面前的竹简却心思复杂,不知从何看起,尔后找出一卷未曾书写的竹简,提笔沉凝。
    《迁贵令》
    落笔三个字,此刻却仿佛有万钧之重。
    “妈的,好好的怎么就把这件事落在我身上了……”赵泗越想越觉得难受。
    眼下的大秦可不同于汉朝。
    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已经削过藩,平定了七王之乱了。
    汉朝的时候七国也已经被彻底的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汉朝也没有秦朝这么高的赋税和这么夸张的徭役比例。
    武帝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中央集权的基础,汉武帝迁移的是富豪,是按照财富标准迁移的。
    富豪和贵族是没办法比的,贵族是千年血裔,豪强算个什么东西?
    豪强在有钱,也不过一地罢了,可是贵族是真的名满天下,家族联姻,六国各自的大小贵族,彼此是靠血脉联络。
    甚至如果扯远一点,六国旧贵族和秦王室也沾亲带故。
    可想而知,大秦面对的压力要比汉武帝推行迁茂陵令的压力大的多。
    豪强造反,能够轰动一县都是千难万难,可是那些大贵族,轻而易举的就能掀起涉及一郡之地的反叛,甚至于因为有姻亲关系联络,还会形成广泛且具有深切联络的关系网。
    相比较于豪强,只能祸害一个地方,相互之间也难以勾连。
    贵族是真的能够做到集中火力的,人家是真有关系和联络。
    诚然,大秦有百万之兵……诚然,大秦已经覆灭了六国。
    可是大秦覆灭六国,除了本身能打以外,靠的是远交近攻,想办法坑害他国能臣。
    实际上大秦对六国远不具备压倒性优势,六国合纵之时,秦国一样岌岌可危。
    只不过六国君主心思各异,各有诉求,给了大秦分而化之,以连横而破合纵,挣脱出生机攻守异形。
    而纵观六国,君臣不能同心,臣子有臣子的诉求,君王有君王的想法,故而秦能一统天下。
    可是一旦颁布迁贵令,就是给了六国旧贵族一个联合起来的理由。
    他们有共同的目标,遍布天下各地,在各地具备声望,权势,财富,互有姻亲,当他们的利益同时被侵犯的时候,会迅速且自然的整合为一个群体。
    大秦这次针对的是一整个群体,根本不可能再分而化之。
    更关键的是眼下的时间处于历史的微妙节点,六国刚刚覆灭,却还没有被完全扫进历史的尘埃,天下第一次进入大一统,天下的所有人也没有把大一统当作必然宿命。
    后人常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是秦国一统之前,分了上千年,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合才是例外,分才是宿命。
    六国复辟,是有历史大义加身的。
    “秦灭六国,分而化之,灭六国旧贵,也要分而化之。”
    赵泗提笔。
    “六国王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