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谁是敌人
虽然仅仅只是一个新设立的内阁部门,但是这个部门的职权不小,要知道随着英国海外的扩张,现在英国的殖民地早就是本土的好几倍了。
此外,殖民地带来的财富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让本土受到了极大受益,再加上各殖民地总督的任命和地方管理,殖民地部的职权可以说是大得惊人。
原本,丘吉尔根本就没想过自己会担任殖民地部大臣,在他看来这个部门的设立和大臣人选肯定是从目前内阁成员或者枢密院中进行挑选。丘吉尔只期望在有人担任殖民地大臣职位后,内阁空出的其他职位让他来接任而已。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乔治二世居然直接把这个职位给了他,这让丘吉尔又惊又喜。
“陛下,您……。”丘吉尔精喜交加抬头向乔治二世望去。
“本来朕是打算让你去接任外交部大臣的,但是朕仔细想了想,殖民地部本来就是你向朕提议的,而且无论从能力还是爵位,你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乔治二世明白丘吉尔目光的询问的含义,微笑着向他解释道。
“这个命令已经通过了议会认可,朕也证实签字盖章了,从现在起,丘吉尔勋爵,你就是第一任殖民地部大臣,朕希望你能够好好胜任这个职务。”
“非常感谢您,我的陛下,请您放心,用东方人的谚语,作为臣子我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丘吉尔单膝下跪,神色坚定地保证道。
这句谚语的来历之前丘吉尔在同乔治二世讲述关于东方的文化时曾今提及过,所以乔治二世很清楚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当丘吉尔如此向自己保证的时候,乔治二世显得非常高兴。
简单的任命完毕,丘吉尔这个新鲜出炉的殖民地部大臣同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坐了下来,一人一手一杯酒,谈论着殖民地部接下来的工作和结构设置。
对于这个内容,双方在之前就有过商讨,而现在是要进行最终的确定。对此,丘吉尔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除了极少部分可能会和内阁其他部门或者枢密院那边略有冲突的乔治二世没有认可外,其他的都欣然接受。
“路易十四去世后,法兰西的国力下降不少,尤其是法兰西政府在欧洲大战中的借贷几乎拖垮了整个法兰西,至少在十几年甚至可能更长的时间内,法兰西恐怕没有什么力量向外扩张,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当乔治二世询问丘吉尔在接受殖民地部后的对外策略看法时,丘吉尔当即坦率地说了这么一番话。
乔治二世点点头,表示对丘吉尔的判断认可。法兰西现在虽然依旧强大,可财政的拖累是显而易见的。英国是一个岛国,对于欧洲一向采取大陆政策,说句不好听的话,欧洲在历史上曾今有许许多多统一的机会,但是最终都未能取得统一,原因就是有英国在。
后世的英国被称为欧洲搅屎棍,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叫叫的,如果不是英国的原因,当初西班牙王位爆发的欧洲大战路易十四也不可能以一国之力和整个欧洲各国死磕到底。
所以,每次欧洲大战后,英国都会趁势崛起,从中获利丰厚。而现在,丘吉尔直接指出欧洲霸主法兰西的虚弱,同样正中乔治二世下怀。
“这个看法很正确,那么勋爵阁下,你觉得现在是应该继续向海外扩张的好机会?”
“是的,我的陛下。”丘吉尔点点头,说道:“如果仅仅从欧洲局势来看,现在的确是扩张的好机会,但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我倒是希望陛下暂时拉法国人一把。”
“为什么?这不是和你之前所说的不一样么?”乔治二世没想到丘吉尔居然会这么说,很是诧异地问。
丘吉尔笑了笑,伸手向一个方向指了指:“陛下,您难道忘了东方的明帝国么?”
“你的意思是……?”
丘吉尔点点头,很是骄傲道:“在整个欧洲,我是最熟悉东方的人,而且我曾经见过东方那位伟大的皇帝陛下,这是一个充满着无穷自信和魅力的人,同时他还有着对整个世界的无比渴望。”
“陛下,我有时候会想,假如我是一个明国人的话,面对这样的君王会是怎么样的。答案告诉我,我会用自己的生命和一切去捍卫这个国家,为皇帝陛下实现所有愿望。”
“但是陛下,我是英国人,我是您的臣子,在对东方帝国拥有一切美好和强大的同时,我也对自己的国家和陛下您深深忧虑。如果明帝国再这么强大下去,那么东方和西方世界必然会迎来一次强烈的碰撞,等到那时候,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丘吉尔这些话让乔治二世默然不语,这些日子他和丘吉尔几乎天天见面,对于东方帝国也就是大明帝国的了解也在丘吉尔的讲述中越来越清晰。
他承认丘吉尔说的没错,明帝国是一个强大、美丽、富饶,拥有无穷魅力的国家,可是它终究不是自己的帝国,而是东方人的帝国。
这些年来,明帝国在海外扩张的势头极其凶猛,不仅控制了远东大部分地区,还直接吞并了琉球、朝鲜和缅甸三国。
此外,明帝国早在十多年前就进入了新大陆西海岸,在那边确定了他们的统治。当初,为了争夺新大陆的地盘,明帝国还和法兰西、西班牙联军开战,双方最终打了个平手。
这还不算,现在明帝国又把目标投向了南陆,也就是澳大利亚。从这些来看,明帝国用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做到了西方世界长达三个世纪的成绩,这样的速度实在是太让人惊愕了,也让人感到害怕。
世界虽然很大,可世界同样很小。随着世界各处的不断发现,文明的足迹已经开始涉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了。
一旦让大明帝国继续这么下去,有些事不可避免,而到了那时候,英国又怎么面对呢?